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支*农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

2019-06-06徐合帆余家凤

税收经济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鄂东支农湖北省

◆徐合帆 ◆郑 军 ◆余家凤 ◆马 艾

内容提要:根据湖北省12市(州)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基于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的DEA-Tobit模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支农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湖北省财政支农绩效整体较低,主要是由规模效率较低造成的;财政支农绩效的Malmquist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技术退步是拉低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化学化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等外部因素对财政支农绩效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影响效应。整体来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对财政支农绩效有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和农业化学化水平对财政支农绩效有负向影响。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三农”问题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财政支农支出作为政府调控和保护农业的核心措施,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着重提出“财政要优先保障农业发展”。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期,对该省财政支农绩效进行深入剖析,对于完善财政支农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财政支农绩效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财政支农绩效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结构效率和地区差异等方面。在评价体系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科学准确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对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提出评价体系构建应包含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率评价(赵国新等,2008;周红梅,2016)。在评价方法方面,一些学者运用DEA模型或者DEA-Tobit模型对财政支农绩效进行了研究,得出我国财政支农绩效普遍较低的结论(李燕凌,2008;杨伯坚,2012;厉伟等,2014;王谦等,2016)。在结构效率方面,部分学者比较关注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中具体支出项目的绩效,如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支援农业生产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务费用支出等不同项目的绩效水平(Roy,2002;谭晶晶等,2008;王银梅等,2015)。在地区差异方面,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环境、地理位置条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财政支农绩效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Hauner,2008;赵璐,2011;毛晖等,2018)。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支农效率的研究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现有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大多数是基于全国整体、地区或者省际某一层面的静态角度来研究财政支农绩效的。二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基于传统DEA模型进行研究的,没有区分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水平、内部管理、外部因素及随机干扰项对财政支农绩效的不同影响,无法进一步分析造成某一评测对象财政支农绩效低的具体因素。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参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构建了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新体系,根据湖北省12地市(州)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基于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的DEA-Tobit模型,对湖北省财政支农绩效从全省、地市(州)和区域三个层面分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并进一步探讨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机械化水平、农业化学化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等外部因素对湖北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影响。最后依据实证结果,提出完善财政支农体系,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以及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二、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

1.BCC模型

BCC模型是Banker等人为了测算规模收益可变的决策单元的效率,在CCR模型的基础上开发的。BCC模型按照“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原则,将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便对决策单元技术有效性进行评测。BCC模型的具体表达式如下:

式(1)和(2)中,xij和yrj分别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第i种投入量和第r种产出量;λj、θ、ε和s+、s-分别表示各单位组合系数、效率评价指数、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和松弛变量;VK表示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值,当VK=1,说明决策单元DEA为有效,当VK<1,说明决策单元DEA为非有效。

2.Malmquist指数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由瑞典经济学家曼奎斯特(Malmquist,1953)首次提出,利用缩放因子比率构造消费函数。随后凯斯夫等(Caves et al,1982)在此基础引入距离函数,由距离函数之比来反映生产率指数。菲尔等(Fare et al,1997)更进一步,使其由理论指数变为实证指数,其通过测量距离来研究多投入和多产出生产技术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标(Ech)和技术水平指标(Tch)。通常在研究中我们又把技术效率指标(Ech)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Pech)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Sech),以便于更好地分析效率的动态变化。具体来说,t期到t+1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可表述为:

在规模报酬可变时,还可将Ech进一步分解为Ech=Pech×Sech。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3.Tobit模型

为了进一步探究湖北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影响因素,本文建立了回归模型。因变量选取BCC模型测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自变量选取外部因素中具有代表性的变量,以此分析各外部因素对财政支农绩效的影响。由于通过BCC模型测算的效率值为0—1之间的截断离散数据。如果采用OLS进行回归,可能出现偏误和不一致现象,因此本文采用了可处理截断离散数据的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形式如下:

