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动向与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9-06-05李伯华刘沛林
李伯华,刘 敏,刘沛林
(1.辽宁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湖南 衡阳 421002;3.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再生产的社会空间[1],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但伴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浪潮,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传统村落正以每天将近2个村落的速度消亡[2],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已刻不容缓。2012年,政府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截止2018年中国有6 799个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传统村落将获得中央专项财政支持资金,这也表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国内外学者也持续地关注了传统村落这一热点单元。国外学者特别重视对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价值和意义的研究,也意识到了城市化和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影响[3-6]。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统村落展开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研究方法来看,由原来的定性描述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主,GIS-RS技术的大量应用进一步深化了传统村落的微观研究[7-9]。从研究内容来看,各学科均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探索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如建筑学侧重于对生活空间和建筑风貌的研究[10,11],社会学侧重于对公共空间和多元视角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12,13],地理学则更多是从空间尺度和农户微观视角进行研究[14-16]。由于中国传统村落涉及领域广泛,可待研究的空间非常大,不同学科的观点较分散,急需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为后续的传统村落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数据支撑。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发现有不少研究者对传统村落进行了定性总结,但目前还未有学者对其主流期刊进行梳理总结基于此,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以CNKI数据库中传统村落研究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库,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核心期刊侧重地理学领域的期刊研究的不同角度进行客观而系统的分析,以期待总结出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动向和发展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选择文献覆盖面最广的中国知网作为样本数据源,同时,为了增强文献分析质量,精确把握传统村落研究进展,进行了高级检索。以“传统村落”、“古村落”、“历史村落”、“传统聚落”等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以CSSCI、核心期刊和CSCD作为期刊来源,并将会议、报纸、专利、成果等不相关条目剔除,检索时间跨度为1992~2017年,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 921篇,检索时间为2018年10月31日。
1.2 研究方法
由于文献数量较多,为了避免分析片面性,本文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梳理传统村落的研究状况。定性研究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探讨;定量分析是将研究对象量化呈现,避免文献梳理的主观性。Citespace 作为当下最常用的文献统计分析软件,通过统计分析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走向,包括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话题焦点、研究机构和主要学者以及新研究话题的突变状况等,将其以可视化途径呈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领域做出预测。本文通过将“传统村落”的refworks格式文件先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再进行数据转换,把转换后的数据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发文作者分布图谱,图谱中的节点大小对应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低,链接关键词的线条可以反映贡献次数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亲密度。同时,对发文作者以及团队相互之间的合作密切度进行解读概括。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主要期刊文献量分析
从发文量来看,中国传统村落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缓慢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6年),发文量增长不明显,由于当时国家重心在城镇建设上,农村发展还未得到太大关注,传统村落也未受到太多关注;第二阶段,成长壮大阶段(2007至2011年),主要期刊的发文量有了明显的上升,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第三阶段,迅猛发展阶段(2012年至2017年),从2012年之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传统村落保护名单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加入到传统村落保护队伍中。
图1 1992~2017年中国传统村落主要期刊发文数量
通过对所选期刊进行统计,得到传统村落发文量位列前6的期刊依次是《建筑学报》、《城市规划》、《规划师》、《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中国园林》。在1992~2006年第一阶段中,《建筑学报》载文量最高,《人文地理》和 《经济地理》次之。在2007~2011年第二阶段中,《建筑学报》载文量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城市规划》和《中国园林》。在2012~2017年第三阶段中,《建筑学报》继续稳居第一,《城市规划》、《规划师》暂居第二。可以看出在传统村落研究中,建筑学和规划学期刊发文量名列前茅,但地理学也不甘示弱,增长势头也很迅猛(表1)。现阶段总体呈现为建筑学、规划学主导,地理学积极介入的发展阶段,这与传统村落研究始于建筑学和规划学,地理学起步稍晚有关,但可以看到传统村落越来越受到地理学界的重视。
表1 1992~2017年中国主要期刊不同时段载文量分布
