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泽合剂治疗代谢综合征30例*

2019-06-04李杭曲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三酰腰围差值

李杭 曲畅

(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大连 116013)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高TG血症和/或低HDL-C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1]。据初步统计,我国MS的发病率高达14%~18%,2型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则高达50%~80%。这些证候拥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其主要危害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有研究表明,MS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3倍,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增加5.5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笔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自拟丹泽合剂治疗代谢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9~75岁,平均52.77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6~75岁,平均56.1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修订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1]。(1)中心性肥胖:腰围:男≥90 cm,女≥85 cm;(2)高血糖:FBG≥6.1mmol/L或2hBG≥7.8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3)高血压:血压≥130/85 mm Hg和/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空腹TG≥1.70 mmol/L;(5)空腹 HDL-C<1.04 mmol/L。以上具备3项或以上。

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湿瘀互阻证(具有痰湿血瘀者)的辨证标准。(1)痰湿: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形体肥胖;头沉身重;舌苔白腻或水滑;脉濡或滑。具备一项可诊断。(2)血瘀:口唇舌暗,或紫暗瘀斑;舌下静脉紫暗怒张;肌肤甲错等,具备一项可诊断[2]。

1.3 纳入标准 (1)同时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及中医湿瘀互阻证的辨证标准;(2)18岁≤年龄≤75岁;(3)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1)半年内曾有糖尿病酮症、高渗性昏迷、严重感染等应激情况;(2)肝肾功能不全,谷丙转氨酶≥80 U/L,血肌酐≥133 μmol/l;(3)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 mm Hg,舒张压≥110 mm Hg。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并予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治疗。对照组根据情况应用西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选择药物如下:降糖:二甲双胍,0.5 g/d,1日3次,口服,降压:替米沙坦,40~80 mg/d,口服,调脂: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泽合剂口服:具体方药如下:丹参15 g,泽泻15 g,苍白术各15 g,薏苡仁30 g,佩兰10 g,葛根15 g,山楂15 g,生地黄20 g,杏仁10 g。上方凉水浸泡30 min后,以煎药机煎服,共取汁300 mL,每日2次,每次150 mL温服。治疗周期共4周,治疗后评定疗效。

1.6 观察指标

1.6.1 体格检查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体质量、身高、腰围、血压数值,并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

1.6.2 实验室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

1.6.3 中医证候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中医症状变化。

1.7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共12项指标。显效:改善指标≥8项;有效:5项≤改善指标≤7项;无效:改善指标≤4项。

1.8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 х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的比较 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腰臀比较治疗前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此4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指标,2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的比较 ()

表1 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的比较 ()

注:差值1、t值1、P值1为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值2、t值2、P值2为对照组组内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

组别 例数治疗组 30 79.63±11.14 78.20±11.34 28.05±3.57 27.53±3.51 99.66±8.78 96.60±8.66 0.97±0.08 0.93±0.06体质量(kg)治疗前 治疗后体质量指数(kg/m2)治疗前 治疗后腰围(cm)治疗前 治疗后腰臀比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74.67±13.52 74.65±13.47 26.32±2.73 26.34±2.77 96.63±8.27 96.10±8.09 0.94±0.06 0.95±0.05差值1 -1.45±1.54* -0.52±0.54* -3.06±2.23* -0.03±0.05*t值1 5.095 5.240 7.525 3.978 P值1 0.000 0.000 0.000 0.000差值2 -0.17±1.78 0.01±0.66 -0.53±3.05 0.01±0.03 t值2 0.051 0.058 0.957 -0.850 P值2 0.959 0.954 0.346 0.400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的比较 ()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的比较 ()

注:差值1、t值1、P值1为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值2、t值2、P值2为对照组组内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

组别 例数治疗组 30 10.24±4.20 8.57±2.08 16.20±5.77 12.04±3.86 135.87±15.38 129.73±15.37 80.67±10.61 78.47±9.80 FB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2hPB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收缩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舒张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8.66±2.30 8.58±2.63 14.71±4.41 12.31±4.02 141.57±15.70 136.43±13.69 86.73±9.62 81.10±7.89差值1 -1.66±3.83 -4.16±4.60 -6.13±13.80 -2.20±8.43 t值1 2.38 4.948 2.434 1.429 P值1 0.024 0.000 0.021 0.164差值2 -1.11±2.93 -2.40±4.46 -5.13±14.20 -5.63±8.28 t值2 0.142 2.948 1.979 3.728 P值2 0.888 0.006 0.057 0.001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

