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6-0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足踝为足与小腿间负重关节,该部位创伤性关节炎发病率往往较高,且常由创伤所致的继发软骨增生与关节软骨退化而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进而损害患者的日常生活[1]。既往对于该疾病治疗常采用理疗、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但无法较好的改善患者足踝功能并减轻疼痛。而关节融合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其中以传统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及微创踝关节融合术为主[2-3]。为有效促进患者足踝功能的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和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7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7~69岁,平均(48.02±3.54)岁;病程2~11年,平均(5.73±2.68)年。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8~69岁,平均(48.07±3.51)岁;病程3~11年,平均(48.09±3.52)年。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既往有踝关节明显外伤史及踝关节慢性损伤史;②入组前经理疗、制动等保守治疗或口服止痛药物治疗6个月无效者;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肿胀、疼痛、背伸等临床表现;④经X射线检查可发现软骨下骨关节面硬化坏死、关节间隙变窄、且关节边缘不平滑并伴有骨赘形成。
1.2.2排除标准 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③认知功能障碍无法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后取仰卧位,并将低压止血带置于患侧大腿近端,随后做常规消毒铺巾处理。对照组实施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4]。于术后第2天将引流条拔除,应用抗生素3 d,采用石膏托将踝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密切观察足末梢血运等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足趾活动,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拍摄X线片复查,待骨性融合后将石膏拆除,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加强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5],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①于术后6个月采用AOFAS踝与足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总分为100分,共包括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4个等级。②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274)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功能(条目F31-F50)、躯体功能(条目F11-F30)、社会功能(条目F51-F70)及物质生活(条目F1-F10)4个维度,按5级评分法评定,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足踝功能恢复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踝与足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足踝功能恢复效果对比[n(%)]
注:两组优良率比较,χ2=13.720,P=0.000。
2.2 生活质量
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 论
作为一种常见骨科疾病,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是以骨化、软骨增生及关节软骨退化变性为主要病理特征。该现象的产生多与关节活动时承重不平衡、关节韧带损伤及骨折对位不良致使关节面不平整有较大相关性,随着病情进展,还将相继出现关节稳定性差、关节面磨损严重、关节软骨变性坏死等,进而使患者活动受限并伴有顽固性疼痛症状,故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6]。
目前对于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采用保守疗法无法在严重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而手术可作为改善患者相关症状的一种有效途径,主要包括融合术与踝关节置换术。踝关节置换术因使用周期短且翻修可能性较大,故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融合术能够起到快速稳定的作用,同时可有效减轻疼痛并使患者具备应付正常生活的能力[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足踝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同时术后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在改善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足踝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均可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治疗中,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技术较为成熟且疗效可靠,对线不良、存在严重畸形及踝关节增生严重患者均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该术式需逐层切开,并经外踝截骨进入,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手术治疗[8]。与之相比,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具有创伤小、费用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当行手术治疗时仅需做前、内外侧小切口进入,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入路及缝合时间,同时在处理关节面过程中,使用电动刨削器将软骨及软骨下骨质清除可对各骨轮廓进行较好的保留,进而获得满意的关节融合角度及骨端对位效果[9]。但需注意的是,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在纠正踝关节对线不良的较严重患者中效果不佳,且当对线不良>5o时,应采取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同时对于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患者,应在术前制定详细计划,并使踝关节保持中角直立位,以免在植骨块植入后出现足下垂、内外翻畸形等情况[10]。
综上所述,对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可使患者足踝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各相关临床症状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