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应用题教学的“灵丹妙药”
——谈六上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19-06-03林晶晶

读与写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题数量解决问题

林晶晶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第一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别于传统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被有机编排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等板块当中,不再单列。在实践中我们深感新教材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无法把握、教学方式心中无底、解题能力有所下降,心中更有一份对传统应用题难以割舍的情结——对特色鲜明、体系严谨、编排脉络清晰的应用题,以及过去所积累的丰富而高效的教学经验的留恋。

1.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共融

现在课堂中的“情境创设”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解决问题提供支撑,充分发挥“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的优势互补效应,应当是应用题教学引入的明智选择。

生:把45个运动员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9份,男运动员占了5份。

师:根据以上信息能知道什么?

例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发展。所以我让学生通过求男运动员的人数,这样有意安排铺垫型复习,利于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的理解。

2.数量关系与数学模型互通

2.1 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是分散出现的,如果教师把握不当,就容易出现就题论题的教学现象。在教学时教师应紧扣基本的数量关系,让一道题变成一类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问题模型。更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各种数学问题,概括常用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2.2 经历数学模型的构建。新课程如此刻意淡化类型,导致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忽视了“建立模型”这一重要环节,学生只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比较、分析、综合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经历以下三个步骤,构建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模型。

(1)第一步:找准单位“1”。因为学生原有的数量系统思维模式,往往在解决问题时先看到和想到的是“比多”“比少”,一开始就会引起错误,所以要求学生在有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第一步去找单位“1”的量,可以用划一划、圈一圈、说一说等各种形式。

(3)第三步:合理选算法。当学生找准单位“1”并理清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便是水到渠成了。看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如果是已知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就可以,这是一个顺向思维。如果单位“1”是未知的,根据分数的意义,先简写关系式后,学生可以用方程解答,也可以用算术法解答,即逆向思维:对应的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3.有效练习与解释应用并举

总之,从过去我们熟悉并在教学上得心应手的应用题,到新课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应用题教学,对每个教师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数量解决问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解决问题的设计
统一数量再比较
头发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