公式(7)和(8)中:β为待估参数;εi为随机误差项;Xi、Yi和分别为自变量、截断因变量和潜变量。

(二)指标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1. BCC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模型指标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文章在借鉴即有研究成果和考虑数据可得性基础上,选取湖北省的武汉、黄石、十堰、荆州、宜昌、襄阳、鄂州、荆门、孝感、咸宁、随州、恩施等12个主要市(州)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后12个主要市(州)2007—2016年的农村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作为投入指标,即人均“农林水事务支出”。选取产出指标时参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该指标体系中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共五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中又包含4到5个三级指标。结合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产业兴旺”指标中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生态宜居”指标中的造林面积(村庄绿化覆盖率)、“乡风文明”指标中的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治理有效”指标中的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和“生活富裕”指标中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等六项指标作为产出指标。此外,为了消除各市(州)规模的影响,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造林面积按各市(州)农林牧渔从业人口进行了平均。由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是逆指标,所以采用“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进行了调整。上述数据均由《湖北省统计年鉴》(2008—2017)、《湖北省环境统计年鉴》(2008—2017)和《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8—2017)整理得来。

2.Tobit模型中指标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文章借鉴王谦等人(2016)的研究成果,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化学化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五个方面考虑影响湖北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外部因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用湖北省各市(州)农村人均GDP表示;城市化水平指湖北省各市(州)城镇化率,即城市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农业机械化水平用湖北省各市(州)农村人均机械化总动力表示;农业化学化水平用湖北省各市(州)平均每公顷化肥用量表示;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用湖北省各市(州)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表示。上述数据均由《湖北省统计年鉴》(2008—2017)和《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8—2017)整理得来。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于BCC模型的静态效率评价

1.技术效率分析

技术效率(Ech)代表被评测地区财政支农支出的综合使用效率,当Ech=1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被完全有效利用;当Ech<1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未能被完全有效利用。

表1 2007—2016年湖北省12市(州)财政支农支出技术效率

表1是以2007—2016年湖北省12市(州)财政支农投入和产出指标为依据,利用Deap2.1软件测算出的财政支农支出的技术效率(Ech)情况。从地市(州)层面看,各市(州)财政支农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只有随州和孝感两市的年均技术效率Ech>0.8,其中孝感的年均技术效率Ech=1,表明孝感的财政支农支出被完全有效利用,现有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实现了产出最大化。年均技术效率Ech>0.6的市(州)有8个,占样本总数的2/3;年均技术效率Ech<0.6的市(州)有4个,占样本总数的1/3,其中武汉的平均技术效率Ech最低,仅为0.221。由此可知,湖北省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整体还有待提高。从区域角度分析,鄂中地区的年均技术效率Ech最高,达到0.749;鄂西地区次之,年平均Ech为0.628;鄂东地区的年平均技术效率Ech最低,仅为0.424。

2.纯技术效率分析

技术效率(Ech)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ech)与规模效率(Sech)的乘积,其中纯技术效率代表剔除规模影响因素后被评测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效率。若Pech<Sech,表明因为纯技术效率的不足而导致财政支农支出整体使用效率的不足,因此,应从财政支农支出管理下手以提高效率。纯技术效率的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7—2016年湖北省12市(州)财政支农支出纯技术效率

从市(州)层面看,除了鄂州的年平均财政支农支出纯技术效率为0.737小于0.8,剩下的11个市(州)年平均财政支农支出纯技术效率均大于0.8。其中,武汉、咸宁、孝感3个市的年平均财政支农支出纯技术效率达到了1,这说明它们在当前的投入规模和管理体制条件下,财政支农支出得到了完全有效利用。由此可看出,湖北省财政支农支出管理效率达到了良好水平,但整体仍有上升空间。从区域角度分析,纯技术效率仍然是鄂中地区最高,但是鄂东超过了鄂西居中,鄂西为最低。

3.规模效率分析

规模效率是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的另一部分,代表剔除管理方面因素后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是否达到最优状态。对湖北省各地市(州)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进行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进而提高支出效率。规模效率的计算结果见下表3。

