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无痛分娩中应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2019-06-01杨文斌刘蓉晖黄燕燕廖婧文
杨文斌 刘蓉晖 黄燕燕 廖婧文
无痛分娩又被称为“分娩镇痛”,其指的是通过多种方法减轻或者消除分娩时的疼痛,避免产妇因疼痛产生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分娩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分娩镇痛有助于产妇在第一产程休息,在宫口全部打开后,由于体力积攒较多进而具有充足的力量进行分娩[1],因此,分娩镇痛被广泛应用于产科手术中。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产痛缓解方式包括水中分娩、导乐分娩、针灸穴位注射、拉美兹分娩镇痛法等,从不同程度上使产妇疼痛减轻[2]。经过大量实践研究表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存在硬膜外和腰麻两种优点,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胎儿宫内窘迫等症状解除。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腰硬联合麻醉药物或者硬要联合麻醉阿片类药物由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等[3]。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探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8年1—12月本院接收的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0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5例,A组中,产妇年龄23~35岁,均龄(25.64±2.09)岁;B组中,产妇年龄24~35岁,均龄(25.58±2.12)岁;C组中,产妇年龄24~33岁,均龄(26.03±2.13)岁;D组中,产妇年龄23~34岁,均龄(26.15±2.13)岁,组间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标准:(1)足月妊娠和初次妊娠者;(2)与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麻醉药物适应证相符者;(3)均由患者及患者家属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标准:(1)麻醉用药适应证不符者;(2)拒绝采取国产罗哌卡因者。
1.2 方法
术前将孕妇个人信息记录完整,在产妇进入分娩手术后实施心电监护、血氧监测、血压监测等,对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建立静脉通道,首先,在30 min内注入生理盐水,并帮助产妇选取左侧卧位,在L3~L4间隙实施硬膜外穿刺,成功穿入腰麻针,一直到蛛网膜下腔后可以看见清楚的脑脊液,然后将麻醉药物注入到蛛网膜下腔。A组:国产罗哌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381;生产厂家:广东嘉博药业公司;规格:10 mL∶100 mg(按盐酸罗哌卡因计)),将3 mg国产罗哌卡因与2.2 mL生理盐水混合在一起溶解;B组:舒芬太尼(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172;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 mL∶100 μg×10支),将5 μg舒芬太尼与2.2 mL生理盐水混合在一起溶解;C组:3 mg国产罗哌卡因复合5 μg舒芬太尼和2.2 mL生理盐水溶解;D组:3 mg进口罗哌卡因符合5 μg舒芬太尼与2.2 mL生理盐水溶解。药物注射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到硬膜外腔中3~4 cm,固定备用。以制定的观察标准为依据对不同麻醉用药临床疗效差异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比较四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产妇各时间点V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四组产妇各时间点VAS评分
在VAS评分方面,镇痛前,四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30 min、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方面,C组、D组均较A组及B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6。
2.2 比较四组分娩方式
C组及D组剖宫产率较A组及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2.3 对比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
A组、B组、C组及D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是(9.68±0.36)分、(9.57±0.41)分、(9.59±0.39)分和(9.62±0.45)分,A组与C组对比(t=0.848;P=0.401);A组与D组对比(t=0.521;P=0.605);B组与C组对比(t=0.177;P=0.861);B组与D组比较(t=0.411;P=0.683);A组与B组对比(t=1.001;P=0.319);C组与D组比较(t=0.252;P=0.8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A组和C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分,±s)
表1 对比A组和C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分,±s)
注:*与 A 组相比,t=0.122,13.368,12.772,10.209;P=0.903,0.000,0.000,0.000
分组 例数 镇痛前 镇痛后30 min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A 组 25 5.52±1.16 5.03±0.85 4.85±0.85 2.54±0.75 C 组 25 5.48±1.16* 2.42±0.48* 2.25±0.56* 0.85±0.35*
表2 对比A组与D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分,±s)
表2 对比A组与D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分,±s)
注:*与 A 组相比,t=0.093,13.857,13.352,10.164;P=0.926,0.000,0.000,0.000
分组 例数 镇痛前 镇痛后30 min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A 组 25 5.52±1.16 5.03±0.85 4.85±0.85 2.54±0.75 D 组 25 5.55±1.12* 2.39±0.43* 2.23±0.49* 0.84±0.37*
表3 对比B组与C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分,±s)
表3 对比B组与C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分,±s)
