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报告

2019-06-04江苏省信息化监测课题组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年3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设区江苏省

□江苏省信息化监测课题组

2017 年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持续提升,全省信息化实现了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全省信息化工作,建议统筹推进智慧江苏建设、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大力促进信息消费、加强信息化宣传普及。

为准确把握江苏省信息化发展现状,加快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江苏省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牵头开展了2017年度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广播电视局、省通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此次评估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评估指标体系,全面组织采集各设区市、县(市、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相关统计数据,深入了解和分析全省各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客观评价2017 年度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各地政府推进信息化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总体情况

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参考国家发布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江苏信息化发展实际设立。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由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应用消费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发展效果指数5 项分指数构成,主要用于对江苏省内各设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根据2017 年信息化水平监测评价体系测算,2017 年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94.06,比上年的92.56 提高1.5,一些关键指标和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全省信息化实现了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全省信息化发展具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持续提升

从图1 所示的2011 年-2017 年以来的评估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持续提升且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从2011年的81.29逐年提升到2017年的94.06,增长率达到16%。

图1 2011-2017 年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趋势

从2016-2017 年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一级指标比较结果看,2017 年的五个指标均较上年度有所进步,呈稳步提升的增长状态,基础设施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增长较明显。其中,基础设施指数为97.6,比上年提高2;产业技术指数为94.78,比上年提高0.89;应用消费指数为93.46,比上年提高1.55;知识支撑指数为92.01,比上年提高0.61;发展效果指数为92.25,比上年提高2.23。

(二)各设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稳步增长

2012-2017 年,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持续提升,2012-2017 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2.5%、1.7%、3.3%、1.7%、1.6%。从13 个设区市2012 年至2017 年信息化发展指数来看,6 年来各设区市都保持了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7 年,随着各地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各地信息化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其中,南京市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97.17,位列全省第一。苏南地区五市信息化发展指数均在93 以上,苏中地区三市信息化发展指数均在91 以上,苏北地区五市信息化发展指数均在87 以上。宿迁市、南通市、淮安市、泰州市信息化发展指数整体上涨幅度较大,泰州市、扬州市信息化发展指数首次突破90。

(三)信息化发展区域差距不断缩小

2017 年,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比2016 年有所提高。从南中北区域看,苏南地区五市继续领跑全省信息化发展,苏北地区五市的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名在后,苏中地区三市信息化发展居于全省中游,江苏省信息化发展仍然存在区域间的梯次差距。

从 图2 所 示2015 年 至2017 年三大区域分地区信息化指数对比可看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呈现明显三级梯度,苏中、苏北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落后于苏南地区。但同时也可看到,3 年间三大地区信息化水平与全省一样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而且苏中、苏北与苏南地区间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2015 年,苏南地区比苏中地区高6.99,比苏北地区高9.49;2016年,苏南地区比苏中地区高5.0,比苏北地区高7.42;2017 年,苏南地区比苏中地区高3.95,比苏北地区高7.04。2017 年,苏南地区信息发展指数较上年度提升0.78,达到95.76;苏中地区信息发展指数较上年度提升1.83,达到91.81;苏北地区信息发展指数较上年度提升1.16,达到88.72。

分指标情况

表1 2012-2017 年江苏省各设区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

图2 江苏省三大区域2015年至2017年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对比

(一)信息基础设施分析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的前提和条件,基础设施指数由居民百户电脑拥有量、每百人拥有电话容量(固定+移动)、每百人拥有宽带接入端口数、每百户家庭电视用户数(含有线、数字、IPTV)、家庭宽带平均带宽等5 个二级指标构成。2017 年度江苏省信息基础设施指数为97.6。

从评估结果看,江苏省信息基础设施指数持续进步,从2016 年的95.6 增长到2017 年的97.6。2017 年全省13 个设区市基础设施指数均在90 以上,8 个市在95 以上。从13个市具体指数看,南京、苏州以100的高分并列第一。这表明,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江苏省多年来的投入进一步取得实效,电脑、电视、电话、宽带、4G 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率显著提高,各类功能性平台服务承载能力大幅提升,进而带动了全省居民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产业技术分析

产业技术指数反映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状况,它主要由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水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占信息产业收入比重、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重点服务业收入之和的比重、本地区四上企业中每百家企业建立网站数、本地区四上企业中电子商务交易企业比重5 个二级指标构成。2017年度江苏省产业技术指数为94.78,近两年全省及各设区市产业技术指数见图3。

从评估结果看,江苏省产业技术指数持续提升,从2016 年的93.89 增长到2017 年的94.78。各设区市产业技术指数稳步增长,苏南地区产业技术指数普遍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其中,南京产业技术指数达97.55,领跑各市。

(三)应用消费分析

应用消费指数主要考察信息技术在个人消费、社会服务领域的使用情况,它主要由人均通信业务消费额、银行卡消费占消费总比重、互联网普及率(固定+移动)、国家教育信息化达标率、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等5 个二级指标构成。2017 年度江苏省应用消费指数为93.46,近两年全省及各设区市应用消费指数见图4。