表3 2007—2016年湖北省12市(州)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

孝感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荆州 0.879 0.957 0.567 0.479 1.000 0.936 0.883 1.000 1.000 1.000 0.870荆门 0.532 0.581 0.358 0.405 0.443 0.501 0.586 0.774 0.684 0.829 0.569随州 1.000 0.966 0.672 0.792 0.645 0.569 0.730 1.000 0.789 1.000 0.816鄂中均值 0.803 0.840 0.599 0.620 0.703 0.693 0.762 0.904 0.829 0.966 0.772宜昌 0.561 0.692 0.433 0.534 0.381 0.314 0.386 0.503 0.470 0.670 0.494十堰 1.000 1.000 0.951 0.651 0.649 0.683 0.782 0.961 1.000 1.000 0.868恩施 1.000 1.000 0.882 0.788 0.691 0.711 0.870 1.000 0.996 0.777 0.872鄂西均值 0.854 0.897 0.755 0.658 0.574 0.569 0.679 0.821 0.822 0.816 0.745全省均值 0.728 0.745 0.577 0.565 0.552 0.565 0.640 0.764 0.736 0.807 0.668

从市(州)层面看,年均规模效率Sech>0.8的有5个,分别为孝感、恩施、荆州、十堰和随州,其中孝感的年均规模效率=1,荆州的规模效率近三年连续达到1,这表明其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已经达到了最优水平。年均规模效率<0.6的市(州)同样也为5个,分别是武汉、黄石、宜昌、鄂州和荆门,这表明它们离财政支农支出最优规模还有距离。总的来看湖北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还未达到最优规模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区域角度分析,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与财政支农支出技术效率相差不大,依然是鄂中地区最高,鄂西地区居中,鄂东地区最低。

(二)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动态效率评价

Malmquist指数值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分别表明被评测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效率从t期到t+1期为提升改进、没有变化和出现退步。表4是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利用deap2.1软件测算出的湖北省总体上的财政支农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表4 2007—2016年湖北省财政支农支出分年度Malmquist指数及分解

由上表可知,湖北省财政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年平均下降16.5%。对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进行分解可知,技术效率变化指数除2009年、2011年和2015年分别下降24.9%、0.1%和9.1%外,其余年份均为增长,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均上升3.7%;而技术水平变化指数呈现逐年退步趋势,年均下降19.5%。由此可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下降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变化指数逐年退步造成的。再进一步分解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可知,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标整体呈现提升改进趋势,除了2013年和2015年分别下降3.8%和4.4%外,其余年份均上升,年均上升1.6%;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也同样表现为整体改进趋势,除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下降26.1%、3%和5%外,其余年份均上升,年均上升2.1%。这说明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逐年提升改进,发展状态良好。综上所述,制约湖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退步,农业缺乏创新性人才及技术变革思维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等可能是制约湖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重要因素。

表5 2007—2016年湖北省财政支农支出分地区Malmquist指数及分解

由表5分析知,湖北省12市(州)财政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退步,这表明了湖北省财政支农效率整体偏低。进一步分解分析可知,12市(州)财政支农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平均上升3.7%,且大区域分析也是如此,鄂东地区上升最多,鄂中次之,鄂西最低,分别平均上升4.8%、3.5%、2.9%。而技术水平变化指数则截然相反,所有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退步,年均下降19.5%,且由大区域分析可知,鄂中下降最多,平均下降20.9%,相比之下鄂西和鄂东情况要好一点,下降略低于平均水平。再对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可知,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除武汉、黄石等7个市(州)保持不变外,其余地区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平均上升1.6%,大区域分析也是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规模效率除了咸宁和恩施两地区分别下降2.5%和2.8%外,其余地区皆未出现下降,大区域中只有鄂西出现0.3%的下降,鄂东和鄂中分别有3.6%和2.5%的上升,这与静态分析结论一致。综上,各地市(州)技术进步指数呈现下行趋势,在财政支农支出配置结构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湖北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影响因素,文章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后,选取前面测出的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城镇化率(CZH)、反映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农村人均机械化总动力(JXH)、反映农业化学化水平的平均每公顷化肥用量(HFL)、反映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的农林牧渔从业人员(CYR)为解释变量,建立Tobit模型,分析外部因素对湖北省财政支农绩效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公式(9)—(11)中:t表示年份;i表示地市(州);β0表示常数项;β1-β5表示变量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采用最大似然值法,并借助Stata14.0计量软件对湖北省和鄂东、鄂中、鄂西进行Tobit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6 2007—2016年湖北省12市(州)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估计结果

