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碎片化策略

2019-05-30葛园园

科技传播 2019年9期
关键词:科技传播碎片化网络时代

葛园园

摘 要 网络时代中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传播的碎片化。为了能够使科技传播得到较快的发展,一定要快速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然后再实施碎片化的发展战略。文章以此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网络科技传播碎片化策略。

关键词 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碎片化;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號 1674-6708(2019)234-0058-02

现今,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网络媒体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网络的信息化传播也日益呈现出零散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运用碎片化的发展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发展方式是快速普及科技知识的重要手段。科技传播过程中的重要途径便是运用碎片化的传播策略。

1 碎片化策略在科技传播中的必然性

1.1 和快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相适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手机、互联网、公共交通等许多快速发展的新兴媒体正在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作为出线的基础形式。虽然这些新兴媒体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这些新兴媒体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发展形式上产生了一种突破传统快速发展期现的局势。

这种快速发展的局势和分散化的过程在实质上都属于媒体的碎片化传播,其传播效果将直接影响广大受众群体的分割和传播的最终效果。科技传播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和传播公共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1 ]。这就使得碎片化传播策略成为一项非常必要的选择。

1.2 和“分众化”新闻传播受众趋势相适应

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传统社会模式中原本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观念等诸多内容都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不同群体之间具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同时致使社会成分发生分散现象。在多样化模式共存的社会背景下,受众传播信息的过程也会发生许多分散现象[ 2 ]。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碎片化模式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受众所产生的不同需求,需要运用分散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形式,同时根据广大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运用碎片化策略实施信息的传播,以便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3 和多样化传播方式与多元化传播内容相适应

在实施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改变传统传播模式中形成的传播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传播方法,同时根据广大受众群体所具有的个性化需求,来很好的完成传播过程。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在生活中的注意力和兴趣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开展日常活动时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更加个性化[ 3 ]。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信息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了信息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近些年来,中国传统媒体和诸多新兴媒体都在自觉的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传播方式来实施媒体的传播,以这样的方式来适应快速的社会潮流变化。在这种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中,科技传播也需要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方面做出及时且有效的调整。广大受众群体应该根据所在区域、接受能力、教育程度等诸多不同因素对其实施有效划分。碎片化传播技术的运用,可以取得较为良好的沟通效果。

2 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碎片化策略的实施

为了进一步加快国家科技的传播速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科技的普及,需要积极的践行碎片化传播策略。网络时代背景下,媒介拥有了更为贴合自身实际的生存环境,加之新闻传播日益“碎片化”的趋势,让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碎片化策略的实施更具现实性。在实施阶段,应该积极的关注网络时代的发展轨迹,真正的结合着当前实际落实基本的行动,保证更好的让科技传播碎片化策略的实施彰显出真正的价值。

2.1 运用多样化的传播媒介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实现传播媒体的碎片化,运用多样化的媒介进行科技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与此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其他媒体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其一,需充分发挥各种新兴媒体的作用。比如手机媒体、户外LED媒体、公共交通媒体等。这些新兴媒体发展的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是它们却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长期存在于观众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不可忽视这些新兴媒体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所具有的传播效果[4]。其二,社区团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社区是广大受众群体日常居住的地方。居民与居民之间会存在更多的相互联系,并在彼此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具有较强的可接近性和针对性,并产生许多共同特征。这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其实施的重要途径。其三,组织的相互沟通。传播活动的开展一般是具有一定层次的组织或组织机构来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实施。组织传播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传播形式,所产生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会优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际交往。这种形式也是科技传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形式。

2.2 细分传播对象

当下许多栏目和电视节目都是针对某一受众群体而创办的,接收群体范围过窄导致信息传播不够广泛。根据广大观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安排相应的广播内容,并在广播中进行有目的的传播。例如,为了能够切实满足不同类型电视观众的实际观看需求,中央电视台分别建立了科学技术、人与自然、探索与发现等许多分类别的频道[5]。在科普中国等诸多栏目中,细分了科学聚焦、留言破解、互动讨论等诸多栏目,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效的教育渠道,从多个方面为广大受众群体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理论,这些科教信息和科学内容的传播都是非常系统全面的,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电视观众的观看需求,因此这也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达到了科技传播高效广泛的目的。

2.3 传播多样性内容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科技信息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既包含了先进的理论知识,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技术实践知识,同时还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知识和科技原理的浅层次运用需求。怎样才能够实现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播?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它们分解成多个方面,然后将其内容分散在不同的布局中,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播。国家对于科技也是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想强大、繁盛,必须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将国家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这从理论方面阐明了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积极或消极的典型事例,生动形象的说明此部分内容所具有的重要性质,以上种种措施均是实现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唯一途径。如果不能紧跟网络时代步伐,依旧采取传统的粗放式的传播手段,那么就很难形成强有力的舆论话题,进而导致不理想传播效果的产生。所以讲科技信息的同一个内容进行分解,细化成多个方面形成强有力的舆论话题可以达到有效快速的传播目的。

2.4 传播方式的“碎片化”,运用不同方法和途径进行传播

所谓的传播方式“碎片化”,就是指的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借助于各种各样的途径实现具体内容的传播。在开展科学技术传播活动的过程中,改变过去传播模式中“集中轰炸”和“一阵风”这样的传播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采用分散、长流、连续的通信方式进行传播,掌握部分重要的科技内容,进行反复且有效的传播,从不同侧面来实现宣传内容的详细解释[6]。在开展科学技术传播活动的过程中,改变过去传播模式中“集中轰炸”和“一阵风”这样的传播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采用分散、长流、连续的通信方式进行传播,掌握部分重要的科技內容,进行反复且有效的传播,从不同侧面来实现宣传内容的详细解释。在开展传播活动的过程中,不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分开。相反,而是应该依靠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有效的传播,在叙事中实现推理,并从这样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理性的有效传递。与此同时,在对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进行传播的同时,各个新闻媒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传播需求和传播计划,对传播内容进行灵活选择,以此来提升传播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开展科学技术传播活动的过程中,传播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科技传播属于一项公益性传播活动。这就要求在实施传播的过程中突破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率最大化的传播理念,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甚至必要时可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网络时代真正实现科技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锟.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J].科技传播,2018,10(16):33-34.

[2]蔡宁宁.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碎片化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17(14):41.

[3]鞠冉.碎片化策略在网络时代科技传播中的运用[J].科技传播,2017,9(5):70-71.

[4]程道才.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56-60.

[5]程道才.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J].当代传播,2009(4):31-33.

[6]李彬,赵瑞琦.网络时代报纸科技传播的优势与缺陷[J].中国出版,2011(6):43-45.

猜你喜欢

科技传播碎片化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平行的个体与垂直的世界
微时代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想象力都去哪了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