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造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CO变换工艺的优化及效果探究

2019-06-05杨学伟

山西化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煤气气量甲醇

杨学伟

(同煤广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变换工序是新型煤化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其工艺位置设置在气化工序之后,主要作用是促进富产氢气,降低合成气中CO的含量[1]。目前,对CO变换工艺技术的研究已超过130年,且未来变换工艺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和发展[2]。

本文以某公司造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中CO变换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变换工段进行了必要的优化改造,以满足后续甲醇生产需要。

1 项目概述及变换系统改造前现状

1.1 项目概述

2016年,某10万t/a合成油示范工程实施造气工艺技术改造项目,为满足甲醇生产对原料合成气的要求,采用宽温耐硫部分变换工艺及先进的HT-L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并通过旁路配气等手段,使出变换系统的变换气组分满足后续工艺对CO含量的要求。

1.2 变换系统改造前现状

原气化系统为灰熔聚流化床造气工艺及灰熔聚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据监测,此工艺煤气、煤气中有效气(H2+CO)量及变换气量较低[出气化界区粗煤气中CO(干基)体积分数为30%],进出口甲烷及变换气中氨、粉尘等有害物质含量较高,不能很好地使出变换系统的变换气组分满足生产甲醇的要求。

甲醇合成反应需要控制合成新鲜气中的氢碳体积比,要求出变换工段的变换气中CO体积分数降低至20%左右。为了提高出气化界区粗煤气中CO(干基)体积分数,同时降低出变换工段的变换气中CO体积分数,保证变换率,需对原变换系统进行相应改造。

2 变换系统优化改造

为了使出变换系统的变换气组分满足生产甲醇的要求,本优化改造项目首先采用先进的HT-L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代替原技术,取消了原有变换装置的变换炉、进料混合器等[3]。同时,为了节约投资,降低项目改造成本,本项目决定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原装置中的设备。具体优化改造如下:

2.1 工艺技术优化

本项目的工艺优化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号变换炉上段增加粗煤气进口旁路管线;2号变换炉增加工艺副线;增加高压CO2管线对变换炉进行降温。工艺技术优化后具体工艺流程如第109页图1所示。

创新一:1号变换炉上段增加粗煤气进口旁路管线,如图1中序号①。具体作用为,当系统负荷低时,由于热交换强度降低,炉内下段床层形成积热,温度会涨至450 ℃,也就是会造成“飞热”现象,同时,还会造成炉内反应过深及甲烷化反应发生增加等问题。此时,如果打开进口旁路后,可通过调控旁路

图1 变换炉操作优化工艺技术流程

粗煤气进气量,带走炉内部分热量,有效控制床层温度在400 ℃以内,预防炉内“飞温”现象,同时解决变换反应过深问题,以及降低炉内甲烷化反应几率。

创新二:2号变换炉增加工艺副线,如图1中序号②。具体作用有两个方面:防止变换反应过深,进而导致不满足后续甲醇生产要求;防止粗煤气中有机硫未经高温反应,影响后序低温甲醇洗。因为如果不进行此优化操作,粗煤气全部进入两台变换炉进行变换,会导致变换反应过深,不满足后序甲醇生产;如果通过调整系统副线阀AV-611004,增加副线过气量,来防止出口变换气中CO体积分数过低,但又易造成有机硫带入到后序低温甲醇洗系统。因此,通过调整2号变换炉副线开度,不仅可以保证煤气全部进1号变换炉进行反应,降低变换气中的有机硫含量,还可控制2号变换炉的进气量,防止出现变换反应过深,不满足后序甲醇生产的要求。

创新三:增加高压CO2管线对变换炉进行降温,如图1中序号③。由于CO2是很好的惰性气体,利于变换物理降温,可控制反应速度,同时,CO2可被后序低温甲醇洗系统吸收脱除,副产CO2产品气,因此,增加压力6.5 MPa、温度120 ℃的高压CO2管线对变换炉进行降温。