由上表可知,模型的Prob>chi2,估计结果均小于0.01,故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下面分别就湖北省财政支农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全省、鄂东和鄂中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效率呈显著正相关,鄂东和鄂中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规模效率也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鄂东和鄂中两地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民扩大了对农业的投资规模,进而提高了财政支农效率。西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人均GDP提高后,农民并没有把钱用在扩大农业生产上,而是用在了提高生活水平上。

2.城市化水平的影响。鄂东的城市化水平与技术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而鄂中和鄂西呈显著正相关;鄂西的城市化水平与纯技术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省和鄂东的城市化水平与规模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鄂东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了更多的农村优质劳动力和资金流向了城市,使其农业生产投资规模降低,进而降低了财政支农效率。鄂中和鄂西地区由于农村闲置劳动力较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其人均资源得以增加,进而提高了财政支农效率。

3.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全省和鄂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技术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而鄂中的呈现显著负相关;全省和鄂东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纯技术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但鄂中的呈现显著负相关;全省和鄂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规模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而鄂中的呈现显著负相关。原因可能是鄂东和鄂西大部分是山区,机械化普及率较低,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得更快;而鄂中地区由于大部分地区属于江汉平原,机械化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不会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导致其财政支农效率的降低。

4.农业化学化水平的影响。只有鄂中的农业化学化水平与技术效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全省的农业化学化水平与纯技术效率呈现显著负相关,但鄂西却呈现显著正相关;全省、鄂东、鄂中和鄂西的农业化学化水平与规模效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原因可能是化肥的长期过度使用,造成了土地板结,耕地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降低等问题,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进而降低了财政支农效率。

5.农村人力资源水平影响。全省和鄂西的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与技术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鄂中则呈显著负相关;鄂东和鄂西的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与纯技术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但鄂中却呈显著负相关;鄂中的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与规模效率呈显著负相关,而鄂西却呈现显著正相关。原因可能是鄂西和鄂东地区大部分为山地,土地耕种难度大,土壤质量不高,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大量耕地撂荒,所以农林牧渔从业人员的增加,使撂荒的土地得以重新被利用,增加了农业总产值,进而提高了其财政支农效率。鄂中地区由于大部分是平原,土地质量高,撂荒现象不严重,其农林牧渔从业人员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增加农业总产值,反而使人均资源减少,导致财政支农效率降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基于BCC模型的静态效率分析,湖北省财政支农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进一步分解可知,虽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未达到最优水平,但主要还是规模效率较低制约了财政支农绩效的提高。从时间维度分析可知,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整体呈递增趋势,而规模效率波动较大,趋势不明显。从空间维度分析可知,各地的技术效率差距很大,最高值为孝感,达到了1,最低值是武汉,仅0.221。按区域排序来看,鄂中最高,鄂西居中,鄂东最低。

2.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动态效率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可知,技术退步是拉低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原因。从时间维度分析可知,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及其分解指数整体上皆为逐年提升改进趋势,而技术水平变化指标则呈逐年退步趋势。从空间维度分析可知,除了咸宁和恩施的技术效率及其分解中部分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外,其余地区皆为提升改进趋势,但是各地区技术水平变化指标呈退步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按区域排序来看,各地区相差不大,鄂西最高,鄂东居中,鄂中最低。

3.影响因素分析层面:整体来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源水平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纯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化学化水平对纯技术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从区域来看,上述因素对各区域的财政支农效率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对策建议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高财政支农绩效,依据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规模,完善资金管理体制。一是要突出农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发展的稳定增长机制。二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重视财政支农绩效评价,统筹规划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改善目前管理部门过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挤占挪用和到位不及时等问题。

2.完善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机制,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资源配置格局改变的事实,坚持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紧跟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管层面,充分发挥财政监管人员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的督导作用。

3.重视财政支农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首先,应注重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依据各地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具有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次,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加快推广更多适合山区作业的农机产品以及新型有机绿色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然后,因地制宜地制定人口回流政策,如能人回乡、市民下乡、企业兴乡等。最后,还应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培育一大批懂科学、会农业、爱农村的现代化乡村从业人员,给农村输入新鲜血液,激活农业生产潜力。

猜你喜欢

鄂东支农湖北省
鄂东地区一次系统性暴雨成因分析及数值检验
明朝耿氏家族与湖北黄安地区的文教发展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晚清民国鄂东多文化巨子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鄂东民间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的探究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