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思考

2019-06-03刘译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刘译文

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5日

一、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发展齐头并进,“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人地矛盾首当其冲,当今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占有比例严重不足,不到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加之中国农村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耕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耕地抛荒的现象,农业发展停滞不前,习近平提出的“将中国人的饭碗装着中国粮”的粮食安全问题急于星火;其次,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城市和农村人口素质的差距。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固执保守、经济发展观念落后,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人口。无形中,城市对农民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力,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了农村社会的空洞现象,留守家庭屡见不鲜;最后,农村的政权结构是从传统的“士绅社会论”向现代村民自治过渡的一个漫长过程。村民自治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着重强调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奠定了我国乡村治理的组织基础。

然而,在当代有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农村居民部落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些治理中的乱象。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既是社会政治问题,也是经济发展问题。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人类生存之本,只有打好根基,国家未来的发展才能充满动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谈及“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时都强调了“新乡贤”的重要作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及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可见,乡贤文化的凝聚也能够成为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富裕幸福,农村和谐稳定的一股中坚力量。

二、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一)新乡贤乡村德治。古有“为政以德”,今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乡村德治能更好地配合乡村法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农民崇德向善、和睦邻里。习近平在2019年的中央农村会议中再次强调要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建设。新乡贤的出现能够弥补农村基层组织的不足,秉承着“参政不干政、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奉献不索取”的原则,发挥好他们在人民群众中领导带头的作用,为农村人际交往添“活力”。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农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或九牛一毛,或多端寡要,仅靠基层组织干部难以全都解决,而新乡贤这个团体能够群策群力,以自身来传播符合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成为乡村治理的“智囊团”。农村基层中农民相互间的矛盾层出不穷,常常会因些许的利益之争而争锋相对。新乡贤的出现,一方面能够成为农民学习的榜样,给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新乡贤组成的乡贤会也是一个润滑剂,在解决基层矛盾的时候与基层党组织相辅相成,主推乡风文明的形成。

(二)新乡贤乡风教化。“文化”一词古希腊就存在,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农村文化不可或缺。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文化具有乡土性、封闭性、相对静止性等特点。而新乡贤的出现,让乡邻如沐春风。在社会实践中,镇江扬中市三茅街道新胜社区的乡贤模式独树一帜。镇江市首届新乡贤——耄耋之年的张家春老人历经十个春秋编写了近70万字的著作《论语新读》。“半部论语治天下”,不同于其他的论语解读,对于这本书,张家春老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现出更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伦理的新时代精髓。重读论语之风便从社区吹向四方,更有扬中市的社会性团体“绿岛文学社”集合一批文学爱好者在业余时间学习,张家春老人的儿子张建中子承父业,为文学爱好者传道授业解惑。乡风文明,小至文化的传播,大至新时代冲击下文化的变革发展,新乡贤都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乡风教化,不同于农村治理的其他方面可以通过制度来约束,新乡贤弥补这一不足,他们能够在文化故土上去改变、废除传统农村文化中的劣根性和空洞性,引导、创新文明积极的农村文化。

(三)新乡贤扶贫济困。贫困问题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尤其在农村地区。中国农村地区往往因为自然、社会、政策环境因素、多种制度因素和农民个人因素导致贫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44.1%的贫困人口是因病致贫、因病反贫,基本医疗保障难以解决高昂的医疗费用,贫困人群生存问题迫在眉睫,贫困家庭也将面临支离破碎的危险。新乡贤成为了乡村经济扶贫的重要支撑——在新胜社区,乡贤们不仅对因病致贫的乡邻给予经济上的援助,还出谋划策帮忙联系医院和专家,新乡贤的出现更是成为了社区大家庭共同发展的一股强心剂。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及: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各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下,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众人拾柴火焰高,新乡贤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股力量,和衷共济,为中国农村扶贫添砖加瓦,打好脱贫攻坚战。

(四)新乡贤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中把农村经济建设放在了首位,这就表明了其重要性。新乡贤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由贤达乡邻、优秀企业家、返乡人士组成。在新胜社区,企业家陆茂生先生不仅仅坚持十六年对考取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而且在社区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不遗余力地进行经济上的援助和支持,帮助社区渡过难关。新乡贤的慷慨解囊,为农村经济建设奠定了根基。新乡贤也注重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建设,每年定期募集资金赞助社区的部分老年人外出旅游,丰富老年人的晚年文娱生活。这就是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新乡贤留在群众身边,更近民意,接地气。

三、完善新乡贤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形成完善合理的乡贤组织结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把乡贤聚集起来却成为一盘散沙,不仅是做了无用功,而且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首先,各村或社区必须成立乡贤理事会,明确乡贤会的组织构架,确定乡贤会的宗旨和原则,着重强调乡贤会“谋发展、促和谐、济贫困、正乡风”的重要作用。通过召开乡贤理事会大会选举乡贤会理事长及主要的乡贤成员,制定乡贤会章程。其次,新乡贤分组分工订责任状,各尽其职。村干部因地制宜带头将乡贤会分为乡村德治、乡风教化、扶贫济困、综合发展等几个不同领域的小组,乡贤们根据自己的现有能力和资源对号入座并推选出德高望重的组长负责本组工作的规划。再次,以乡贤理事会的名义成立一个乡贤基金会。基金会由新乡贤成员积极捐款,筹措资金。基金会的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困难群众帮扶建设等。基金会的资金由乡贤会统一管理,与村级财政分开,保证账务公开透明,定期向基层党组织、人民群众公开资金流向。最后,鄉贤会要确定符合村情的组织文化,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乡贤会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返乡加入乡贤会组织,壮大新乡贤群体。

(二)政府配套支持乡贤返乡的政策。与基层党组织有很大的差异在于,乡贤会是一个自发性的民间组织。新乡贤投入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完全出于义务,政府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较少。因此,各地政府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优秀人才返乡,支持贤达乡邻参与乡贤会的建设中来。让乡贤理事会在基层乡村治理中更加彰显出其重要性。政府应当成为各村或者社区乡贤文化建设的助推器,给予乡贤会这一组织更多的保障,让热情投入义务乡村振兴建设的新乡贤吃下一颗“定心丸”。

(三)新乡贤助力农村优先发展。其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乡贤的职能不能仅仅局限于筹措资金,还应该站在对立面的角度看问题。上世纪我们国家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乡贤应当转变思维,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或者人脉资源帮助村两委改善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素质,培育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能有效缓解农村地区耕地抛荒的现象,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的问题。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农村经营主体,这一改变也将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富裕、稳定农村社会的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其二,新乡贤招商引资,牵头引线,为农村经济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新乡贤应该高瞻远瞩,为农村带来新颖的投资项目,根据形势提出对于村两委优先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调整农村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的建议。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一方面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的契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新乡贤同步推进农产品供产销一体化,由农业生产技术人员的新乡贤带头发展农村的第一产业,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众所周知,实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任重而道远,不仅仅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和农业工作者寻求农村发展的途径,还需要更多的贤人志士秉持“造福桑梓”的情怀,为乡村治理出谋划策、为乡村建设助推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拓新.乡村振兴的战略实践——福清市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1.

[2]刘兴豪.农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雷奕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文明建设[J].农家参谋,2019.3.1.

猜你喜欢

新乡贤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如何避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搭便车”
新乡贤治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