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2019-06-06李俊彦林智君余梦擎林文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神经节丁苯血管性

李俊彦 林智君 余梦擎 林文佳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病,多是由于脑内血管受损等因素而出现的痴呆,主要临床表现有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以及理解和认知能力严重下降等[1]。该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血管的改变,包括退行性病变和病理性改变。如果患上血管性痴呆,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有随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需要专人陪护[2]。随着人口不断的老龄化,血管 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逐年高升,这也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临床研究多局限在单独用药上,联合用药研究偏少。本研究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从广东医科大 学附属医院筛选出78 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出的78 例V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1∶18,年龄58~85 岁,平均(64.75±8.84)岁,病程为4 个月至4年,平均(1.43±0.66)年;研究组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3∶16,年龄56~84 岁,平均(64.32±8.27)岁,病程为6 个月至4年,平均(1.57±0.7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具体的入选标准为:核磁或者CT 检测确诊血管性痴呆的患者;Hachinski 缺血量表评分>7 分。排除标准: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精神异常,无法自主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的患者;患有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都接受常规护理和基础治疗,包括调节血压、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脑部循环等。同时对照组患者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研究组患者服用丁苯酞的同时联合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哈尔滨医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22)进行治疗。丁苯酞软胶囊每日服用3 次,每次剂量为0.2 g,需餐前服用。将100 mg 的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加入250 ml 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匀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 次。治疗时间为2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主要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量表(Blessed-Roth)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其中,MMSE 主要考察患者的认知能力,具体包括记忆力、语言能力、定向力等,总分30 分,低于27 分即认为有认知功能障碍,0~9 分表示重度障碍,10~20 分表示重度障碍,21~26 分表示轻度障 碍[3]。ADL 主要考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总分为100 分,0~40 分表示功能重度受损,41~60 分表示重度受损,61 分及以上表示轻度受损[3]。二者评分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Blessed-Roth 主要考察患者的痴呆程度,总分30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痴呆越严重[4]。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道不适、恶性头晕、血小板计数减少、失眠等。疗效评判共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标准为: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生活能自理,且能正常进行社会活动;有效标准为:症状有所缓解,生活基本能自理,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以及反应迟缓;无效标准为: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MSE、ADL、Blessed-Roth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ADL、Blessed-Roth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ADL、Blessed-Roth 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MMSE 和AD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lessed-Roth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1,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众多类痴呆中,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仅仅低于阿尔兹海默症,甚至在某些特殊人群中其发病率高于阿尔兹海默症。VD 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型升高,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5]。VD 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疾病,患者的脑功能会逐渐发展出现全面衰退,该疾病大部分是由于脑内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部血流供应发生障碍,出现出血或者缺血[6]。具体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医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观点多集中在遗传因素、氧自由基过多、钙离子超载、胆碱能系统受损以及神经元凋亡等,治疗应当主要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供应以及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7-9]。

表1 两组患者MMSE、ADL、Blessed-Roth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MMSE、ADL、Blessed-Roth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MMSE ADL Blessed-Roth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9 10.03±4.11 15.76±4.92 42.78±6.11 58.75±4.39 16.46±4.22 22.51±4.75 研究组 39 9.97±4.02 19.22±5.01 42.52±5.98 52.64±4.58 16.74±4.52 26.48±5.21 t 值 0.065 3.077 0.190 6.014 0.283 3.517 P 值 0.948 0.003 0.850 0.000 0.778 0.001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丁苯酞软胶囊作为一种新研发的改善脑缺血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正丁基苯酞提取自芹菜籽,具有脂溶性高的特点,因此容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血管的病变部位,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0]。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脑血管内皮中前列环素2 和一氧化氮的水平,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抑制谷氨酸的释放,抑制自由基以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提高脑细胞能量代谢,改善脑部循环,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达到保护神经元,改善痴呆症状的目的[11]。神经节苷脂含有神经细胞膜的某种重要组成部分,即唾液酸的鞘脂类,它能够很好地穿过血脑屏障,调节细胞内的多种离子交换过程,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降低平滑肌的收缩力,提高血管的扩张力,改善血管痉挛。同时,它对神经修复也具有一定的疗效,还可以直接深入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保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改善脑功能[12]。二者联用治疗VD 效果更佳。

本研究给予研究组患者丁苯酞和神经节苷脂的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丁苯酞单独用药,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具体表现为MMSE、ADL、Blessed-Roth 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其痴呆症状。

猜你喜欢

神经节丁苯血管性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甲泼尼龙与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观察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