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商业会馆建筑探讨
——以正乙祠戏楼为例
2019-06-05张晓丽崔宇航
张晓丽,刘 晗,崔宇航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1 北京老城商业会馆与戏楼
1.1 会馆的产生和戏楼
我国会馆建筑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在清代发展迅速[1]。北京大多数会馆最初为居住、聚会场所,服务于科举制度,服务人群是士人和缙绅。后来,会馆转化为同乡集会议事、宴客娱乐场所。现存北京老城会馆建筑因为其政治和经济因素,主要集中在北京宣南地区[1]。
在规模较大的会馆建筑中,一般都建有戏楼建筑,北京现存较为著名的戏楼有后孙公园胡同的安徽会馆戏楼、骡马市大街的湖广会馆戏楼、小江胡同的阳平会馆戏楼和西河沿大街的正乙祠戏楼,合称“四大戏楼”[2]。这些戏楼一般尺度宏大,装饰各具特色,是北京会馆戏楼的代表。
古人有听戏的习惯,但多为露天剧场。露天剧场在中国古代汉朝已有雏形。在唐代,寺庙中的庙台就是戏场的前身。宋元两代把剧场称为“勾栏”或“邀棚”。清代官式剧场有了一定的技术进步,出现了辅助其表演的机械装置,民间戏楼称为茶楼,有时也被称为茶园。正乙祠戏楼是北京史上第一座位于室内的木结构戏楼,它正式将表演的戏台和观众的看台前后排列在一起,开启同类戏楼的先河[3]。
1.2 钱行会馆与正乙祠
商业会馆的产生,既是明清商品贸易成长的自然成果,也是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特殊产物。在应试会馆兴盛的同时,随着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以同乡商人聚会和互助为主题的商人会馆开始在京城出现,并迅速遍及全国,演化为各地商贸繁荣市镇的重要景观。北京工商业行会起源、甚早,据(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唐代幽州城(今北京)内就有柴米油盐等各种生活所需要行业[1]。其中正乙祠被称为钱行会馆,为银号所使用。北京的银号贸易在康熙年间发展繁荣起来,正乙祠被在京的浙江商人购买,建立了钱行会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祭祀行业神,联接同乡同行进行集会和演出。
2 正乙祠戏楼的历史沿革
2.1 戏楼的起源与发展
正乙祠是在原为寺庙基础上重新建造的,原有寺庙为道教祠堂,因供奉“正一老祖”张道陵,又称正乙祠[3]。清康熙六年(1667年),被在京的浙江商人购买,建立在明代是一座寺院的原址上,建立“银号会馆”,并建有戏楼,以“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演也”为目的。随着浙江商人的行业发展,北京正乙祠从1712年起举行了一系列商业活动[4]。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给清高宗庆祝80大寿,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陆续进京表演[4]。此后百年中,全国各地较大规模的戏班来京聚集,举行庆典演出。安徽湖北的艺人们相互学习,不仅接受了昆剧、陕西梆子的部分剧作、唱法和演出要领,还接收了非专业的优秀曲调,使得二黄戏产生了新的曲调,后又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逐渐形成京剧。京剧的诞生和流传带动了戏楼的快速发展,其中就包括正乙祠戏楼。
光绪七年(1881年),京剧表演艺术大师陆续在正乙祠戏楼献艺,其中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长庚等。同年,朝官张文达在正乙祠办翌年同拜,约四喜班唱堂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受京剧老生余叔岩的邀请,是为其母祝寿,于1919年在正乙祠戏楼扮演吕布[4]。此后不断有著名艺术家相继登台献艺。
2.2 戏楼的衰败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侵占北京,正乙祠戏楼也随着国家命运的衰败而开始落寞。正乙祠先后被用成货仓、军营,做过煤店,也建过学府。1954年,正乙祠戏楼被改成了招待所。
34岁的浙商王宇鸣于1994年不经意间看到破败的正乙祠,决定出资补茸,以此为正乙祠续上停顿了60年的戏弦。在此后几年的运营管理中,王宇鸣带领队伍积极募集演出了近700场的戏剧,其中包括了多部不同剧种的演出,不仅有京剧表演,还有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甚至还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哈姆雷特》。
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民众大多只求谋生,正乙祠戏楼一直经营不善,经营惨淡,甚至于将近半个月都没有顾客光顾,只有王宇鸣独自坐在台下[5]。
