APP下载

基于学习心理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路

2019-06-07陈艳萍黄欣悦

市场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心理大学教育

陈艳萍 黄欣悦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虽然相较于改革开放前已有显著提升,但仍遭遇许多瓶颈,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思政教育忽略了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从而造成思政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缺乏思想性、先进性、时效性、新颖性。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及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依据思政教育发展现状,结合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探索更符合大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习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教育;思想政治课程;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4-0178-02

一、 学习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含义

(一)怎么看待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是一个复合词,其由“学习”与“心理”构成,学习心理并不是指学习心理学这种行为,而是一种学习时存有的心理状态,要解释学习心理,首先,先对“学习”进行解释,学习是人们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通过大脑的刺激形成心理表征或联结,由此产生经验带来的长期变化。而想要判断学习是否产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发生变化,行为是反映学习的重要载体;其次,心理指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心理过程可以通过“知、情、行”三种方式来体现。可见,学习心理本身是一种心理过程,属于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指的是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一系列激化、支持、增进和保持的心理过程,而由于不同的心理过程,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学习心理是一线教学中最易忽略,也是最应关注的部分,它影响着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对学习价值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影响深远。

(二)思想政治教育又怎么看?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几十年的探索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也趋于稳步前进,但相较于西方各国仍存有一定的差距,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学校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計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教育或许无法把每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大学教育务必着力于将每个人都培养成有思想且心理健全、富有责任感、具有一定修养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内化过程,即教师将思政理论教授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第二阶段为外化过程,指的是学生将内化的知识形成一个思想体系,指导自己的生活;第三阶段是反馈阶段,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将个体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与反馈,以此丰富社会与个人的思想。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在物质条件逐渐充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大学生人格塑造以及文化自信涵养播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授课的形式出现,毋庸置疑,授课式教学应为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但仅仅停留于授课教学,学生难以很好理地解理论,更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陶冶心灵、引人深思为目的,应实现教育形式多元化,增加情景式活动,建立实践基地等,让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停留于课堂,而是存在于生活。

(二)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具先进性与思想性

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受重视,多数以开卷为主,教师只是将课本涉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却极少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剖析,应付式的教学,学生形成思维惯性后,便失去了对思想政治知识思考的主动性。陈旧的教育方式,严重缺乏先进性与思想性,而一板一眼的教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不足。

(三)与自媒体、新媒体相比,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时效性与新颖性

在自媒体与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信息呈现形式更具个性化与多样化,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旧停留于其传统的“一板一眼”形式,则思想政治教育将会逐渐脱离时代特点,失去其原有的教育意义。在当前自媒体与新媒体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提升自我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运用新媒体建立高校内部传播最新思想政治方面信息的渠道,结合当下最新时政新闻,以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继而为当代人所受用。

三、 学习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学习的形成与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1. 学习的形成

(1)学习涉及行为的改变

从学习的目的出发,学习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改变行为,而依据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我们可以将行为的概念从平时常用的外显行为的变化抽离出来,将其抽象化,将由于刺激产生的活动都归为行为,即所有外在行为与心理表征和联结的改变都统称为行为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学习本身会涉及行为的改变,虽然有时我们无法从外显行为看出学习的发生,但只要是在刺激条件下产生的心理表征与联结方式的长期改变,我们便将其认为是学习行为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学习的变化很多时候是难以从外显行为看出的,它更多地表现于人的内在修养与自我需求的变化,学会透过外显行为去关注大学生心理表征等的变化,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2)大部分的学习是被环境事件条件化的

人的遗传基因在某种程度上一经确定,便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人们要想后天改变自己,只能通过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从S-R(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提出过一个举世闻名的论断:交给他十几个先天健康且没有缺陷的孩子,在他设定的条件里生存,在十几年后,这些孩子经过他的训练和培养,都必然能被他训练成某一方面的专家。华生的论断虽然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却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环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体与环境事件的相互作用,而环境事件的条件化常常会使学习被动发生,合理利用环境事件的条件效应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事半功倍。

