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
——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

2019-06-05蜜,易娜,王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聚类旅游研究

胡 蜜,易 娜,王 怡

(1.西安外国语大学 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128;2.西安外国语大学 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0 引言

发展乡村旅游被公认为是能够提升农村经济实力,缩小城乡差距进而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新型旅游业发展方式,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新需求和拓展新型旅游市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牵引作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括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整体性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随着乡村旅游热潮在中国的兴起,国内学者针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继涌现。从已有成果来看,多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界定问题、影响因素问题、驱动机制以及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同时在乡村旅游规划和产品开发、乡村旅游感知和行为、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文化保护、乡村旅游用地、乡村旅游地理空间结构、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与模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1,2]。这其中,不乏有关于乡村旅游的综述性研究:张建荣、赵振斌对乡村旅游社区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讨论[3];李加林评述了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4];卢小丽系统地整理了近20年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热点[5];姚治国对国外区域旅游研究差异展开了综述[6]等。这些研究者利用丰富的研究成果开展的研究回顾,从特定领域清晰的描绘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趋势。然而,快速增长的研究成果也带来了庞大的文献分析压力,单纯依靠研究者个人主观分析已经很难就整个研究体系的发展给出清晰的脉络描绘和方向把控,先进的文献计量分析手段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其科学性也日益凸显。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华裔教授陈超美基于JAVA程序开发的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7]。它能够对抽象数据进行视觉呈现,借用图像对多维非空间数据进行描述,以增强人们对抽象信息的理解和认知[8]。近年来,以CiteSpace为研究工具,并在如CSSCI、CNKI、WOS等数据库支持下对某一学科和领域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情报科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等方面[9]。CiteSpace软件提供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探测和分析研究前沿的演变趋势[10-11]。因此,本文采用CiteSpace作为研究工具,绘制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从而分析乡村旅游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热点。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年限设置为1992~2018年,研究主题定为“乡村旅游”,源期刊仅限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总共获得数据3 037条。剔除会议、访谈、征稿通知、访谈等对研究无价值条目后得到有效数据2 496条。数据输出类型选定“Refworks”,导出格式为TXT,命名为CiteSpace可识别的文件名称“Downlaod_1”,经过数据转换器处理后进行分析[12]。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数据处理基于CiteSpaceV可视化工具,运用该

工具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知识图谱绘制是近年来科学计量学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其主要通过引文分析、共词分析及共被引分析来挖掘某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通过可视化节点的大小、网络连接度等要素来揭示研究领域的核心群体、合作关系以研究动向。本文采用CiteSpace(5.1.R1)来分析乡村旅游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热点。

2 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2.1 研究时间分布

文献数目变化情况是评估该领域研究进展的重要性指标之一。对2 496篇文献统计分析发现(图1),杨旭是中国最早提倡开发乡村旅游的学者,在《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一文中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与基本条件。此后研究经历了大约10年的缓慢增长期。这一时期是研究的初始阶段,表明乡村旅游已经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2003年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文献数量为18篇,2006年相关研究文献增加至126篇,2016年和2017年论文发表数量均大于300篇,2018年截至8月已达到250篇左右,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文献产出量会持续增长。随着中国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必将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研究课题。

2.2 高产出作者分布

在 CiteSpace界面中,选择“作者”作为Node type,得到198个节点,89个连接,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4 6的作者图谱。节点呈现年轮状,当节点越大,作者名字显示越大,表明该作者总体出现频次越高。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合作情况,连线越粗表明共现频次越高(图 2)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表明,中国乡村旅游研究人员较为分散,发文量最多的是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赵承华,共12篇,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该文的研究内容是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性议题之一。其次是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郭凌。王铁、陈志永、席建超、李玉新、陈秋华等作者发文量也在10篇左右。可见,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文作者集中于少数几位研究人员,彼此间学术联系也较少,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未来应不断加强各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

图1 乡村旅游文献数量统计图

图2 乡村旅游研究作者共线图谱

2.3 研究机构合作作者分布

通过可视化分析得出各机构间的合作情况如图3。由图谱表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其次是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及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等。从节点连接强度来看,连接度较强的两个机构往往地理位置更邻近,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与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农经学会与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等。从合作关系角度来看,Density为0.002 5,说明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往来关系。

图3 研究机构分布图

3 乡村旅游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3.1 热点词聚类分析

运用CiteSpace对2 496条数据进行处理,选择关键词进行聚类网络分析,根据轮廓值大小进行排序,结合子聚类以便更为深入的分析各聚类名称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表1)。