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接手正乙祠,基金会于2006年开始着手正乙祠的相关事宜。戏楼不再以营利为目的,仅以公益为主来发展正乙祠,但此经营模式确不能维持正乙祠的正常运营,正乙祠戏楼仍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 戏楼的重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戏又重新得到重视。人们重拾对戏曲文化的热情,对京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继承和研究,古戏楼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2012年,正乙祠戏楼陆续展出新戏,公众可以买票入场。2018年,正乙祠戏楼上映着京剧《梅兰芳华》《霸王别姬》、越剧《红楼梦》、昆曲《牡丹亭》系列等。此外,还有一些现代舞及古琴等传统艺术表演。正乙祠戏楼开始与时代接轨,陆续推出新的活动,如举办一些宴会、文化活动等,以及承办一些高端的演出。
3 正乙祠戏楼的建筑布局与特征
正乙祠位于北京市原宣武区前门西河沿220号,北枕国家大剧院、东望前门大街、西邻宣武门天主堂、南接琉璃厂和大栅栏,和平门烤鸭店的后边,地理位置优越(图1)[6]。但是正乙祠戏楼所在的西河沿街类似胡同,街道相对狭窄,周围是普通民宅和小店(图2),距离前门大街步行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另外,正乙祠戏楼需要买票参观看戏,票价一般是280元起,这些也是限制正乙祠戏楼的传播和发展的原因。
3.1 正乙祠的布局
正乙祠建筑肌理为北京胡同-四合院,建筑整体布局为南北布局,讲究中轴对称,整座建筑坐南朝北,为一进院落,院落东西较长,南北偏短,倒座房带有的走廊与院落之间围合,形成了廊式灰空间。现存建筑保存较完整,整体呈现一种青砖灰瓦的北京四合院色彩(图3)。
3.2 倒座房
沿街倒座房为坐南朝北,进深2间带前廊,面阔9间,屋顶为硬山仰合瓦屋顶。沿街建筑中间为大门,为红色油饰的广亮大门,与传统四合院的大门偏一侧设计有所不同,门前有一对石狮和抱鼓石,门上挂有“正乙祠戏楼”5个大字的牌匾。檐下部分采用红色油饰的枋和檩,局部装饰以彩画颜料,整座建筑以灰色基地为主,辅以蓝绿色使建筑在简朴中而不失庄重(图4)。
3.3 戏楼
戏楼在会馆建筑群中特点突出,用地较紧凑,其建筑的尺度却合乎人的尺度,布局简单却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总用地面积为1 000 m2左右,位于整座建筑的中轴线上,建筑坐北朝南。从外观上看是一座2层的建筑,屋顶为卷棚悬山顶。平面为面阔3间,进深相对较大,达到了12檩,抬梁式木结构框架,可以减少墙体是使用。有大面积的开窗,这样有利用建筑的通风和采光。戏楼前(北)接正厅5间,正中3间为厅,两梢间为戏楼入口[3]。一层架空设计可以充分利用下面的空间,一二层通高可以形成池座,池座上空用罩棚,面对池座的为戏台,伸入池座有部分花道,此花道是仿日本歌舞剧建造的,其目的是方便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池座里面并无柱子,此为观演建筑类型所决定的,避免视线的遮挡。室内装修比较讲究,色彩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红色,并且用了旋子彩画,顶部设藻井。
3.3.1 观看区
戏台的正对面为观众席池座,池座上空采用通高设计,二层使用往里收的方式有助于声音的放射,加强演员的声音。除了正对戏台的观众席外,戏楼二层回廊部分也对观众开放,两侧为包厢式开放的观众席,观众可以通过两侧的楼梯上二层观众席,面对戏台的二层包厢为最佳观看区,为正位。观众除了听戏之外亦可品茶,老北京的听曲儿看戏情景可以再次重现。
3.3.2 戏台
正乙祠戏楼的戏台极有特点,戏台沿用传统庙宇亭楼式“乐台”“戏楼”,平面呈“凸”字形,伸向观众席;戏台3面敞开,这与传统戏台讲究“虚”“空”有关;戏台较小,只有36 m2,排除勾栏,仅剩32 m2[3]。戏台四角立有红柱,以支撑屋顶的重量,柱上有一副对联,刻有“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台前红柱两侧各有一个水缸,表演时灌满了清水,可以利用盛水的深浅来调节演出时的声响。戏台的后面设置扮戏房,作为演员化妆休息的地方。一般会在戏台与扮戏房两侧的墙上开门,用于演员上、下戏台,两侧上下场门挂门帘,俗称上场门为“出将”,下场门为“入相”(图5)。
4 正乙祠的价值评估
4.1 历史价值
会馆建筑作为在明清时期社会变动与经济发展背景之下催生的一种建筑类型,曾经是同籍移民、同行商人进行祭祀、聚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明末清初北京士人与商业的发展;是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正乙祠戏楼的结构为纯木结构,是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体现,见证了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历史。时至今日,正乙祠戏楼建筑在历史上的祭祀、娱乐和聚会等功能已经完全丧失,昔日热闹的场景已经与那段历史一同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辉煌不同昔日,但是它承载的历史价值已经被时间篆刻在建筑之上。