2.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1)个体因素

个体长期生活所积累的经验会影响个体对思想政治课程以及思想政治信息学习产生不同的心理,而个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收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前的经验所带来的学习动机是怎样的,不同的学习动机所产生不同的心理将导致个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有不同的学习行为,周勇,董奇根据Biggs设计量表将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型、成就型和深层型三类,据刘畅,王丹的研究统计,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动机以表层型(低水平动机)为主,深层型(高水平动机)最弱。

(2)环境因素

①学校环境

在高校中,思想政治课程虽然属于必修课,学分也居于高校课程排名的前列,但其考核形式与教学方式,大多给人以简单应付即可顺利通过的印象,教师对于授课质量基本没有很高的要求,多数学习过此类课程者谈及看法,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并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所预期的理想高度,以上两者,前者带来的结果是强化“应付式”的学习心理,后者则产生榜样效應,让后来的学习者模仿前人的行为。

②家庭环境

家人是与孩子产生互动最多的团体,大部分人的认知观是在父母的陪同下建立的,父母也经常采取试验的态度为孩子布置各种任务或提出各种问题,为的是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下,极力促成了“中国式”应试家长的产生,这种应试家长更多关注学习任务的完成,而时常忽略任务是如何完成,至于学习是否真的塑造了内涵修养,在大多数家庭中是他们从未考虑过的问题。而这种家庭环境往往会使得孩子从始至终都难以理解何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任务”式的认知观,使得多数大学生忽视了学习本身的意义。

(二)学习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影响

之所以要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之路,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许多实践性、指向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不同,它更多需要从心理、思想、意识入手,去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想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实于思想高度,就需要对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现象有所认识,从而有指向性的教学。

1. 相似律心理导致预期影响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中有一个组织原则是相似律,相似律指的是人们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相似的事件或物体产生相似心理,即将这一事物认知为具有相似属性的同类物。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心理,而在多数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学生只要上过一门思想政治课,就会对下一门思想政治课有一个较为清晰的预判,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取得很好的成效。

2. 功利化价值观盛行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理论指出:行为总是有目的的。而学习显然也不例外,人们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总是报以各种各样的目的。在刘国华的调查中,他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理存在“功利化的价值观”取向,重视专业知识、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这种功利化的学习心理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还难以突破应试学习的障碍,对于思想建设课程呈现“无感无用”的排斥心理。

3. 群体心理强化错误认知

在高校中,学校重视专业课的发展;教师看重专业课的成就;家长更是以学好专业课为前提要求他们的孩子。在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其环境所存在的群体心理投放出大量重视专业课的信息,从而强化了个体(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要”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如果个体对于思想政治学习有较为强烈的学习欲望,那么他在群体中很难得到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的缺失,导致自我效能感不足,从而就会让个体失去这种强烈的学习心理。

四、 解决对策及建议——从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

(一)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多倾向于传播理论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完成理论知识的输出,但思想政治知识本身不仅承载知识自身,还承载着思想的熏陶与心灵的净化,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难以达成这一目的的。游戏一直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它拥有一种未知新奇神秘的魅力,让绝大多数人(上至长者,下至幼儿)愿意一探究竟。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并不是对时间的浪费,它以一种人们更易接受的方式呈现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人说玩是人的天性。

(二)互动提升课堂价值

课堂互动是通过展现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他人进行碰撞,从而形成新的更具体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为大学生提升对思想政治知识的认知提供一个有效的训练基础,且这种认识度通常会高于知识本身,它能够让学习者在互动中理解知识,甚至将知识得以延伸。

(三)挑战性任务促进认知发展最大化

难度过高的任务会使人产生畏难心理,而简单的任务又往往不被人重视,一个具体适当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挑战精神,在解决这些任务时,一方面,大学生需要使用课堂中曾提到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又需要继续尝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如此不仅能够巩固学习到的知识,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学习到超出教学本身的东西。

(四)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在我们谈到的学习心理的影响因素中,曾提到过环境的重要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事件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高校首先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热情;其次,应结合思想政治的特点,在校园中展示最新思想动态与政策举措、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便不再只停留于课堂,而处于校园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徐志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Z1): 10-13.

[2]王丹,刘畅.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3): 88-94.

[3]刘国华.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调查与分析[J].文教资料,2011(35): 213-215.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心理大学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能力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关于职业院校技师层次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