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渤海国建筑色彩浅析
2019-06-05闫金强李金蔓
闫金强,李金蔓,李 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120)
渤海国是我国唐代在东北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被誉为“海东盛国”。渤海国作为7—10世纪兴盛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明,在东亚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渤海国在城市选址、布局、建造方式、建筑技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均借鉴了唐代最高文化成就,同时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与东北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相融合,借鉴周边地区的建筑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渤海建筑文化,表现出多种文明形态相交织的特色。
1 中原建筑文化的主导性
汉代以来,宫殿的屋顶主要为灰瓦以及各种纹饰的瓦当,屋身以大木结构承重,砖砌墙壁,并以白石台基、台阶。柱、枋以红色为主色调,斗栱、梁架、天花施以云气、仙灵、植物、动物等题材的彩画。
隋唐建筑在装饰和色彩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大型建筑以朱、白为主的基本色调。除柱、墙常用朱、白两色外,柱、枋、栱上的彩画已由朱、红转向青、绿,且大量使用退晕技法,色彩表现更为和谐。此外,琉璃瓦的使用频次有所增加,色彩也有所扩充,如青绿、黄、蓝色等。
由于渤海国与唐朝政府的隶属关系,以及渤海国人对强大唐文化的向往,使唐代文化在渤海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其政治制度、文化习俗都体现了唐代文化对渤海文化的主导作用。作为渤海文化因子之一的建筑文化亦是如此,不仅体现出渤海国人对中原建筑文化的认同感,也展现了唐代建筑文化强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的规划布局、建筑单体甚至是建筑色彩方面[1]。
2 渤海国多样的建筑类别
2.1 乡村和边远地区的村落
占渤海国居民比例主体的靺鞨族人的居所还保存着其先民的古老传统,即所谓“无室宇,并且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形状如中国之冢墓,相聚而居”①《渤海国志长编.属部列传》。[2-4]的穴居方式,尤其以居住在乡村和边远地区的靺鞨诸部为多,可以参见黑龙江省东宁县小地营团结文化遗址所发现的渤海时期房址。此遗址推断为渤海时期的村落遗址[5],发掘房址皆为穴壁竖直的长方形半地穴式。以第五号房址为例,室内面积约32 m2,穴壁残高0.5 m,穴壁及居住面均经火烤呈红褐和黑灰色。室内有5个近圆形柱洞,4角各一,中间偏东处1个,呈等距对称分布。
2.2 城市中普通平民住所
渤海城市及周边的普通平民居住形式,一方面很可能受到高句丽建筑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住宅一般为并列的两个房间,房间中有炕,有柱子撑起屋脊,在两侧以两面坡的形式做屋盖,多用木板、木皮、草苫,即所谓的“以草茨屋”和“盛冬作长坑(炕),灌火以取暖”②《新唐书.高丽传》。[6]的居住形式。
2.3 贵族住宅及官厅建筑
渤海都城的贵族会建造较为讲究的住宅,结构趋于复杂,营建布局趋于规整。如2004年发掘上京城郭城西半城第1列第1坊的房址为地面式建筑,已发掘部分呈半个“凸”字形,被分割为西间、正间、东间3部分,室内有间壁墙、过道、廊、灶和烟道等[7](图1)。
更复杂的住宅建筑更为考究。以已发掘的渤海上京城宫城西区大型居住建筑遗址为例,该建筑立于砂土夯筑的高约15 cm的土台基上,台基四周用精琢的石头筑台。建筑主体由东西并排的3个房间组成,开6个门洞,周围环绕回廊。墙体底部以土坯砌成,木材为框架贯穿,土坯砌筑填充,在墙壁两面有白色抹灰,部分还有彩绘迹象。屋顶多以灰瓦铺就。此外,屋内火坑构造也比平民住所有所改进,有多条烟道通向屋外。可以判断当时上层社会贵族的居住场所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建筑用料讲究,色彩富丽[8]。
渤海国诸京、府、州、县均有官厅建筑。以上京城为例,官厅建在高0.24 m的长方形土台上,四周均用修整过的石块垒起。室内分为3个房间,中间较小,似为过道或客厅之用;两边房间宽敞,可容纳多人,但均无民居常见的火坑,应为日常办公所用。从官厅建筑的遗物、遗迹等情况来看,不如宫殿富丽堂皇。
