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探究
2019-06-06王磊
王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从强化教师素质,增加实践的意识;加强专业技能,提升地理实践力;创设实践环境,落实实践力培养这三个方面入手,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 实践力 培养策略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对学生未来的地理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并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强化教师素质,增加实践意识
教师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个人的实践技能和素养,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地理教师应该强化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增强自身的实践意识,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保证。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如积极参与学校定期组织的地理教师实践技能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关于提高地理实践技能和素质的专题讲座;与其他教师进行充分地交流和沟通,学习优秀教师的丰富经验,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另外,地理教师应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学习态度,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认识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二、加强专业技能,提升地理实践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地理专业技能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密不可分。就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来看,高中生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还不够扎实,地理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薄弱。
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专业技能,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并不是很多,实践经验有限,有些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仪器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地理教师应加强学生关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正式开展实践活动前,教师还可以先检查学生的地理实践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简要说明地理实践过程中的步骤,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模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在学生参与完社会实践调查或野外考察等活动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撰写实践活动的报告,根据报告内容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整理能力。
三、创设实践环境,落实实践力培养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环境包括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要想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地理实践环境,从而使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得到有效培养。
如學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地理园,地理园中可以包含校园气象站、天文台、地质陈列区等区域,使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参与气象观察等实践活动;其次,学校还可以建立数字化地理实验室,包括数字化实物展台、多媒体播放设备等多种数字设备。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能得到充分培养,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考察本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调查身边的地理情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深切情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地理实践工作中,教师应该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做出进一步探究,以促进地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关注高中新课程改革 提升地理核心素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1).
[2]宋瑛.关克勇.基于新版课标地理实践力的认知与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7).
[3]刘静璐.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28).
[4]余玲玲.地理园在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