4.2 艺术价值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商业会馆建筑形成较晚,是具有特别作用和性格的建筑类型之一,正乙祠戏楼建筑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非凡的匠作技艺。正乙祠戏楼的形式、等级制度和艺术表现都具有强烈的地方性和民俗性特点,在建筑艺术方面采用木构架,装饰艺术方面使用了中国传统的彩画,雕刻艺术方面有大门前的抱鼓石和石狮子,这些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4.3 文化价值
不同类型的会馆都具有娱乐功能,而一般会馆戏楼主要承担着这个功能,为各地的地方民歌、戏曲等民间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条件,成为戏曲艺术源起、成长、繁荣的目睹者。明清时期民间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会馆成为民间艺术的传播中心,促进各地戏曲艺术进一步发展,加强不同戏曲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为北京当地的曲艺注入新鲜血液,增加了艺术表现方式。
4.4 经济价值
从正乙祠戏楼的位置分析,正乙祠戏楼位于北京前门,是来往北京旅游的游客观看浏览之地,其周边分布有粤新会馆等,可以开发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不但能够使普通大众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文化遗产,也能够有效地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意义,从而使之从狭义的学术研究对象转变为广义的大众认知对象。会馆建筑相关的旅游开发,首先以建筑本身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而发展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向旅游者展示北京地区会馆建筑本身魅力,同时也可以让旅游者亲身体验会馆建筑曾经的使用者的生活场景,以此感受明清时期北京地区会馆建筑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4.5 社会价值
正乙祠的戏楼与院落在建立之初是作为节日祭典时戏剧表演与娱乐活动的空间。外乡人在异乡能够看到用家乡口音表演的戏曲,可以安抚思念家乡之情,同时也解决了外乡人的居住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今天,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许多传统的戏剧表演艺术已经消失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失了戏剧的表演平台。此外,对于正乙祠戏楼的启用也拉近文化遗产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关系,使大众与会馆建筑通过戏剧表演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加深人们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理解与认识,使人们能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会馆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之中,这也是建筑作为文化遗产最直接有效的传承方式。
5 结束语
通过对正乙祠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正乙祠戏楼周边环境是北京民居四合院的空间形式,但又有自己的建筑特色。正乙祠传承了北京商业行会的精神,同时也承载了戏曲文化。正乙祠的尺度与戏楼的形象时时能唤起人们对老城会馆的记忆——会馆、集会、看戏等,这些是北京老城的城市意象,也是根植在人们心目中的老北京味道。
但是同时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保护正乙祠戏楼不仅是要保护其自身,恢复建筑本身的祭祀、集会和寺庙等功能,而且我们要保护其生长环境,保护周围北京胡同的尺度与四合院的空间肌理;保护戏曲文化生存的环境,积极发展戏曲文化遗传的宣传;同时要保护其周边建筑的体量,控制建筑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