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存现句对比研究

2019-06-03王初艳

科教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存现句的句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以便学习者能更深入了解英汉存现句,在使用中更好地把握该句型。

关键词 英汉存现句 句法结构特征 语义特征 语用特征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22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semantic features and pragma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xistential sentences, and finds out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o that learn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English and Chinese existential sentences and grasp the sentence pattern in use.

Keywords existing sent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semantic features; pragmatic features

0 前言

存现句是表示事物、动作或状态的存在、出现、消失的一类句子。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英汉存现句进行对比研究。余国良(2000)对比了英汉存现句的两个基本结构“There+V+VP”和“处所名词(或方位名词)+动词+名词”,认为这两种结构在深层结构上是对应的;英汉存现动词的分类标准也基本一致,因此英汉存现句在句法结构上是对应的;连燕华(2007)从感知认知和信息编码的角度论述了两种句式生成的认知心理过程,认为是认知心理差异导致英汉存现句结构的差异;马建静(2012)分析了英汉存现句的主语、处所词、动词和名词词组方面的异同;柳敏(2013)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角度探讨了英汉存现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共性和差异,发现两种句式在结构上的映射关系;王初艳(2013、2014)对英汉存现句作了句法和语义层面的分类,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了其蕴含共性和语法等级。本文从句法结构特征、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对英汉存现句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汉存现句。

1 句法结构特征对比

英汉存现句是一种复杂的句式,首先表现在其句法结构上。由于英汉存现句的句型复杂,因此本文主要从典型句式进行对比分析。

英汉存现句在基本结构上存在差异。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发现英语存现句的原型句式是There+be+NP,即以非重读There为引导词或形式主语,谓语动词通常为be或其他表示存现意义的动词形式。这里的NP是存现句的实义主语,它的后面可以接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因此英语存现句的基本句型又可以表达为There+V+NP+LP+TP,其中LP和TP分别表示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如There was a big party in the White House last night。如果所陈述的事物是具体存在的,当把地点状语前置时,引导词There可以省略,如There is a school at the end of the road,当地点状语提前时可以表达成At the end of the road is a school,此时的英语存现句的结构可以表示为NP+V+NP。

汉語存现句的基本结构是“方位名词短语+存现动词+存现主体短语”。根据这个基本结构,有学者认为汉语存现句可看成由三个成分构成的句式,即表处所、范围或时间的短语、表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动词和存现句的论述主体,如:台上坐着主席团/这时走来他的儿子,郭富贵。

某些情况下汉语存现动词也可省略,而存现句语义不受影响,如:地上有一堆垃圾/地上一堆垃圾。所以汉语存现句基本句型又可笼统表达为NP+(VP+) NP。然而,英语存现句不能像汉语存现句那样省略谓语动词后句义保持不变,如“窗外是一片新绿”可省略为“窗外一片新绿”,英语中只能说There are many flowers而没有There many flowers。

英汉存现句的句子结构有差异但也有相似点。首先,英汉存现句的句子成分排列较相似,基本结构都是NP1+VP+NP2。根据宋玉柱等人的观点,汉语存现句结构可以看成由三部分构成,英语存现句也可作为三段式来处理,即前面是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等的名词短语,中间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意义的动词,最后是存在句的论述主体,因此通常情况下英汉存现局的基本语序亦相似。另外,两者都可以把NP2前置,且保持语义不变,如A pen is on the desk/圆珠笔在桌上。但它们也有差异。英语存现句中表示处所的NP1一般为介词短语,汉语中可以是名词短语也可以是介词短语,如On the desk is a pen/桌上有支圆珠笔/在桌上有支圆珠笔。

其次,在表达事物/事件的存在或发生的不同时间概念时汉语存现句需借助助词来完成。如表示正在进行则常用“着”等;表达已经完成则用“过”、“了”等。而英语是屈折语言,在时态表达上可不需借用助词,一般靠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来实现。例如用进行时态表达正在进行,用过去时态或完成时态表达已经完成。