从评估结果看,江苏省应用消费指数进一步提高,从2016 年的91.91 增长到2017 年的93.46。13 个设区市的应用消费指数稳步增长,其中淮安、连云港、盐城、南通提升幅度比较大。13 个设区市的应用消费指数首次全部超过90,苏南五市应用消费指数全部超过92,继续位居前列;苏北地市应用消费指数大多居后。无锡应用消费指数达96.33,排名全省第一。

图4 2016 年与2017 年全省产业技术指数对比

图5 2016 年与2017 年全省应用消费指数对比

(四)知识支撑分析

知识支撑指数反映地区间人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差异,它主要由平均受教育年限、信息系统集成支撑能力水平、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等3个二级指标构成。2017年度江苏省知识支撑指数为92.01。

从评估结果看,江苏省知识支撑指数平稳增长,从2016 年的91.4增长到2017 年的92.01。宿迁市、徐州市提升幅度比较大。苏南地区知识支撑指数领先,苏中、苏北地区知识支撑指数增幅超过苏南地区。南京知识支撑指数达95.76,排名全省第一。

(五)发展效果分析

发展效果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的环境及信息化总体应用效果。它主要由两化融合水平、政府网站绩效、社会保障卡发放率、农业信息化覆盖率4 个二级指标构成。2017年度江苏省发展效果指数为92.25。

从评估结果看,江苏省发展效果指数快速提升,该指数是5 个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一级指标中增速最快的,从2016 年的90.02 增长到2017 年的92.25。泰州市提升幅度最大。苏州市发展效果指数为97.58,居各市之首。

情况分析与相关建议

(一)统筹推进智慧江苏建设

目前,江苏省信息化在经济、政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化应用过程中的引领驱动作用需要加强,在统筹推进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有待提升。要加快推动智慧江苏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一是加大组织引导与协调推进力度。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江苏实施意见、“十三五”智慧江苏建设发展规划和智慧江苏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12345”行动,构建智慧江苏协同推进工作体系。二是实施政务服务能力优化工程。支持各设区市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智慧门户”建设,推动“智慧江苏”门户平台深化应用、跨平台应用和跨区域应用。三是实施智慧城市治理创新工程。推动各设区市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建设智慧便民、智慧兴业、智慧行政、智慧治理等重点工程。四是实施民生服务均等普惠工程。聚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住建、智慧旅游等民生领域,推动并支持省有关部门开展智慧江苏重点项目建设。

(二)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评估数据显示,目前江苏省信息化发展仍然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部分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苏南各项指标达标情况普遍高于苏中、苏北地区。我们要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省政府与四大电信运营商战略合作协议落地。一是加快宽带网络提档升级。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重点推动骨干网扩容、千兆光网城市、移动物联网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开展“提速降费”年度专项行动。二是统筹建设下一代网络。在苏州、南京等地选址建设5G 技术规模组网试验,开展技术测试和应用试验测试。深入推进城域网、接入网节点设备设施的IPv6 更新换代,建设IPv6 业务承载网。三是加快建设工业信息基础设施。组织电信运营企业、重点IT 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

(三)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评估数据显示,江苏省部分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增长速度趋缓。必须按照经济高质量要求,充分发挥江苏的科教人才、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等优势,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一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和融合创新,在智能硬件、智能终端等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开展“数动未来”、“腾云驾数”行动计划。支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二是推动产业数字化。聚焦“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大力实施“企业上云”计划。

(四)大力促进信息消费

近年来,江苏省信息消费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但部分地区信息消费潜力仍待进一步挖掘,苏南和苏北、城市和农村间信息消费存在梯次差距。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江苏省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的政策意见,持续推进信息消费示范试点建设,加大对信息消费重点平台的政策扶持。一是实施信息产品供给体系提质工程。增强消费电子产品供给创新水平,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开展智慧健康医疗、智慧养老、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优秀产品征集活动,编制新型信息消费产品推荐目录。二是实施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开展“企业上云”行动,支持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信息消费领域“双创”发展。三是实施信息消费者赋能工程。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提速降费,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i 创杯”等大赛。建设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建设。四是实施信息消费环境优化工程。加强和改进信息消费监管,优化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力度,健全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费环境。

(五)加强信息化宣传普及

评估数据显示,江苏省公众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全社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要认真做好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强信息化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的宣传与推广。一是举办高水平高层次的会议及活动。通过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活动大力宣传江苏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型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建设成效。二是加强优秀成果的宣传与推广。依托智慧江苏门户平台,开展优秀成果展示及典型案例宣传推广等活动。三是加强信息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大江苏省信息化领域高层次、领军型、复合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培养专业型紧缺人才。四是利用媒体进行专题宣传。加强与新华日报等传统媒体的合作,加大对智慧江苏建设的专题宣传。用好用足江苏信息化微信公众号,充分运用新媒体开辟宣传工作新阵地。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设区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立法法修改实施一年 209个地方获行使立法权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我省11个市人大实现同步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