注:*与 B 组相比,t=0.154,18.892,17.049,11.046;P=0.879,0.000,0.000,0.000
分组 例数 镇痛前 镇痛后30 min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B 组 25 5.53±1.14 5.06±0.82 4.82±0.81 2.52±0.67 C 组 25 5.48±1.16* 2.42±0.48* 2.25±0.56* 0.85±0.35*
表4 对比B组与D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分,±s)
表4 对比B组与D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分,±s)
注:*与 B 组相比,t=0.063,14.418,13.679,10.975;P=0.950,0.000,0.000,0.000
分组 例数 镇痛前 镇痛后30 min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B 组 25 5.53±1.14 5.06±0.82 4.82±0.81 2.52±0.67 D 组 25 5.55±1.12* 2.39±0.43* 2.23±0.49* 0.84±0.37*
表5 对比A组与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分,±s)
表5 对比A组与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分,±s)
注:*与 A 组相比,t=0.031,0.127,0.128,0.099;P=0.976,0.090,0.898,0.921
分组 例数 镇痛前 镇痛后30 min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A 组 25 5.52±1.16 5.03±0.85 4.85±0.85 2.54±0.75 B 组 25 5.53±1.14* 5.06±0.82* 4.82±0.81* 2.52±0.67*
表6 对比C组与D组各时间点VSA评分(分,±s)
表6 对比C组与D组各时间点VSA评分(分,±s)
注:*与 C 组相比,t=0.217,0.232,0.134,0.098;P=0.829,0.817,0.894,0.922
分组 例数 镇痛前 镇痛后30 min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C 组 25 5.48±1.16 2.42±0.48 2.25±0.56 0.85±0.35 D 组 25 5.55±1.12* 2.39±0.43* 2.23±0.49* 0.84±0.37*
表7 对比四组分娩方式[例(%)]
3 讨论
疼痛是产妇分娩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疼痛剧烈使得产妇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再加之产妇对疼痛的恐惧使得产妇心理压力增加,进而导致机体分泌失调,例如皮质醇增加等,出现血压提高和心率加快,有些甚至产生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等,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娩,改变了母婴结局[4]。所以,分娩镇痛被广泛应用于产科手术当中。通过镇痛药物能够减轻产妇疼痛程度,改善产妇负面情绪,由于产妇第一阶段因为没有必要的体力消耗进而出现疲劳现象,让产妇保留体力,有助于产妇宫口全开时顺利分娩[5]。
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分娩镇痛方法是非药物性镇痛,其指的是产妇分娩期间,通过精神安慰、呼吸指导等方式减轻疼痛程度,但是应用效果不理想[6]。药物性镇痛指的是产妇分娩期间,通过镇痛药物及麻醉药物改善患者疼痛,例如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肌肉注射镇痛方法等[7],每种麻醉方法在镇痛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安全性和可控性较高[8],通常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也就是硬膜外麻醉期间注入麻醉药物,其可以阻滞脊神经根,短期内对区域麻痹进行支配[9],但是,盆底及末梢依旧会对胎儿头部造成影响。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阻滞效果,其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效果[10],与此同时,其可以避免全脊椎麻醉风险,促进分娩安全性的提高,减轻对新生儿及产妇解决的影响,保证母婴身体健康[11]。
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腰硬联合麻醉药物包括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等。布比卡因是术中椎管内麻醉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12],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显著麻醉效果,而且能够松弛肌肉,但是其很容易导致产妇出现低血压现象,所以产科手术期间,通常不采用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属于新型的长效局部镇痛药物,低水平可以阻滞高度的运动神经,避免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可以将镇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罗哌卡因不会对肌张力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基本不会影响产妇行走活动,而且该药物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A组、B组、C组及D组镇痛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30 min、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VAS评分方面,C组及D组较A组和B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及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国产罗哌卡因与进口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联合腰硬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C组及D组自然分娩率较A组及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剖宫产率及自然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A组、B组、C组及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国产罗哌卡因与进口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联合腰硬麻醉效果均可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将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中,不仅能够减轻产妇疼痛,同时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婴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