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模式下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及问题

2019-06-05杜宇王倩倩张雪红

大学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书院制高等教育

杜宇 王倩倩 张雪红

[摘 要]高校的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在书院制模式下的资助工作更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通识教育,借营造书院文化的过程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但这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学校制度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都有所体现。为了更好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倡导构建科学、有效的资助制度体系,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全方位动态化管理,关注多困生的困难情况,多部门联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助工作;书院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6-0185-03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数量逐渐增大。国务院和教育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教育和帮扶工作,更好地达成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攻坚的关键之举,在全面促成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在教育领域中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书院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创新之举,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其旨在打破传统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构建学院与书院“双院”协同,教务、学务、总务“三务”联动的新型育人模式,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强历练的生活社区,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实行书院制管理的高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非常重视资助育工作的开展,同时结合双院联动的管理模式,制定了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系列工作制度和流程,保障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利用尽可能多的资源,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

一、书院制模式下资助工作的特点及现状

现代的书院制是学院和书院分工合作的模式,将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学生的课程教学由二级学院负责,而通识教育及日常管理则在书院进行。其以学生为中心,加强通识教育,培养跨专业人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立交式人才培养思维加矩阵式学生管理方式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书院制模式下资助工作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其每年开展励志教育,鼓励学生设定多方面的发展目标,激励学生努力奋斗,定性定量进行不定期考核。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各种资助资格和奖学金的评定均采取申报制,明确告知学生他们可以享受的资助政策,奖学金的申报要求和申报方法,在奖、勤、减、补等方面,均自主申报,以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同时,在宿舍文明等级、晨读晨练分级管理等方面也采取申报制,让学生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更多的目标。通过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机制上,由优秀的经济困难学生组成大学生服务中心,协助资助工作组的教师进行管理,并为书院的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项力所能及的服务。

2.开展有针对性的通识教育。在书院和二级学院的教学分工方面,将专业教育归于二级学院,将通识教育归于书院。通识教育旨在培养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学生。经济困难群体中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前,是在教育欠发达地区接受教育,其在通识方面接受的教育较少,他们看待事物的价值观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在书院制模式下,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素拓、文化讲座、优秀学生交流会、合唱节、传统节日共联欢、边远地区新生适应破冰、手工PARTY、金融风险及大学生防骗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过程中育人。这有助于学生提升幸福指数,培养兴趣爱好,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提升学习的内在动机,开阔眼界,提升人生格局。

3.借书院文化塑造正确的三观。社会需要的是道德高尚、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适应能力、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底蕴的人才。书院模式下的育人理念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即“大爱为基,育人为本”,将“扶困”与“扶志”相结合,不仅在经济上予以资助,在励志、成才方面给予更多的引导,注重文化人、以文育人,这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又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资助工作中,我们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要求每位学生要参加读书小组,定期开展活动,邀请教师、优秀的学长带领读书会的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这有利于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4.书院模式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高校育人的主体是教师,书院制下领导、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被拉得很近,学生容易感觉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照顾,在遇到困难时,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且书院会不定期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及对书院工作的意见等,不断地修正书院的资助工作,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二级学院的专业教师作为班导师,也会定期与辅导员、班级同学见面,解答学生专业方面的疑惑。

二、书院制资助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在学校制度层面,目前书院制下的资助体系以经济类帮扶为主,资助育人体系有待增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开展各种资助工作,目前取得的较为显著的效果是改善了困难学生的经济条件。在资助资金方面,也存在财政资金占主导,社会团体资金帮扶薄弱的现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书院模式的日趋成熟,高校的资助工作进入转型期,其关注点将扩展到受助学生的文化素养、心理健康水平、就业能力及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以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转型的方向是明确的,但是转型的方法尚待考量,成功转型所需的时间也无法明确。这给校园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挑战,我们期待资助工作通过创新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从教师层面上看,具体落实资助工作的教师事务性工作较多,且工作中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严格,易忽视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在各项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追求各项任务的细致和各类数据的精确,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在评定标准和审核结果之上。资助工作顾名思义,就是要与资助资金打交道,为了在金钱上不出错,在工作人手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先守住审核的底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难免会出现缺乏教育引导的现象。此外,书院制模式下还存在二级学院和书院职责不清的情况,这导致二级学院的导师与学生的沟通途径不顺畅,未能较好地分担经济困难学生的育人工作。

