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泮托拉唑与血凝酶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6-01郑啟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血凝托拉胃酸

郑啟晖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发生病变引起的出血[1]。临床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表现,且多数患者伴随因血容量急剧下降导致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且病死率高达5%~15%[2]。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有效控制出血为该疾病治疗的关键。泮托拉唑为选择性不可逆性质子泵抑制剂药,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止痛止血效果良好[3]。血凝酶提取于矛头蝮蛇蛇头中,能同时发挥止血凝血作用[4]。本研究旨在观察泮托拉唑与血凝酶联合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实验组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6.21±6.37)岁;其中胃溃疡出血19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复合性溃疡6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22~67岁,;其中胃溃疡出血18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7例,急性胃黏膜病变6例;复合性溃疡7例。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该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症状、体征或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均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5]中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由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合并心、肝等原发脏器,血液、免疫等系统重大疾病或恶性肿瘤、癌症;对本研究涉及相关药物或成分有过敏现象;妊娠或哺乳期。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饮禁食等常规护理和静脉营养支持、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等措施。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70)40 mg+0.9%氯化钠溶液(NS)100 mL静脉滴注,2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39)2 U皮下注射,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标准[6]:治疗后患者呕血症状消失,无继续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为阴性,心率、血压趋于稳定,肠鸣音恢复正常,经胃镜复查出血现象已停止。判定标准[6]:显效:用药后24 h内停止出血,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内镜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有效:用药后48 h内停止出血,临床症状、体征较前改善,内镜检查无明显出血现象;无效:用药48 h后出血仍未停止,临床症状、体征等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于治疗前和治疗5 d后清晨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日本CA-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于24 h内完成检测,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7.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临床指标

治疗后,实验组有效止血时间和平均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和APTT时间均缩短,且实验组PT和APTT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恶心、头晕各2例,心悸、失眠各1例;对照组恶心2例,心悸、皮疹、腹泻各1例。实验组[12.50%(6/48)]和对照组[10.42%(5/48)]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多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引起。其中消化性溃疡为最常见病因,发病率约10%~20%,其作用机制为胃酸激活胃蛋白酶原生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够溶解黏膜屏障至胃黏膜损伤,通过消化血凝块阻止其形成,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在酸性环境中受到抑制,因此机体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共同作用下止血功能受到影响。相关研究发现,当胃液PH值大于5.0时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当胃液PH值小于6.0时血小板分散且呈现纤溶状态[7-8]。因此,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基础上采用止血剂能够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泮托拉唑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首选药物,通过选择性、非竞争性作用抑制胃壁细胞膜上质子泵K+-H+-ATP酶且过程不可逆,从而阻断胃壁细胞泌酸的终末环节;在抑制乙酰胆碱、组胺等物质引起的胃酸分泌的同时抑制部分基础胃酸分泌;通过提高胃液PH值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有利于血凝块的形成和血小板的聚集[9]。血凝酶为最强的生理性血小板激活剂,能够有效提升纤维蛋白原的转化速度及增加纤维蛋白的转化量,加速血液凝固,含有促凝和抗凝双重功能,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止血时间和平均输血量/PT和APTT均短/少于对照组。这提示,泮托拉唑与血凝酶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更佳,止血起效快、效果确切,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安全性高。这与王明友等[12]研究结果一致,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40例)和对照组(泮托拉唑,40例),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可能是因为,泮托拉唑改善上消化道酸性环境,血凝酶促进血凝块形成,两者分别作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不同环节,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优势互补,能够快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13-1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s)

组别 有效止血时间(h)平均输血量(mL) PT(s) APTT(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48) 29.21±7.32 486.35±67.45 19.26±3.68 14.62±2.45 39.96±4.67 33.69±4.41对照组(n=48) 42.28±8.86 689.94±84.36 19.34±4.02 16.63±2.56 40.08±4.82 37.73±4.52 t值 7.879 13.059 0.102 3.930 0.124 4.432 P值 <0.001 <0.001 0.919 <0.001 0.902 <0.001

综上所述,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有利于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研究中心单一,故此结论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血凝托拉胃酸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6例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报道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青海托拉海冲洪积扇区水文地质及水质分析
三种蛇毒类血凝酶对患者纤维蛋白原作用的临床观察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胃酸时,吃点苏打饼干真能缓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