(1) 聚类#0的名称是“发展趋势”,包括“乡村旅游产品、休闲化、古村落”等子聚类。表明乡村旅游的研究趋势与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古村落的发展、旅游休闲化密切相关。卢云亭认为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必须要突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使景观、产品、接待、管理都实现个性目标[13]。郭焕成在2008年从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现状、旅游线路组织与设计等方面对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可行性建议[14]。古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理有效的旅游开发是挖掘承传、转化利用和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的重要方式。对古村落的合理开发能够为旅游地整体升级转型提供强大助力。未来对“发展趋势”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战略,及时更新数据与方法,使乡村旅游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2) 聚类#1的名称是“对策”,主要包括“问题、现状、模式及策略”等子聚类。乡村旅游业认知与实践在中国起步均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相关研究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内部经营机制问题、外部发展环境问题、政府缺乏合理规划等等[15]。因此,乡村旅

游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有关“三农问题”的关注度和热度逐年攀升,乡村旅游从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与作用,而智慧旅游建设在业内掀起的“智慧化”革命又引发了乡村旅游业态的新一轮变革,“乡村智慧旅游”融合了许多智慧元素,无疑将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因此,“对策研究”对乡村旅游发展至关重要,其相关研究任重道远,需要持续不断加强。

(3) 聚类#2的名称是“社区参与”,主要包括关键途径、新型城镇化子聚类。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讲,无论是从空间位置、地理范围界限还是旅游资源、活动内容来讲,都与周边社区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因此,基于社区角度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和管理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已显示出对旅游感知和社区归属感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16],对于广泛参与遗产旅游地旅游的社区居民调研结果也表明社区经济和社会文化均可以通过旅游发展进行提升[17],因此,社区参与旅游开发被认为是一种协调的旅游扶贫模式,可以实现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18]。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其核心利益相关者乡村居民通过参与程度和归属感的高低、旅游影响感知的优劣对乡村原真性保持、乡村旅游的成功开发和运营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社区参与”在未来研究中应引起更多关注,使理论研究更加充实,研究成果更加深入。

(4) 聚类#3是“乡村旅游经济”,包含劳动者、农民、农家乐旅游等子聚类。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问题的积极有效途径之一,在农村经济产业转型发展、地方人口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农村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需求动力和供给支持[19]。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使“新农人”一词受到广泛关注,新农民模式出现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25亿人次余,旅游消费突破1.4亿元,惠及数千万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经济是乡村旅游发展中根本性的一环,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究应当紧抓乡村旅游经济相关主题,创新理论研究成果。

表1 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词聚类表

(5)聚类#4的名称是“转移”,主要包含剩余劳动力、价值等子聚类。这一聚类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效应包括劳动力价值转移等与乡村旅游有很强的耦合作用。尹长丰以合肥为案例地深入研究了剩余劳动力对乡村旅游的转移价值,结果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乡村旅游被直接或间接转移[20]。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实现有序转移、有效就业长期受到政府重视。自2004~2017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有9次明确提及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乡村旅游发展等问题。柳百萍、尹长丰等在进一步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在发挥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作用上有效与困境并存,实际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21]。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3.2 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利用GraphViews中的Timezone功能对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进行时区可视化分析(图4)。由共现时区图可以发现如下趋势:(1)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2003~2004年以后受到广泛关注。2003年,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可持续被认为是它的基本要义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后,以尊重自然、追求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发展理念。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的确可以而且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有效推动力量甚至是引擎,但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在制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文化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观自提出就以来一直是乡村旅游研究的主流趋势之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各方达成的共识。然而,在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可持续问题依然显而易见,具体可表现为人文、生态环境恶化、社区内外矛盾、冲突频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种种问题需要创新思维、创新管理手段来解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任重而道远。(2)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由此进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产生了多元化的研究主题,但尤以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与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最为显著。未来的乡村旅游研究应当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础导入,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指导乡村旅游空间布局更为合理。(3)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旅游扶贫等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乡村”重大战略布局。从中央到地方,美丽乡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天然契合度高的特点,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抓手,后者则是前者的重要载体。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乡村旅游研究中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等的研究将继续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图4 乡村旅游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分析表明:(1)乡村旅游研究的刊文量越来越多,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政策、社会现实需求与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推动了乡村旅游研究的蓬勃发展。(2)在文献统计范围内,乡村旅游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未来研究中合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对乡村旅游研究热点的分析表明:(1)乡村旅游研究的前5个热点聚类标签是“发展趋势”、“对策”、“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经济”和“转移”,覆盖了乡村旅游研究的大多数领域,研究范围较广,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2)对研究热点进行时区可视化分析得出:研究趋势之一是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次是对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此研究阶段是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产生了多元化的研究主题;当前,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旅游扶贫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未来研究深度、广度将继续增强。

乡村旅游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相关人员需要有效把握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直面乡村旅游发展难题与调整困境,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切实加强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在实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高效途径。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增强作者、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紧紧依托甚至超前于国家政策,引领改革,处理好短期措施与长期成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农村地区高效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聚类旅游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旅游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