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宁波市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6-06金杨李商茹燕姚志明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传统缺失

金杨李 商茹燕 姚志明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传统文化曾在历史上不断繁荣发展,但现在却存在着巨大的裂痕。本文以宁波市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研究,采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展开调查。在获取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自信;缺失;文化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的灵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大学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缺失文化自信的問题,这对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宁波市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一)宁波大学生文化表现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问卷587份,以下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此次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有64.7%的大学生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曹顺庆提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危机”,其中包括智慧危机。智慧危机表现在教育质量危机上,许多人既不懂中国文化,也没学好西方文化[2]。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还需要不断加强。

(二)宁波市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

1、宁波市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象

(1)宁波市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不了解国学常识的大学生比比皆是。许多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没有一个好的判断力,盲目跟风选择。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52.3%的都只是一般了解,33.05%的大学生不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只有14.65%的是非常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2)宁波市大学生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的崇拜

伴随着西方消费文化的全球性泛滥,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穿阿迪、用苹果手机的同学。宿舍里同学们看得最多的也是美剧、韩剧;甚至许多同学选择过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对七夕等中国传统节日漠不关心。

(3)宁波市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重视

社会在进步,但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深度还不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缺乏主动去学习的态度。大学生文化底蕴不足,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能力也较差。大学生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对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有着不同的态度。22.03%的大学生在受到影响后会主动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知识,46.34%的大学生虽然会受到影响,但不会主动学习。11.93%的即使没有对她们产生影响也会主动学习,而19.71%的既不会对她们有影响也不会促使她们学习。

2、宁波市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原因

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模式、家庭氛围和大学生自身个性等四方面。据调查显示,16.16%的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影响,42.25%的受到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30.83%的是家庭氛围因素,10.75%的则是自身个性等其他因素。

(1)社会原因。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推崇拜金主义思想,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急功近利。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社会上主流认为对个人发展有用的是各种专业证书、等级证书等。人文素养就显得对自己“无用”。

(2)校园原因。在宁波,许多高校不够注重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在教学计划上更重专业,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分散,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有些老师对职业的认知不足,并没有把引导学生承担起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

(3)家庭原因。父母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态度并不积极。如今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被狭隘地定义为“考上重点大学”,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上各种补习班,却没有让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即使学,也都是学有益于孩子发展的文化,带有功利性,没有很好的传授优秀传统文化。

二、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大学生所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

建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公共场所可以设置一些传统文化中伟大人物的标语,以此潜移默化地加深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用学生所感兴趣的形式,创意化的将传统文化同新媒体技术结合,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二)完善高校的教学体系,提升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对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进行创新改革,开设凸显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课程,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丰富教学内容。高校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让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增强教育效果。

高校要完善教师选拔的程序,综合考虑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挑选出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资质良好的优秀教师。此外,提升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的教师的自身传统文化素养。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三)倡导大学生关注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的提升

开展实践育人活动。通过阅读传统经典,让大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知名专家学者的论坛、讲座,将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同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认知实践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进而转化为文化自信。

三、结语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4],而高校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场地,改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培育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它是我们的根。坚持住自己的根,我们才会有信心,有能力坚守住自已的民族信仰和价值观[5]。

参考文献:

[1]郭齐家.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教育[N]中国文化报,2017年6月26日第003版

[2]罗钰.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

[4]陈健,郭淑新.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9期

[5]齐淑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J]新西部2018年9月中旬刊

作者简介:金杨李(1997.11)女,汉,浙江省绍兴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传统缺失
浅谈清教主义思想与其对于美国早期文学的影响
浅谈设计艺术史中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文明体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继承和发扬根植于民族血液里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