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绿色债券发行难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2019-06-06中国人民银行三亚市中心支行吴玲

中国商论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债券债券海南

中国人民银行三亚市中心支行 吴玲

1 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1.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发行绿色债券的力度持续加大

绿色债券是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发行主体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所募集资金最终投向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绿色项目指那些气候、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

为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中来,2015年12月,由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使得我国的绿色债券向市场猛速的发展。2016年,由人民银行、财政部等联合出行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要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例如绿色债券等为绿色发展还有我们的绿色产业服务。2017年,《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对绿 色公司,债券发行主体、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做出了管理以及发行的相关配套措施的原则性规定。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的发布,进一步对发行主体在利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时应向市场披露的项目筛选情况和资金管理等规定。

2017年12月,为了加强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规范、避免洗绿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公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这是我国乃至全球第一份针对绿色债券评估认证工作的规范性文件。2018年6月,央行决定将绿色金融债券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此举旨在提升绿色债券的市场吸引力,激励更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为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1.2 绿色债券发行势头迅猛

近几年来,绿色债券在全球范围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融资工具。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相关数据表明,2017年绿色债券发行量约达到1300亿美元,规模为2013年的13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2017年,中国在境内外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规模高达2486.8亿元,同比增长7.6%,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22%。目前至少有23个省份和地区发行了绿色债券。

2 海南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海南具有绿色发展的天然优势。海南在促进热带高效农业、海洋产业、绿色旅游业等产业发展以及防治污染,优化城市建设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在全国绿色金融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南绿色金融债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3 海南绿色债券发行难的原因分析

3.1 绿色债券发行成本高,但海南发行绿债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一般而言,绿色金融债券较普通债券的发行成本高,发行主体除需要支付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承销商等服务费用外,还需要额外聘请认证机构对项目做专门的绿色认证,因而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势必提高。一些地方绿色债券激励措施持续出台,比如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信贷贴息、绿色发展基金、补贴绿债等。目前浙江、广东等5个省份的8个城市在积极打造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除此之外,全国还有多地出台了鼓励发行绿色债券的激励措施和政策。比如青海提出购买绿色债券所得收益免税,深圳福田对绿色债券给予2%的贴息。深圳市对本市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按照发行规模的2%,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万元的补贴,相关经费从深圳市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但目前海南优惠政策未落地,省市各级政府目前还没有就有关绿色债券发行的利息补贴、增信还有所得税减免这些方面还出台相关的配套鼓励规定,这就使得海南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成本仍然较高,发行主体的内生动力不足。

3.2 绿色债券认证难,海南本土绿色金融债券认证机构力量薄弱

我国绿色债券目前均选择第三方认证。但目前我国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却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绿色债券认证标准尚不统一。《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明确了绿色项目的范围,但是量化的具体指标却缺乏。目前我国本土的认证机构主要依据评估侧重点的不同来自主设定绿色项目的认证标准;而在我国开展业务的国际认证机构一般采用的是GBP核心要素评估方法;二是认证报告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存在认证方与发行人、承销商互相串通和弄虚作假的可能性,认证报告中注明“认证工作只对发行人负责,不就报告的内容以任何其他目的,向任何其他人士或机构负责”;三是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认证内容单一。在我国的实践中,目前认证往往限于合规认证,甚至仅仅是《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相关内容的简要论述,并未对项目环境效益的定性、定量分析。例如,中节能咨询机构在报告中写着“仅对债券发行事项提供信息支持”,安永华明机构的报告上写着“债券发行前独立有限认证报告”。在绿色债券认证难的背景下,海南目前还没有成功对绿色项目作出认证的第三方机构,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债券的发行。

3.3 地方法人银行绿色金融意识不强,对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及募集资金的运用缺长期规划

目前绿色金融债仍然占据境内绿色债券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金融债的发行主体已经从以全国性的大中型股份制银行为主导的局面,转向更多地方中小银行。政府对地方绿色产业发展、以及绿色金融的重视程与日俱增,使得许多地方的中小银行也都着眼于绿色金融这个市场,开始对绿色金融组织架构进行打造,纷纷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2017年地方中小银行绿色金融债的发行规模占比达53.0%,中小地方法人银行成为了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主力。

而海南的法人金融机构对这个绿色金融发展的概念等缺乏认知,仅仅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对企业贷款发放的绝对禁止,简单的认为节能减排近期短目标的实现,对绿色金融,没有关于发展方面的系列的战略构想,对于人才的储备更是没有明确的计划,对海南绿色产业的现状、还有以后如何让发展缺乏认识。就现在而言,海南并没有建立长远的、有效的机制来促进这个省份的绿色金融的发展,对绿色金融债券是怎样发行,募集资金投向何处等诸多些方面更没有长远的规划以及系统的操作标准。

3.4 绿色债券的宣传力度不够,对企业发绿债的指导不足

长期以来,海南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占主导地位,直接融资比例较低。全省直接融资总额占社会融资规模约25%,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直接融资比例。在长期以来海南发债氛围不浓的背景下,绿色债券作为新鲜事物的出现,更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指导。然而目前海南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企业对绿色债券知之甚少,如图1所示。

图1

4 相关建议

4.1 完善发行绿债的激励机制

建议给予成功发行的绿色债券的企业合理的贴息或奖励,开通发行绿色债券的绿色通道,尽量缩减发债环节,帮助企业提高发债效率。

4.2 积极培育和引进第三方绿色债券认证机构

着力培育本土化第三方认证机构,维护绿色债券市场作为绿色融资工具的声音。

4.3 加大对绿色债券的宣传力度

积极向企业和法人金融机构宣传绿色债券相关政策,发行绿色债券的益处。积极讲解、宣传绿色金融领域的成功案例,培育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

4.4 设立绿色债券资源库

对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摸底,将具有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纳入资源库,编制企业目录,按条件成熟情况分批指导。

猜你喜欢

金融债券债券海南
农商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对比与选择
绿色金融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政策探讨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2017年首期绿色金融债券落地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