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宁夏灵武江毅齐墓出土黄地缎纹幡的保护修复
2019-06-05陈晓岚杨丽蔚
陈晓岚,杨丽蔚
(1.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2.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 银川 750002)
丧葬习俗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丧葬形式,其背后潜藏着人们的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和狂欢意识,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幡,通“旛”,解释为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是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又称灵旗。幡体现了古代先民的灵魂意识。在先民的意识中,处于阈限期的死者对冥界还不熟悉,此时有许多企图迷惑死者的野鬼,这对死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因此,人们搭起引魂幡来招引死者的灵魂,将死者的灵魂顺利领到墓地,下葬后将引魂幡插在坟墓顶部,以便死者的灵魂走出坟墓时不会迷失方向。明宁夏灵武江毅齐墓出土黄地缎纹幡为研究明代的丧葬礼仪提供的实物佐证,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留文物的历史信息,为展览、科研提供帮助。
1 文物基本信息及病害描述
1.1 文物基本信息
2014年7月至10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丝毛文物保护培训班”。培训期间作者修复了明宁夏灵武江毅齐墓出土黄地缎纹幡。该文物为宁夏灵武地区出土,幡长313 cm,宽53 cm,幡上写有“明故恩官毅齐江□之柩”等字,该文物现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此幡上部残缺破损严重,残留纹样为凤鸟、云纹,下部纹样为两只麒麟戏球,左右两侧均为缠枝花卉纹(图1)。
1.2 病害描述
该文物出土后保存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恒温恒湿库房中,用钢樟抽屉式密集架存放,但保存效果并不理想,文物本体出现病害。该文物上部及中下部残缺严重;局部有破洞;残缺、纤维皱褶、文字缺失变形;边沿及局部脱丝,通体褪色及污染(污渍)(图2)。以上病害对文物外观影响较大,脱丝、破裂部位可能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由于采用折叠的方式长时间保存,可能引起折叠部位纤维褶皱、变形、断裂,不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和研究。
2 文物的分析检测
2.1 纤维鉴别
对文物纤维的经纬线进行取样分析,以确定其材质。鉴于文物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选择简便易行的显微镜观察法[1]。分别在自然脱落部位及隐蔽部位对织物经纬线进行取样,用哈氏切片器切片观察纤维的横截面和纵面。通过显微镜观察后可知该文物经、纬线材质均为桑蚕丝(图3)。
2.2 织物组织结构分析
采用手持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确定文物的组织结构为五枚二飞经面缎,经密度为105根/cm2,纬密度为23根/cm2,经线细度为0.089 mm,纬线细度为0.233 mm,S捻向,属于弱捻。织物组织结构反映出明代的纺织工艺和审美情趣,是文物重要信息之一。通过分析文物的组织结构,可帮助我们遴选工艺相仿的新织物作为修补材料(图4)。
2.3 成分分析
借助于能量色散X 射线光谱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分析文字表面脱落的白色颗粒所含元素及相对含量。笔者分别在两个不同位置取样,检测结果证实其主要成分为铅(表1)。
表1 文字表面颗粒物成分分析
3 保护修复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调查研究,充分认识该文物的历史信息和研究价值。按照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制定科学严谨的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熏蒸消毒→记录照相→取样分析→斑点实验→除尘→背衬材料染色→回潮整形→定型阴干→针线法修复→包装保护→资料整理→建立档案。
3.1 消毒
采用环氧乙烷对文物进行整体消毒。
3.2 斑点试验
为了更加准确了解织物特性,选择正确的清洗方法和材料,在织物上选用约1 cm×1 cm区域进行脱色试验和斑点试验。首先应准备棉签、竹签、吸水纸、去离子水等工具及材料。
第一次试验:选择蓝色纹样印染区域,准备去离子水,用棉签蘸点去离子水把织物表面润湿,反复几次,直至完全浸泡。用干净的棉签或吸水纸把多余水分吸走,发现印染图案无褪色现象,且有利于去污(图(5a))。