从地理核心期刊发文量来看(表2),《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地理研究》三大核心期刊载文量最多,研究内容涉及了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17]、文化习俗[18]、旅游开发[19]、社会人情扥[20]等众多领域,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理学见解。《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发文量一直都较高,《地理研究》在2012年以后的发文量明显增多。3个阶段中,1992~2006年阶段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人文地理》,研究尺度以中观和宏观为主,主要涉及文化[21]、空间[22]、旅游[23]等3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2007~2011年阶段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依旧是《人文地理》,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地理学对策[24,25]。2012~2017年阶段发文量最多的是《经济地理》,这一阶段《经济地理》发文量超了前两个阶段发文量的总和,一方面说明该阶段经济因素是传统村落研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传统村落研究已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研究尺度方面,涉及了宏观[26]、中观[27]、微观[28]各个层面,侧重于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更替、旅游开发的保护与评价。
表2 1992~2017年中国主要地理期刊不同时段载文量分布
2.2 主要期刊发文作者分析
从主要期刊作者发文量来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相关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在1992年至2017年26年间发文量最多的是刘沛林(图2)。
图2 1992~2017年中国主要期刊作者发文数量
Fig.2 Number of articles issued by major journal authors in China from 1992 to 2017
刘沛林从事传统村落研究多年,近年来提倡对传统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数据库,并进行多样化的数字化呈现,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29,30]。刘沛林团队的骨干人员李伯华、胡最、邓运员等人,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和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问题[31]。陆林是徽派传统村落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持续研究。发文量前五的作者中除了陆林外,其它前4位作者均为衡阳师范学院刘沛林的传统村落研究团队成员,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系统构建、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其他作者也都围绕着传统村落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传统村落研究视角,但总体上,个体作者发文量不足,还需要持续的跟踪研究。从传统村落研究团队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密切度来看,从事传统村落研究人员分布总体上较为分散,比较突出的有刘沛林、卢松、陆林、吴莆田、张婕等人(图3)。主要形成两个密集区,以刘沛林为代表的传统村落研究团队和以陆林为代表的安徽师范大学传统村落研究团队。以刘沛林为代表的研究团队由于从事传统村落研究时间较长,团队成员之间联系强度更加紧密。相较而言,其他研究团队或研究者正在努力壮大。此外,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研究团队数量总体不足,团队成员未能形成紧密合作的态势,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联系较少,文献互引率也较低,相互之间还需进一步交流形成学术共识。目前这种状态也是造成传统村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2.2 主要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中关键要素和核心成果的提取[32],通过关键词可以获取作者的关注点和着重点(图4)。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延伸,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总的来看呈现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特征,传统村落和传统聚落有部分交集,古村落与二者交集太少,彼此相互之间的借鉴与交流还有待加强。
3 研究内容分析
3.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地域空间环境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建筑的直观表达体现为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演变[33]。在传统村落的研究中,空间形态与空间布局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研究范围从宏观尺度的全国区域到微观视角的个体村落均有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不同地域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34]及其影响因素[35]、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空间的重构[36]、村落内公共空间的营建和改造[37]、空间意象的研究[38]等。研究方法也随着研究程度的不断加深而更加的多样化,由定性描述、问卷调查到遥感解译、GIS作图、模型分析。近些年空间句法被广泛运用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当中[39],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40]、整体认知[41]、评价分析[42]、规划设计[43]等方面。
图4 1992~2017年中国传统村落主要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
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凸显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重要性,国家四部委在2012年重新定义了传统村落[44,45]。“地方性”是对传统村落空间文化价值进行深度挖掘的关键[46],翟洲燕等人从物质和非物质两大层面挖掘传统村落空间的文化价值[46]。村落景观和文化遗产是突显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直观表达,林琳等人从文化景观基因视角对传统村落的格局、肌理和建筑元素进行了研究,搭建了“政府-村委村民-社会团体”的主体保护体系,更好地传承与延续文化景观基因[47]。文化遗产是传统村落生存的精神根基,是当地独一无二的价值遗产,对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是对原真性的最大保护[48]。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发展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因为文化自身作为抽象的表达极易受到忽视,而作为文化表达的附属品也难以得到太多关注。中国对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研究时间跨度不大,政策引导是主要驱动力[37],整体研究经历了经验启示的总结[38]、微观视角的剖析[39]、指标体系的构建[28]和理论方法的完善[41,49]等阶段。
3.2 传统村落社会文化研究