2.2 设备技术优化

本项目的设备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号和2号变换炉内催化剂支撑由筛板改为瓷球;在洗氨装置内增加喷嘴,雾化洗涤水,降低变换气中氨含量。具体如下:

1) 催化剂支撑优化。变换炉内支撑原设计为筛板支撑,经工艺操作和运行发现,筛板支撑存在设备结构不合理,易因工艺条件剧烈变化产生破裂,导致催化剂漏入集气器,随变换气进入2号变换炉,导致2号变换炉压差升高,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而将1号炉上、下两层与2号炉上层分别更换为Φ25 mm与Φ10 mm瓷球,可以弥补催化剂筛板支撑的缺点,解决设备结构不合理引起催化剂粉化的问题,从而促进系统正常运行。变换炉内催化剂支撑由筛板改为瓷球,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变换炉内催化剂支撑优化后效果图

2) 在洗氨装置内增加喷嘴。粗煤气中存在一定量的氨,随变换气直接进入低温甲醇洗系统,影响系统稳定运行。而如果常规的洗氨塔等设备,虽然可以去除氨,防止低温甲醇洗系统发生氨累积,但投资较高。为此,在变换装置第一分离器前的一段管线上增加喷嘴混合器,雾化洗涤水,经气液分离后冷凝液送汽提塔气提,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变换气中的氨含量,还可降低投资,实现运行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3 CO变换工艺优化改造效果及分析

通过本次工艺技术优化及设备技术优化,变换系统改造前后100%负荷下系统气量、进出口甲烷、变换气中有害物质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换系统改造前、后各指标对比

由表1可知,系统改造后有如下优点:

1) 系统气量。系统改造后,煤气、煤气中有效气(H2+CO)量及变换气量明显增加,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合成反应的合成气量,提高了了甲醇产能,还增加了变换气中可以利用的CO2量。

2) 进、出口甲烷对比。系统改造后,变换系统100%负荷下进、出口甲烷明显降低,大幅度提高了碳转化率,进一步释放了甲醇合成产能,降低了甲醇生产成本。

3) 变换气中有害物质对比。系统改造后,由于在分离器前加装了喷嘴洗氨装置,变换气中氨含量由10 mg/m3降低为4 mg/m3,有效地脱除了变换气中氨,降低了变换气中氨含量;系统改造后,煤气经过水激冷,又经变换入口降温分离后,粉尘含量由0.96 mg/m3降低为0.01 mg/m3,大大降低了粉尘含量,改善了低温甲醇洗的甲醇品质;系统改造后,水含量由0.26 t/h变为0.28 t/h,略有升高,可能是因为,改造前、后变换气的温度均为30 ℃,夹带水皆被分离,但改造后系统在洗氨装置内增加喷嘴,雾化洗涤水,故略有升高,但总体而言,变化不明显,影响不大。

本次改造利用了原系统中旧的换热设备及变换炉,降低了投资成本。变换系统自2017年1月开车,通过优化工艺操作和运行参数,满负荷稳定运行,日产甲醇最高达1 237 t。目前,2号变换炉工艺副线开度控制在30%左右,变换催化剂已使用2年时间,催化剂活性稳定,且没有出现有机硫和煤粉的携带问题,以及因催化剂粉化造成的系统压差高的现象。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项目通过对工艺、设备等进行一系列优化创新改造,大幅提高了合成反应的合成气量,降低了变换气中甲烷含量以及氨、粉尘等有害物质含量,为甲醇合成系统提供了合格的变换气,为后序系统生产合格的甲醇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是变换后系统还实现了长周期、满负荷的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煤气气量甲醇
煤气爆炸
低温甲醇洗甲醇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
煤气发电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甲醇:需求增长能否支撑价格高位稳定?
高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做人要有气量,交友要有雅量
气量可以学习吗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气量三层次
上半年甲醇市场走势分析及下半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