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你的声音来阅读

2019-06-03倪芳芳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低段学生

倪芳芳

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小学低段学生,由于识字量、阅读经验等限制因素,听读仍是最受用的阅读方式。本研究在低段阅读的低效现状基础上提出以“听读”助力阅读,试图通过指向阅读兴趣的大声朗读、指向阅读理解的合作“说读”,指向阅读推荐的情境演读这三种听读策略来培养低段学生的听读能力,为他们埋下自主阅读的“种子”。

关键词:听读;低段学生;听读形式;听读能力

一、缘起:低段阅读的低效现状

阅读是一个人基本的学习能力,也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但在我们身边的低段语文教学和阅读中,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缺乏阅读经验,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都还没有能够达到独立阅读的水平,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有待培养。

低段的学生最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是听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比起用眼睛看,他们更愿意用耳朵听,以听读的方式来阅读才是他们现阶段最真实的阅读需求。朗读大师特雷斯说:“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比自己看得懂的语言要丰富,程度要高一些,也就是说儿童的听读能力比视读能力要强得多,早得多。”可见,低段学生在听读能力上是具有天然优势的,那么,我们何不用听读,建起学生们走向自主阅读的桥梁,在他们的阅读生涯中助他们一臂之力!

二、策略:借你的声音来阅读

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范读的声音越真实、越显立体感,听读带给孩子的信息就越大于纯粹的读。可见,影响听读效果的因素,除了聽读内容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朗读者的朗读技巧,而朗读技巧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适当取舍。这就形成了一定的听读策略。

策略一:指向阅读兴趣的大声朗读

这是一种纯粹的、无任务的随性听读。无任务听读并不是无意义听读,其目的是细水长流地培养听读者对文字的敏感和对阅读的情感,这对刚刚入学的孩子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朗读一些句子简短、富有童趣的韵文、童诗。读的时候,基本遵照原有内容,做到清晰响亮、准确流畅、停连自然、轻重恰当,将那些文字化作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更容易被理解。偶尔,这种大声朗读,如实配上合适的音乐,更能抓住听者的耳朵,像绘本朗读还可以配上画面,视听结合,更能达到耳、目、心、神的齐聚,引人入胜。

在听读中,你从孩子们微微抿动的嘴唇可以看出他们在积极地吸纳语言,从孩子们一双双发亮的眼睛中可以看出他们看到了一个个画面。像这样以语感渗透、语言积累为目的的大声朗读定时定点,学生们很快养成了习惯,每当到了听读时间,他们都会安静地做好准备。

策略二:指向阅读理解的合作“说读”

当学生逐渐爱上听教师的大声朗读,就可以增加听读时间、内容长度,拓展听读范围。如绘本和短篇童话的听读,这是提高学生听读理解能力的关键。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两种不同媒介共同叙述故事的充满创意的一门综合艺术,自推广以来颇受学生的喜爱。短篇童话以其口语化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情节,加上篇幅较短,也比较适合低段的孩子听读。

但是,由于较儿童诗来说,篇幅和情节都有所加长,如果只是教师单纯地大声朗读,学生在听读的时间上和理解上都很难保持。因此,教师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先导后读,引发学生好奇心,过程中合理取舍,激活学生听读的思绪,也可以用上一些朗读技巧,如语音语调的变化、动作表情的参与来维持学生听读的注意力,但不可过于夸大,以免让孩子只注意这些技巧而忽略了对文字内容的关注。

策略三:指向阅读推荐的情境演读

其实,从一年级开始,除了听读外,孩子们就已经在陆续开始自主阅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内容逐渐由单篇到整本书,绝大多数孩子能自主阅读整本书了,但对于还不能自主阅读的孩子,听读还要持续,还需在他们被动“听读”和自主“视读”之间架起一把梯子。

在听读整本书的过程中,由于日常教程所限,孩子们会因为断断续续的听读过程而削弱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怎么办?老师们可以选择同一个主人公或者同一主题,但故事情节相对独立地整本书讲给孩子们听,如果是情节连续的长故事,不妨借助演读其中精彩内容来实现对该书的有效导读。

低年级的孩子,听读时的表情特别丰富,听到有意思的内容,就笑,听到枯燥的内容,就心不在焉。尤其是听到有动作的部分,他们还非常愿意动一动。那么,我们何不在听读整本书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过把“表演瘾”?

三、余韵:声声入耳润心田

听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的低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对学生阅读兴趣、理解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读帮孩子埋下自己去阅读的种子,在他们的读书生涯中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但是,用听读的方式来促进孩子自主阅读,并不是一种适合长期和大面积使用的方法,当学生们的识字量和阅读兴趣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弱化听读的形式,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主阅读。

参考文献

[1]付文兴.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读写能力教学策略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9):70-72.

猜你喜欢

低段学生
浅谈如何提高低段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注意力
提高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数学的审题能力
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调查与策略
借助模型思想提高低段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图形谱教学培养低段学生音准能力浅探
提高农村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究
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