传统村落社会文化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部分,物质文化是指传统村落建筑、器物等随着历史推移被赋予的文化含义;非物质社会文化涵盖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活动等[50]。对此,翟洲燕对地方文化景观做过多方面的研究[46,51],杨国立等人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进行指标构建和综合评价[52],两者的研究成果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建设问题开始凸显。麻勇恒提议设立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区,走民族地区“乡市化”发展模式[53]。邹明华则认为传说和习俗中充满着文化生态环境,通过对传说和习俗的保护来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环境[54]。随着传统农耕区的建立与传统习俗与传说的复兴,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研究开始受到学者的青睐,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闭塞,这也是该地区传说盛行和习俗众多的缘故,所以保护开发与扶贫攻坚要同步进行[55]。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相融合是当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新趋势[56]。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对民族村落文化生态平衡也是一种促进[57],文化生态的平衡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维护,既需要国家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也需要政府的积极落实与全力配合,更需要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和献计献策。
3.3 传统村落生态环境研究
传统村落生态环境建设是村落内景观构建的基础[58]。中国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展开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李艳华以榆次后沟村为例,阐述文化生态环境下的人文精神与生活方式对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设计的指导意义[59]。李慧敏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探索了古村落人居环境构造原型以及如何对其文化景观进行营造[60]。刘新德从儒家思想角度对村落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人文思想与自然环境的双重因素对传统村落建设的影响[61]。刘倩颖侧重探讨自然生态环境对村落的整体布局和发展形态的影响[62]。李伯华等人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63,64]。传统村落的微观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热点问题之一。
3.4 传统村落研究方法综述
传统村落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定性研究分为实地调研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两类,定量研究主要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将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 “传统村落”相关主题研究发现,目前中国传统村落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3方面(表3):(1)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面,通过建筑年代标记来获取村落空间变化信息;通过结构或半结构式访谈进一步挖掘村落空间演变的原因及过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居民的感知信息;结合文献资料方对所获信息进行整理确认,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精确。从句法角度对村落空间演变进行解读[41],通过具体个案研究对村落空间结构进行不同层次量化研究。(2)在传统村落社会文化方面,有的学者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对宏观和中观尺度地方传统村落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借助体系结构原理进行总结指导[32]。有的学者借助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总结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规律[52]。有的学者利用评价指数对案例区进行研究,总结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66]。(3)在传统村落生态环境方面,遥感影像和GIS成图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此外,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从不同领域、层面构建评价体系,利用评价模型可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借助侵蚀动力学原理可构建传统村落侵蚀生态模型[67]。
表3 1992~2017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方法一览表
4 结论与讨论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文化的起源地,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意义。将CNKI数据库1992~2017年中CSSCI、核心期刊、CSCD作为数据基础,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建筑学和规划学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工作做得要多,地理学在积极借鉴二者的研究经验基础上努力拓展,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在保护、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继续扩展延伸,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生空间展开,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评价为辅。但目前地理学的研究团队间合作紧密度不强,这也是团队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作了以下3点思考:(1)增强多学科的融合研究。人地关系论是地理学领域传统村落研究的基础理论,可与生态学、民族学、人类学、聚居学等学科相结合,使传统村落的保护得到外在的传承和内在的升华。运用生态学处理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从而寻求不同的传统村落发展模式,将民族学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更能适应当地的发展。对于传统村落的活动主体,将其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借鉴人类学对处理传统村落在保护开发过程中与活动主体的矛盾冲突有很大帮助。聚居学是在吸收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观点,主张从系统论、协同论视角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2)传统村落的分类研究。中国传统村落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很难有普适性的对策符合所有传统村落,因此,必须对现有传统村落进行进一步精确划分,并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以便有针对性进行管理保护。(3)传统村落旅游化运作需谨慎。传统村落大多有着较强的自组织运行规律,外来力量的介入需要基于村民的现实需求。当前,很多地方传统村落进行了旅游开发,造成了不少传统村落出现了旅游化、同质化、商品化、形式化等问题。因此,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反思需要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