注:差值1、t值1、P值1为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值2、t值2、P值2为对照组组内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

组别 例数治疗组 30 4.81±0.95 4.52±1.01 2.98±0.75 2.78±0.75 1.10±0.21 1.12±0.20 2.15±1.02 1.94±0.93 T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LDL-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HDL-C(mmol/L)治疗前 治疗后TG(mmol/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5.17±1.16 4.82±1.11 3.27±0.74 3.07±0.93 1.17±0.21 1.22±0.25 1.98±0.96 1.74±0.74差值1 -0.29±1.28 -0.19±0.98 0.02±0.13 -0.21±1.01 t值1 1.250 1.090 -0.672 0.263 P值1 0.221 0.285 0.507 1.142差值2 -0.38±1.35 -0.21±0.85 0.05±0.14 -0.25±0.94 t值2 1.420 1.327 -1.891 1.346 P值2 0.166 0.195 0.690 0.189

2.2 2组患者血糖、血压的比较 组内比较,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收缩压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餐后2 h血糖及舒张压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2组血糖、血压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2组患者血脂的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治疗前后均值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2组患者中医证候得分的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得分均有改善(P<0.01);2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得分的比较 (例)

2.5 2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属中医学“消渴”“肥胖”“脾瘅”“痰饮”“眩晕”等范畴。早在《素问·奇病论》即有这样的论述:“……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此肥美之所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从病机及临床表现看,“脾瘅”与代谢综合征极为相似。关于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脾肾两虚是内因,饮食失调、运动过少等是外因;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其病变脏腑涉及脾、肾、肝、三焦诸脏,其中尤以脾虚最为重要。平素过食肥甘,损伤于脾,脾胃亏虚,湿浊内盛,日久瘀血内生,痰瘀互阻,而发本证。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脏腑虚损为本,痰瘀浊毒为标,最终可导致“胸痹”“中风”“消渴”等病证的发生。

丹泽合剂以健脾化湿,活瘀通络之法治疗代谢综合征。方中以丹参、泽泻并用化瘀渗湿,共为君药;以二术运脾燥湿,葛根健脾升清,薏苡仁淡渗利湿,荷叶通络渗湿,佩兰芳香化湿,山楂消食化瘀,共为臣药,可使脾胃健运,湿瘀并去;杏仁清肺以开上焦,少佐生地黄以防伤阴,共为佐使。诸药同用,可奏健脾胃,化湿瘀,调气机,畅三焦之功。

《本草便读》云:“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味甘,寒。……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键……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而苍术、佩兰、荷叶、薏苡仁在诸多古代医籍中记载均具有轻身、延年、益气等功效。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苍术“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佩兰“主利水道……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据现代药理研究,方中丹参具抗凝、促纤溶、改善微循环、扩血管以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3];泽泻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显著抑制人体对外源性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吸收,同时影响内源性胆固醇的代谢,通过促进三酰甘油酸的水解减少其在肝脏的合成,进而提高机体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加快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在体内清除以及肝脏排泄[4];荷叶总生物碱类物质具有降脂减肥作用,提示其可能具有预防肥胖、调节脂代谢紊乱的功效[5];生山楂有促进胆固醇分解、排泄,及降低血压、血糖、抑制脂肪肝形成等作用[6];葛根总黄酮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降低血糖的作用,其具体作用可能是通过逆转胰岛β细胞损伤来产生的[7];苍术、生地黄均有明显降糖作用;薏苡仁水溶性提取物则可显著降低糖尿SD大鼠血糖、总胆固醇水平。

代谢综合征实际上是多种疾病的综合体,这些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则采取的是针对血糖、血压、血脂各个部分进行不同的治疗。而中医整体观念以及基于同一病因的多靶点的治疗理念与代谢综合征的疾病特点相契合。因此,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有着很大的潜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指标方面,治疗组治疗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这些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而血脂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距;对中医临床证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丹泽合剂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体质量、血糖、血压及临床症状,并为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

猜你喜欢

三酰腰围差值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追踪指纹的“证词”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2012年9月全国分省市焦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