3.从学生层面上看,经济困难学生面对的问题较为复杂,除经济条件落后外,他们还存在心理问题或学习方面的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贫困导致部分生活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或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容易出现疏离感强、主观幸福感低、自我效能感低、自尊水平低等问题。同时他们心理比较敏感,更加在意他人的评价,尤其是与自身经济状况、自身素质有关的评价,这些评价又会加强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难以获得较强的社会归属感。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压力、学习效果等方面有差异。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人数较多,问题较为复杂,这加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

三、书院制资助工作的解决对策

1.构建科学、有效的资助制度体系,强化各项工作的审核机制。首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教财〔2007〕38号、苏财教〔2007〕108号),结合目前国内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根据学生所在家庭的经济来源途径、月收入水平、突发状况、是否有重大疾病、是否为学生提供读书所需的费用等具体情况对经济困难等级进行明确的划分。在审核时重点参考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中民政部门的意见。与时俱进地讨论具体的等级设定标准,确保把各项资助金发放给最需要的学生,认真审核申请学生的条件,起到在同辈中树立榜样的作用,鼓励经济困难学生自律自强,真正实现助困与育人、励志相结合。

2.建立经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全方位动态化管理。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在综合素质方面底子薄弱,从教育公平的出发点来看,若想要追求结果公平,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实时采集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及其家庭成员各类资金流转的情况,从而明确学生致困的主要原因,判断在消费层面学生个体处于整个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判断学生及所在家庭的困难程度,对学生形成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推进个性化、多样化的资助,提升资助工作的效率[8],使资助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历史使命。同时,书院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投诉渠道,建构举报体系,对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严肃追究法律责任,为准确、无误地识别经济困难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3.关注多困生,多部门联动。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在能力的获得、人格的健全等方面还需要指导与帮助。在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传递服务意识,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和谐的氛围中,促进以包容和关爱为核心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书院提供经济困难生的基本信息,二级学院、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提供多方位帮扶。二级学院的党员导师可以在学业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可以建立经济困难学生与所在二级学院的一对一帮扶小组,还可以通过关工委,邀请退休的老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讲述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在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帮助,尤其是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给予引领,建立更符合社会主流的三观理念。学生处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可以为经济困难学生找到更多帮扶的资源,并组织设计更多的面向经济困难生的活动,帮助他们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提升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咨询中心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还可以通过心理协会组织的系列活动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通过素拓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等。

4.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书院书香文化的营造,积极拓展校内外资源,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邀请校内外名师开讲座、座谈会、优秀学生分享会等,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戒掉部分学生养成的不主动,等、靠、要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每学期不定期地抽查目标完成情况。寻找可利用的资源来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对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把控能力,让他们自己达成理想的目标。

5.开发校友资源,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近三年来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资助资金与财政补贴的占比分别为1:25、1:51、1:20,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财政资金占资助总额的95%以上,其他资助來源特别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资金相对薄弱,有挖掘的潜力。通过在校期间的感恩教育,毕业后的校友活动,倡导校友关爱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文明走访、社会志愿活动,借与社会接触的平台,让经济困难学生参与更多的活动,同时进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奋斗精神,在更多的维度和层面上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为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四、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虽然在制度、师生层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书院制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借教育改革的契机,优化育人理念,逐步构建科学、有效的资助体系,实施全方位动态化管理,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资助工作环节,鼓励学生自我成长。努力实现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有效融合,更好地实现其育人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国锋,许成安,樊士德.基于比较视角的现代书院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105-112.

[2] 雷锦程,王萍.从功能角度看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3):30-32.

[3] Feldman-sommers S,Jones G.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sex-ual contact between therapists or other healthcare practit-ioners and their clients[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Psychology, 1984 (2): 1054-1061.

[4] 钟梅,李沐珍.“三困生 ”疏离感与主观幸福感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90-93.

[5] 黄时华, 何幽, 何晓锐,等 . 中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发展[J] .医学教育探索,2008 (1):45-56.

[6] 李栓久. 校资助工作目标的嬗变:从“机会公平”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公平”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08-211 .

[7] 刘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行为调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7-8.

[8] 陶俊清.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创新研究 [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

[9] 张利芝.基于SCL-90量表的高校助学贷款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教育对策[J]. 现代交际,2017(11):11-12.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书院制高等教育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