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PLA2和炎症因子对老年脑卒中病人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2019-05-30
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等特点,其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80%的Lp-PLA2可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水解LDL上的氧化卵磷脂,继而形成促炎物质,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促进作用[1]。
本文通过研究脑卒中病人血清中Lp-PLA2和炎症因子水平,探讨Lp-PLA2以及炎症因子与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5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26例,年龄60~85岁,平均(77.67±9.43)岁。选择同时期在门诊行正常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6例为正常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平均(71.37±6.13)岁。纳入标准:所有病人均通过脑CT和MRI诊断为脑卒中。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确定的第四次脑血管病大会诊断标准中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符合卒中标准。排除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脑血管畸形、短暂性脑缺血、外伤性脑出血、严重肝功能异常、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对病人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评价,采用改良 RanKin量表,根据伤后3个月或出院时病人恢复情况计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6分,<4分为恢复良好,归入预后良好组;4~6分为恢复不良,等于6分则为病人死亡,均归入预后不良组。
1.2 标本收集和处理 嘱病人空腹,采集静脉血4 mL,置于促凝管中。
1.3 试剂及方法
1.3.1 血清Lp-PLA2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Lp-PLA2的表达水平,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 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检测:通过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脑卒中病人血清中Lp-PLA2的表达水平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Lp-PLA2明显增加,预后不良组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3组血清Lp-PLA2、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P<0.05
2.2 脑卒中病人血清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IL-6、IL-8、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预后不良组中,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3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P<0.05
2.3 脑卒中病人血清Lp-PLA2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血清Lp-PLA2与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主要与脑组织缺血和缺氧诱导的坏死有关。随着对脑卒中病人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炎症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缺血性卒中病人的早期病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脂质斑块沉积密切相关[3-4]。大多数观点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本质上是一种血管壁的慢性炎症反应,主要是由血管壁细胞受到有害物质刺激后产生的慢性炎症引起[5]。在这个过程中,病人的脑血管内皮细胞以及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激活白细胞并破坏神经系统。此外,动物实验研究已经证实,IL-1β和TNF-α的表达的增加可以诱导选择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水平的增加,导致白细胞聚集,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和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并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脑组织坏死程度[6]。
表3急性脑卒中病人血清Lp-PLA2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n=56)
炎症因子rP IL-60.651<0.001 IL-80.531<0.001 IL-1β0.783<0.001 TNF-α0.813<0.001
研究结果显示: 脑卒中病人炎症因子(IL-6、 IL-8、 IL-1β、 TNF-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因子在脑卒中病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脑卒中病人预后不良病人IL-6,IL-8,IL-1β,TNF-α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 可见炎症因子与脑卒中病人的预后具有紧密的关系。 可能是由于在脑卒中发生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增高加重脑组织神经系统的损伤,从而造成病人的预后不良。此外,TNF-α和IL-1β可参与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促进炎症介质释放。当病人出现脑灌注损伤时,机体释放IL-1β,引发白细胞发生聚集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使中性粒细胞发生趋化作用。还能够引发氧化代谢物的产生,释放神经毒性物质,加重病人的脑组织的损伤。同时,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深,血清中TNF-α和IL-1β炎症因子水平进一步升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Lp-PLA2水平与卒中病人的预后相关。Lp-PLA2属于磷脂酶A2超家族,并且已被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7]。 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Lp-PLA可通过调节细胞炎症因子降解纤维帽中的胶原纤维,导致纤维帽变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甚至斑块破裂,最终引发急性卒中。进一步利用相关分析发现,血清Lp-PLA2与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总之,本研究表明Lp-PLA2可能参与缺血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与卒中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