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环境会计未来发展及推进措施

2019-06-03孙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环境会计社会责任生态环境

孙月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会计;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4日

一、引言

(一)环境会计的概念。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为核算内容的一种专门会计,是估计与计量特定经济主体的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会计。环境会计的会计要素与传统会计一样,仍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但在具体内容上却有所区别。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科、经济学科与环境学科的融合,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会计发展的背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便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突出了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十九大还提出我国经济开始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只看重效益,还要时刻关注环境问题,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明确“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在政府领导提出的对环境的要求下,在社会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中,环境会计在企业的运用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必要性

(一)国内环境形势和政策的要求。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局部环境已经在改善,但总体环境仍在不断恶化,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现象在逐步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垃圾污染和大气污染。工厂的烟囱向空气中排放黑烟,企业的输水管道向河水里排放污水等现象仍然存在,经济的发展是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继出台了多部关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强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政府领导对环境的要求和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的颁布,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应该担负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责任,因此环境会计应该在企业中得到运用。

(二)行业特点的要求。由于行业自身特点的不同,在生产发展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例如电力行业、煤炭行业等,它们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在电力形成的过程中,火力发电厂向空气中排放的废气、灰尘等大气污染尤为严重。与火力发电相比,水力发电看似对环境污染小,但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则可能破坏生态平衡,产生看不见的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此外,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威胁。近年来,旅游业不断发展兴盛起来,游客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若不加以控制和保护,那么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远大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

环境会计是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规定,评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预防等产生的成本,并对环境保护和生产开发形式所形成的经济效益进行计量,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因此,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环境会计显得尤为重要。

(三)企业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近年来,企业形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实现自身的发展,提高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因此,环境会计被越来越多企业运用。

三、我国环境会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国外环境会计对成本进行核算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最早是对于西方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的引用与解读。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相关知识理论体系相对还不够完善,对环境会计特定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

(二)相关政策和法律不够完善。我国环境会计正在不断发展,但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使得企业对于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的处理上缺乏政策依据,操作混乱不规范,由此造成环境会计管理困难,操作难度大。此外,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相对于环境会计的发展较为滞后,企业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处于自发状态,不能很好地动员国内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环境会计从发展到成熟仍需要较长时间。

(三)缺乏环境会计方面的专业人员。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经济学和环境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相关会计人员掌握多学科知识,这就大大增加了相关专业人员了解掌握该工作的难度。此外,环境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环境会计增加了要素的考量和数据的搜集,不再针对单一的会计主体,而是要考虑多个利益相关者,做出最适合本企业、综合效益最好的决策,这对于环境会计人员的数据搜集能力和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会计的范围较财务会计广,更具有行业针对性和社会实践性。因此,环境会计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使得专业人才缺乏,对环境会计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挑战。

四、推进环境会计发展的途径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标准,因此完善相关环境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有利于指导相关会计人员规范展开会计工作,使得环境会计的工作有严格的处理标准。此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对于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却不承担相应责任的企业行为进行公开批评与严厉的惩罚,并对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政策上的奖励与支持,鼓励企业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环境会计作为新兴的会计分支,在我国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因此,不断完善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为环境会计在国内的发展提供最合适的方法与途径。此外,环境会计对于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人才培养,使学生不仅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数据搜集、经济与环境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使得毕业生拥有更加系统全面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同时,重视后续教育与培训,不断更新相关知识与政策要求,与时俱进,为将来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新鲜活力。

(三)加强环境教育宣传,呼吁社会群众的监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需要社会公众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同样,环境会计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群体的力量。政府应该加强环境教育的宣传力度,鼓励社会群众参与到监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监督企业是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承担起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责任。同时,加强企业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监督,使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透明,这有利于企业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环境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成熟。

(四)提升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企业不能只局限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还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好企业的健康形象,有助于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增强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决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转变管理者的观念,使得企业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重视环境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五、结语

环境会计将自然资源和环境效益纳入到会计核算当中去,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企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推进环境会计更好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平平.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在我国企业的推行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2).

[2]徐素波,张山,简欣媛,陈丽芬.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研究展望[J].财会月刊,2019(3).

[3]凌语阳.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环境会计的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9(3).

[4]蘇罗,郝敏,贺丹丹.电力行业环境会计披露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4).

猜你喜欢

环境会计社会责任生态环境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