2 语义特征对比

同是表示事物或事件的存在、出现或消失的英汉语存现句,在语义上有很多共同点。一是谓语动词的语义,不管是及物还是不及物动词,在存现句中都择取了不及物的语义。二是两种存现句中由动词连接的成分也一致,都表示时间或处所。三是英汉语存现句中充当存现主体的名词短语都具有非确指性和确指性。英汉存现句的相同点还表现在谓语动词后面的NP上。在英语存现句中,后面的NP是“实意主语”,是存现句所要论述的主体,当VP不是be时,NP和VP构成主谓结构。如There stands a big tree in front of the door。这里a big tree与stands之间是主谓关系,a tree是施事。很多汉语存现句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天上飞过一群大雁。“大雁”是动作“飞过”的发出者,是施事,也是句子的主语。英语存现句中,当谓语动词为be时,后面的NP不是实意主语,它与谓语动词之间不是主谓关系,也不是句子的施事。汉语存现句中如:路标上写着“车辆慢行”/桌子上放着一盆鲜花,这两个句子中“车辆慢行”和“一盆鲜花”不是施事,与谓语动词之间不是主谓关系。

英汉存现句也存在语义上的差异,如英汉语存现句在表达处所或时间时有所异同。英语存现句中后面的NP是用介 “介词+名词短语”,而汉语中是用“(介词)+名词+方位词”来表达的。由此可见,汉语中的方位的含义已被包含在英语的介词当中,因为英语的介词本身就可以表达方位的含义。

3 语用特征对比

与其它句型不同,存现句不需在施事、受事或致使者同时存,它只有一个论元,即所要表达的新信息,所以存现句具有较强的新信息表达倾向,如There come to his mind her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face/河里跳出一只青蛙。这里her 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face和“一只青蛙”是存现句的唯一论元,且相对于其他信息来说,他们都是新信息。另外,如前所述,英汉语存现句可根据语用需要把新信息前置或者后置,句子语义保持不变。

存现句表达在某时某地有某事物或某状况存在,它是一种时空描写句。英汉语存现句采用不同的结构表达不同时间、处所存现某事物或状态。英语是一种屈折语言,主要通过时态来表达不同的时间所存现的事物,而汉语存现句则主要是利用助词来体现。英语存现句的不同时态一般只表示状态存现的先后,而汉语存现句中不同的助词却有着更细微的差别。汉语存现句的现在时是说明或描写现在时空存在事物,且不出现较明显的表现在时间的词语。汉语中表达现在时态的“是”字句一般表示判断,侧重于解释;无动存现句和光杆动词存现句主要反映在说话人说话的时刻事物的状态,如: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著;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摘自《少年闰土》)。这里的“是”字存现句和无动存现句或光杆动词存现句描写的是说话人说话时刻存现的状态。

汉语存现句在表示过去时态时,较多的是用“V了”句型,因为助词“了”有表示已经发生的、完成的意味。有时也用“V着”句、“V有”或者“有”字句后面加“过”字来表示过去时态。如:那天村里挑羊粪去肥田,那时候田里插满了竹竿/那时候的他,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无限的光芒/被退回来的邮件上附有四个字“查无此人”/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激情、有过梦想。例句中的“了”、“V着”、“V有”和“有……过”都是表示过去的存在。

汉语存现句多用于描述现在时和过去时,很少用于表示将来时态的情况,一般只有“有”字句可以用来表达将来的情况。如:讲好的是可着院子的暖棚,三面挂檐,三面栏杆,三面玻璃窗户。棚里有玻璃隔扇,挂面屏,见木头就包红布。……刘四爷,因为庆九,要热热闹闹的办回事,所以第一要搭个体面的棚(摘自《骆驼祥子》)。这个例子所表述的是说话人潜意识里要实现的事,但没有实现,这种存在事件是一种虚拟现象。

4 结语

英汉存现句都是比较特殊的句式,值得我们对它进行比较深入的、详细的研究。英汉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体系,所以这两个语言体系间难免存在很多的差异,但同是存现句,同是用来表达在某时、某处某事物或状态的存在、出现或消失的情况,所以英汉语存现句也存在相似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英汉存现句句法结构特征、语义特征和语用特征的共性和差异,以便语言学习者更好的识别和习得这两种存现句。

参考文献

[1] 连燕华.英汉存现句生成的认知心理过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4):148-150.

[2] 柳敏.象似性原则视角下英汉存现句的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3.

[3] 马建静.英汉存现句句法对比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J].科教文汇,2012(8):123+126.

[4] 余国良.英汉存在句的比较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92-95.

[5] 王初艳.英汉存现句句法与语义层面的分类[J].科教文汇,2014(12):124-125.

[6] 王初艳.存现句语义成分的蕴含共性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2):38-41.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
商务日语函电的文体特征浅析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浅谈“吃了他三个苹果”结构
属性名词的鉴定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