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2019-06-05黄智波
黄智波
(健研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桩基础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对桩基础进行相应检测,评价桩基础的质量,对整个建筑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桩基检测主要是对桩基的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桩基承载力检测主要采用静载试验法,而桩身完整性检测可通过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实现[1]。低应变法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根据作用在桩顶激振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机械阻抗法、球击法、反射波法、参数动力法、水电效应法等[2],其中低应变反射波法不仅可以为高应变法、静载试验法等确定桩位,而且当静载试验法出现不合格桩后,可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加大检测面[3]。同时该方法具有快速、便捷、经济、结果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桩基检测人员的关注。
2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原理
2.1 理论基础
低应变反射波法将桩假设为一维线弹性杆件[4,5],因此其满足一维杆件的波动方程。当桩顶施加某一激励时,入射波以波速C 由桩顶向桩底传播。入射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桩身出现诸如缩径、扩径、断桩、离析等缺陷时,均会在缺陷部位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根据应力波理论,透射波波速Vt和反射波波速Vr可表示为:
式中,
Vi——反射波波速;
Z1、Z2——缺陷处上下界面的阻抗,Z1、Z2根据公式
Z1=C1ρ1A1,Z2=C2ρ2A2确定;
C1、C2——缺陷处上下界面的波速;
ρ1、ρ2——缺陷处上下界面的质量密度;
A1、A2——缺陷处上下界面的截面积。
由式⑴可知2Z1/(Z1+Z2)>0,因此透射波总是与入射波同相。由式⑵可知反射波的相位取决于缺陷处上下界面的阻抗Z1和Z2,当Z1>Z2时,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当Z1<Z2时,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
2.2 基本原理
利用小橡胶锤在待测桩顶施加竖向激振荷载,由激振产生的应力波将沿桩身向桩底传播,根据安装在桩顶的传感器采集反射波的波形曲线,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对波形曲线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地质资料、施工记录等对桩身的缺陷作出判断。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的原理图如图1 所示。
图1 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原理图
3 桩身完整性判定
根据成桩质量不同,桩身的缺陷主要有断裂、缩径、扩径、夹泥、离析等类型。对于完整桩,其时域波形图只在底部出现同相或反相的反射波。而断裂桩的时域波形图波幅较大,出现多次反射,并且无桩底反射波;缩径桩的时域波形图在缩径部位出现同相波幅,无多次反射,具有桩底反射波;扩径桩的时域波形图在扩径部位出现反相波幅,无多次反射,具有桩底反射波;夹泥桩的时域波形图在夹泥部位出现同相波幅,出现多次反射,其波速一般检测不到;离析桩的时域波形图在离析部位出现同相波幅,波幅有大有小,一般也会出现多次反射,轻度离析桩具有桩底反射波。
对于缺陷的程度,一般根据反射波的幅值进行定性确定,缺陷的位置则根据L=C Tx/2 确定。C 为弹性波波速,Tx为反射波时间。
综合波形图分析、地质资料、成桩工艺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按桩身的完整性将桩分为Ⅰ类桩、Ⅱ类桩、Ⅲ类桩、Ⅳ类桩。其中Ⅰ类桩为桩身完整的桩;Ⅱ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但不影响桩身结构的承载力;Ⅲ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的承载力有一定影响;而Ⅳ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4 工程实例分析
福建省南安市某建筑工程为10 层框架结构,基础采用冲(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根据地勘报告,场地土层至上而下分别为:①杂填土:褐灰、黄褐色,人工回填土,以细砂、卵石为主,厚度为2.90~3.80m;②卵石:灰褐、灰黄等色,多为硅质或长英质,厚度为3.80~6.50m;③残积砂质粘性土:黄褐、灰白色,多为花岗岩风化土,石英粗颗粒含量5~20%,厚度1.10~4.80m;④全风化花岗岩:灰褐、黄白色,花岗岩强烈风化,岩芯呈土状,含约35%的长英质砾级颗粒。稍湿,坚硬,厚度为1.20~2.30m。⑤强风化花岗岩:灰褐、黄白色,花岗岩强烈风化,岩芯松散,呈砂土状,含有大量的石英砾级颗粒,稍湿,极硬,厚度为1.90~5.20m;⑥强风化花岗岩:灰褐、黄白色,花岗岩强烈风化,岩芯松散,呈碎屑状、碎块状,含有大量的石英砾级颗粒,厚度为1.80~3.30m;⑦中等风化花岗岩:灰褐、灰白色,花岗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芯呈块状或短柱状,厚度大于5.0m。
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场地内的桩进行动力检测,结合钻芯法对评判结果加以验证。
4.1 桩身类别为Ι 类桩
图2 为57#桩的低应变时域波形图。由图2 可知,桩长为17.70m,0m 处为入射波峰,该波形曲线完整,桩身无缺陷反射波,只在底部出现同相的反射波,且底部反射波清晰,波速为3700m/s。符合完整桩的时域波形图,因此初步判断该桩为Ⅰ类桩。图3 为57#桩的钻孔芯样。芯样图表明,该桩连续、完整,桩身混凝土密实,未出现断裂、夹泥、离析、麻面等缺陷。判断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Ⅰ类桩。以上两种方法判断的结果一致,因此判断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Ⅰ类。
图2 57# 桩低应变时域波形图
图3 57# 桩钻孔芯样图
4.2 桩身类别为Ⅱ类桩
图4 为67#桩的低应变时域波形图。由图4 可知,该桩桩长为14.30m,0m 处为入射波峰,波速为3720m/s,波形曲线连续,波底有较清晰的同相反射,在桩身3.2m 处出现幅值较低的反射波,初步判定该桩在3.2m 处具有轻微缺陷,为Ⅱ类桩。结合钻孔芯样,如图5,该桩3.5m 处芯样侧面有轻微的蜂窝麻面,其它部位芯样较密实,并未有缺陷。两种方法判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判断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Ⅱ类。
图4 67# 桩低应变时域波形图
图5 67# 桩钻孔芯样图
图6 76# 桩低应变时域波形图
图7 76# 桩钻孔芯样图
4.3 桩身类别为Ⅲ类桩
图6 为76#桩的低应变时域波形图。该时域波形图存在较为明显的异常,在5m 左右出现同相的反射波,反射波幅值较低,且桩底反射波信号不明显,结合断裂桩的时域波形图特征,该桩并无多次幅值较大的反射,而桩底有较弱的反射波。因此初步判断该桩不是断裂桩,但是该桩与断裂桩的时域波形图有类似特征,并且结合地质资料,该桩在5.0m 处为卵石,由于冲(钻)孔灌注桩在遇到卵石施工时,如不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成桩后的桩身容易出现缺陷。因此初步判断该桩在5.0m 左右处出现局部破碎。图7 为76#桩的钻孔芯样,由芯样图可见,该桩在5.2m 处出现了局部破碎,破碎段长度小于10cm,其它部位桩身完整,无缺陷。结合两种办法判断该桩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Ⅲ类。
由以上两种检测方法可知,低应变反射波法与钻芯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5 结论
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福建省南安市某工程实例中的Ⅰ类完整桩和Ⅱ类、Ⅲ类缺陷桩进行时域波形图分析,判定桩身的完整性。并结合取芯法对三种类型桩加以验证,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较一致,认为低应变反射波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也为桩身完整性判定提供了实际工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