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在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气及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2019-06-05谷艳芹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5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胃肠

谷艳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腹部手术是治疗胃、肠、胆等器官疾病常用的手术,由于麻醉药物反应、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还会影响患者术后排气,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排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理论在多种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受到关注和重视,此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但关于其在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气中的应用报道较少[3]。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腹部手术患者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对患者术后排气的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200例,纳入标准[4]:1)无精神病病史、年龄>18岁;2)无麻醉禁忌证、无凝血功能障碍;3)就诊前1个月无安眠药、免疫、激素、阿片类药物等治疗史;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心、脑、肺等严重性疾病;2)有腹部手术史;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有酒精、精神药物依赖史。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和常规组,每组100例,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通过,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和手术部位、手术、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常规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协助完成相关腹部全麻手术诊治、生命体征监测、口头不定时讲解腹部全麻手术及康复知识、心理安慰和遵医嘱适当饮食、生活、康复指导等护理。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3 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 中西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1)小组成立和培训:由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成立中西医结合小组,通过课程、讲座等形式学习腹部手术综合护理、中西医结合理论相关知识和技能,每月2次,每次1 h,持续6次,完毕后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额外培训1次。2)情志调护:根据腹部全麻手术患者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干预,对心虚胆怯者,多分析病因病机、介绍以往成功治疗病例、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思虑过度者,多分享愉快的事件、转移注意力,对急躁易怒者,多沟通、开导患者疏泄不良情绪;3)饮食养护:指导肛门恢复排气后患者食用薏苡仁、山药汤等营养高、无刺激、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少食多餐,循序渐进过渡到正常饮食,并指导禁食腌制食物、高脂食物和多食水果、蜂蜜、蔬菜等食物,促进胃肠蠕动和排便;4)腹部按摩:先取用大拇指指腹以适度压力交替揉按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穴位,逐渐增加刺激量,每穴15 min,以自感酸胀、灼热、微感刺痛为宜,再于下腹部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顺序轻柔推摩约5 min后按照环形摩法按摩5 min,按摩后自主收腹、缩肛、双下肢屈伸等活动,并配合体位变动及相应运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每日2次;5)咀嚼调护:指导患者在术后1 d取平卧位,调匀呼吸,将舌抵上腭、眼睛视头顶上方,深吸气时尽量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5 min后咀嚼口香糖15 min后吐出来,每日3次,直至患者肛门排气;6)针刺和穴位贴敷:酒精消毒双侧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穴位,以平针平泻手法,通过0.35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以自感酸麻涨感为宜,每日1次,并以香附、川芎颗粒采用醋调和成糊状,贴于足三里、中脘穴位,每日更换,每日1次;7)中药排气:予中药方剂,组成:枳壳、木香、当归、丹参、紫花地丁、金银花、陈皮各 15 g,党参18 g,黄芪 22 g等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煎成汤剂,内服50 mL,每日3次。

1.4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估,均共 20项,采用 4级评分法(1~4分),得分×1.25为总分,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 0.895、0.897,效度系数为 0.854、0.853;2)并发症:包括腹胀、腹痛、便秘、肠梗阻等;3)胃肠指标: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对等级资料采用秩和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中西医组和常规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 SAS、SD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 SAS、SD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 别 时间 SAS SDS常规组 干预前 65.24±6.58 57.11±5.89(n=100) 干预后 55.13±5.77* 49.25±4.98*中西医组 干预前 65.12±6.54 57.32±5.82(n=100) 干预后 46.62±4.82*△ 43.74±4.42*△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见表3。中西医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时间比较 见表4。中西医组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表4 两组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进食时间比较(h,±s)

组 别 肠鸣音恢复 进食常规组 16.34±2.32 38.71±4.01中西医组 10.24±2.07△ 30.10±3.27△n 100 100排气 排便25.37±3.06 38.85±4.66 16.67±2.50△ 27.57±3.20△

3 讨 论

腹部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源,术中操作可致血络损伤、湿热阻滞等,使消化道、膀胱、肾脏气血瘀阻,导致患者胃肠功能受到一定抑制,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排气,同时,其还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产生,七情通于五脏,怒通肝、忧通脾胃、喜通心、恐通肾、悲通肺、惊通心肝,易导致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的调节机能发生紊乱,甚至出现腹胀、腹痛、便秘、肠梗阻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5-7]。

中医学认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受碍的主要病因在于“气滞”,理顺“胃肠气”是恢复患者胃肠功能的关键[8]。而中西医结合理论是近年来发展的医疗理论之一,通过在西医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辨证疗法,能够有机地结合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病患的医疗服务水平[9-10]。 而方凌燕等[11]研究显示,通过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身体康复,提高了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可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本研究通过给予腹部手术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显示,中西医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此与梁艳芳等[12]研究基本一致,表明该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这可能是由于在本研究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通过情志护理能够有效了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情绪波动情况,并依此实施辨证心理疏导,从而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担忧、抑郁等不良情绪。

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可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肛门排气时间,本研究中,中西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9.00%,中西医组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此与安永莲、Murakami等[13-14]研究基本一致,表明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可能是由于焦虑、抑郁等情绪可使十二指肠一结肠反射受到抑制,缺少肠蠕动而引起腹胀、腹痛、便秘、肠梗阻等并发症[15-16]。而在本研究的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有效解除了负性情绪对肝、脾、胃、肾、肺、心等脏器的不良影响,使脏腑得以升清排浊、和解郁结,有利于促进患者肛门排气。同时饮食养护能够有效增强患者体质而加快其身体康复;腹部按摩能刺激胃肠神经反射性引起肠蠕动增强而促使气体排出;咀嚼调护能模拟进食刺激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胃肠激素释放而改善胃肠动力;针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及以香附、川芎颗粒贴敷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能够促进腹部胃肠局部血液循环、刺激胃肠神经、加速胃肠新陈代谢,使肠蠕动节律性增加;枳壳、木香、当归、丹参、紫花地丁、金银花、陈皮等具有补中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能够调节胃肠阴阳平衡、改善胃肠血液循环,有利于肠蠕动和降低腹压[17-19];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患者的排气。

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本研究中,中西医组排便、肠鸣音恢复、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此与Ricci等[20]研究基本一致,表明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提前,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这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中,通过情志护理,有效调节七情与胃肠之间的阴阳平衡,平衡胃肠脏器的气机,配合饮食养护、腹部按摩、咀嚼调护、针刺和穴位贴敷、中药排气等护理,加强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排气,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最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基于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并发症,有利于促进肛门排气时间的提前,且具有良好的胃肠功能恢复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