2.4 宫殿建筑
渤海五京以及旧国等地均有宫殿类建筑,在渤海建筑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中,以上京的宫殿建筑最为华丽,殿堂或其他主体建筑均建于高台之上,台基四周包石或砖,并设有台阶连接地面。殿堂四周多有回廊,廊下设散水。建筑主体皆以木柱支撑,栋梁架接,上覆瓦顶,显然受到了当时中原地区宫殿建筑技术和风格的影响。渤海上京城多处宫殿遗址发掘出土了涂有绿釉的柱础饰件以及屋脊上铺覆过的绿釉琉璃瓦、鸱尾和其他装饰物(图2),处处显示着其曾为富丽堂皇的大型建筑物的事实;甚至发现第四宫殿每个重要的地方都贴有绿釉装饰板,极为华丽。
2.5 寺院建筑
渤海国人多信仰佛教,寺院建筑占有重要地位。渤海上京城发掘的佛寺遗址周围出土了许多绿釉鸱尾、脊兽、琉璃瓦以及宝珠等物,可见当时建筑的华丽。从柱石分布及装饰瓦,鸱尾的数量、位置推测,有些建筑主体可能是歇山式或庑殿式屋顶,与中原地区寺庙习见的样式类似。
3 渤海国高等级建筑的色彩
多处渤海建筑考古资料表明,渤海国的高等级建筑,如上京龙泉府城遗址一般都是夯土台基,土坯墙加青瓦或釉瓦铺顶。墙外涂一层泥质地仗,再以白灰涂其内壁。部分墙面会施绘彩色壁画,有的还镶嵌有花纹砖[9]。
(1)屋顶部分。从遗址发掘出的大量和屋面有关的筒瓦、板瓦、绿袖瓦当,以及用来覆盖屋脊的绿袖筒瓦和鬼瓦、吻等构件中,可推测上京宫殿建筑屋面与敦煌壁画所描绘的唐代建筑相近,主要是大面积青棍瓦屋面结合檐口和屋脊的绿轴琉璃瓦剪边,脊头装饰有绿、紫、红、蓝袖色相间的吻和兽头(图3)。
(1)大木作。多施以朱色,有的柱根部周围还会套莲花纹绿釉柱础(图4),特色鲜明且华丽美观。
(3)墙体。上京城建筑的墙体有多重色彩,据其建筑类别表现为材质本色、黄褐色、白色3种。上京城城墙用当地黑土和玄武岩石块修筑,大面积表现为材料黑褐色本色,不同处在于各城门处墙体墙面采用白灰抹平,突出城门的重要性,在上京城郭城南门、皇城南门、宫城南门的发掘中,均发现了白灰痕迹,宫城南门门墩残留白灰,甚至可分为好几层,为不同时期抹面。上京城沿街坊墙表现色彩为黄褐色,为墙体对外一侧专门分层,规整砌筑非常坚固(图5)。上京城建筑墙体主要表现为3种类型:木骨版筑墙、木骨土坯墙和拉哈墙。墙体表面的处理多先用沙土填缝,然后用黏性较强的黄褐土抹面,在外侧抹白灰,然后彩绘。以位于俄罗斯滨海地区的渤海国寺庙址杏山寺为例[10],由残存的大块墙壁可证明当时墙体做法是将木制骨架置于石基之上,与大木构架相连接,以挤紧的苇束填充墙壁,其外涂抹一层较厚的黏土层(黏土中掺杂着切细的禾秸秆),再抹薄薄的细灰泥。墙壁外侧似涂有一层象牙色的颜料,上绘彩色壁画及云雷纹、编织纹等图案。
(4)门窗。从渤海上京城第四宫殿出土的门轴可以知道,其式样基本与宋代刊行的《营造法式》所载相同;门四角有金属角叶,绘制动物或卷草纹饰样;窗与唐现存建筑和敦煌壁画中所绘形式相近,即柱间版壁墙上安直棂窗。这种做法在渤海遗构灵光塔上也有体现,灵光塔窗棂内部甚至还有残留的朱红色。
(5)基座。渤海建筑在基座、井栏等构件上大量用石。在上京城第一宫殿台基前曾经发现5个形状和大小都很相像的花岗岩材质螭首。可见,当时较重要的殿宇台基周围应有石栏板和望柱之类的围护构件。
(6)纹样。目前发现的渤海纹样集中在:①出土的长方砖,侧面模印忍冬纹(图6(a)),用于修筑,还有正面带莲花纹的方砖(图6(b)),用于铺地。②现存遗物,如灵光塔,在塔券门两侧及另外3面塔檐下的正中,分别嵌有阴刻花纹砖,绘制莲花或卷云纹样。③墓葬壁画中绘制纹样,如贞孝公主墓、三灵坟2号墓等。
4 结束语
渤海国建筑色彩特征为:灰、朱、白色为主,分布在屋顶(灰)、门窗(朱)、墙壁(白)、台基(灰)等处,黄、绿为重点装饰部位用色,分布在正脊、脊兽、窗花等处;在建筑的重要、点状部位施黄,以赤黄色为主;部分构件以褐、黄绿、白色等彩釉烧制成唐三彩,色彩绚丽、变化无穷。纹样以莲纹、忍冬纹等为主要装饰纹样,应用在脊、瓦当、彩花、柱础、地面等部位。
由此可见,渤海国都城的样貌应是在湛蓝色的天空下,各种形式的灰屋顶高低起伏,闪闪发亮的赤黄、绿、三彩琉璃瓦闪耀其间。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朱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灰色台基上,配以石栏板和望柱,台下为深灰色铺砖地面,上浮雕莲花、忍冬纹等。蓝天、灰瓦配以局部闪耀的金黄色、青绿色彩画,红色木柱门窗,灰色台基和深色地面等,形成了鲜明的强烈色彩对比,其色彩感染力极具特色,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华丽效果,体现了皇家宫殿富丽堂皇的气魄。
同时,封建王朝制度下的渤海国建筑具有明确的等级特征,富丽的建筑色彩基本用于宫殿等高等级建筑,以色彩的绚丽多姿体现皇权至上的威严。民居用色以清丽朴素为主,一般以灰色的砖瓦、土坯和木材为材料,多为材料本身所体现的自然色和中性色。建筑周围种满植物,清水长流,呈现出素雅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