第二次试验:选择紫色污染区域,同样用去离子水浸泡,棉签及吸水纸吸附的是黄褐色的污水,但紫色污染物并未去除(图(5b))。
第三次试验:选择文字区域,用去离子水表面润湿后,发现字体上的白色颗粒一遇到水就脱落(图(5c))。
除去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污渍、尘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物理和化学知识。出土纺织品因长期埋在土里,色牢度差,质地脆弱,纤维机械强度极低。本着不损害织物纤维,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原状”的原则,应按每件文物的污染情况制订相应的清洗方案。
从以上3个斑点试验结果综合考虑,该织物并不适用于湿洗,湿洗可能会将织物上所书写的重要文字信息去除,破坏文物“原状”。此外,该织物质地轻薄,纤维疏松,湿洗可能使纤维严重变形,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
3.3 除尘
采用文博专用除尘器对文物表面进行整体除尘,将压力调整至恰当范围,借助软毛刷,有助于清除附着于文物表面及内部的松散污染物(如灰尘或沙土等颗粒物)。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还可预防附着于灰尘或其颗粒物上的有害微生物破坏文物纤维组织。
3.4 染色
进行文物修复时,采用与文物本身质地、颜色相同或相近的现代丝织物作为修复材料进行衬托加固。针对本体主要病害为残缺、破洞、脱丝、褶皱的文物,选用轻薄的缎纹丝织物作为背衬材料,并制作染色样品,记录染色浴比,所染新织物要尽可能与文物颜色相接近,以达到恢复文物整体感官的效果。
3.5 回潮、平整
平整的过程包括回潮、整理织物、压放重物、定型阴干等步骤。因考虑该文物较长,因此采用分段回潮整形法对织物进行平整。回潮法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中应用广泛,具体指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可觉察的湿气而非潮湿或饱和湿气,来增加纺织品纤维含水量的技术操作。笔者采用超声波加湿器对织物表面进行加湿,使其缓慢回潮。利用织物在潮湿情况下易变性的特点,用镊子小心地把文物褶皱的地方展平,理顺织物经纬线。对于破损处散落的丝线,应仔细理顺,必要时可用细针轻轻拨动变形织物的经纬线,达到经平纬直。整理时注意力度不能太重,避免损伤织物丝线。整形后在破损边沿和适当部位压放玻璃片及磁铁,最后让织物自然干燥以达到平整状态,对褶皱严重部位也可采用再次回潮方式进一步处理(图6)。
3.6 针线法修复
针线法修复是运用缝制服饰的针线技术来修复纺织品文物的一种方法。通过针线缝合技术将背衬织物与文物缝合,起到修复、加固文物的作用[2]。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属物理方法,且具有可逆性,适用于具有一定强度能够承受缝纫力度的纺织品。针法的选择根据文物自身的特征决定,包括铺针、锁针、带针、回针、跑针等。
(1)回针、跑针针法:主要用于文物与新织物的缝合,织物拼接、加固,固定缝口的目的。
(2)铺针针法:修复时针对文物残缺、破损、裂缝部位采用铺针法进行加固,该针法是纺织品修复中最常用的针法之一。行针时要求缝合的丝线与文物呈90°,排与排之间的间隙应尽量保持一致,这样能使缝线对织物经纬线的作用力较为均为,背衬与文物也能较好地融于一体,且不会损伤文物纤维(图7)。
(3)锁针针法:采用锁针针法缝合文物与背衬材料,局部及边沿脱丝部位运用铺针、锁针进行缝合、加固(图8)。
锻纹幡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缎纹幡文物修复前后对比
3.7 包装与保存
修复加固后的纺织品,应有相应装具,既可保存又便于运输,还可防尘。因该文物长度较长,无法平铺,更不能折叠,综合考虑后采用圆柱体棉棒卷曲文物的方式存放。棉棒采用超细纤维布填充高级羽绒棉制成,要求棉棒高度与文物宽度大致相同,直径约2 cm,并将卷好的文物放置于制作好的无酸纸筒中进行保存(图9)。
4 修复效果评估
文物的修复应遵循可识别性、可再处理、最小干预、尽可能保持文物的原状等原则。此次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将传统的纺织品保护修复技术和现代科学保护方法相结合,严格遵守文物修复原则,本着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反复进行分析、研究,制订出科学规范的修复方案,使整个修复工作始终围绕着方案进行,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尽量减少对文物的干预。
保护修复后的文物手感柔软,纹样清晰,脱丝处已进行固定,皱褶处通过回潮得以舒展,原本被遮挡的图案纹样得以显现,残缺、破损已用背衬材料补齐,织物原有的形貌基本得到恢复,强度得到加强,修复效果良好,尽最大可能地恢复文物本身的面貌,更好地展现了文物的历史原貌。经过修复加固后的文物具备了长久保存的条件,有利于今后的展览及科学研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