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考
2019-05-29黄晓佳
黄晓佳
纪检监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辩证统一关系,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主责主业,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纪检和监察职能,不缺位、不越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着力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一)坚持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
定位准、责任清,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要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主责主业,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纪检和监察职能。纪检监察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工作要求,补齐监督短板,解决职能发散,越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纪检监察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基本工作方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好“裁判员”,种好“责任田”,努力做到“重在管事”向“重点管人”、“一线参与”向“二线监督”、“注重过程”向“注重结果”、“四面出击”向“定点突破”、“纵向监督”向“纵横向并重”等“五个转变”。积极探索深化“三转”的新路径,并积极实践,抓住主要矛盾,问题深入调研,有效促进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各层级纪检监察机构职责的有效落实,组织制定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明细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局面。
(二)坚持挺纪在前,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通过制订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相关制度,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推动谈话制度落实,推动“四种形态”运用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综合运用谈话、函询、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等多种措施,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在职责范围内广泛开展谈心谈话。要发挥“再监督”职能作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推动“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以强有力的问责唤醒责任意识、责任担当。要严格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履行党内专责机关职责,加大对职能部门监管职能范围内业务工作的监管、督导力度,促进责任落实。形成监督合力。加强与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协作,强化信息沟通;建立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工作备案制度,扩大资源共享;完善各单位、部门监督责任考核制度,促进成果运用。增强监督实效。积极实践运用专项监督、专项调研等方式,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强化日常监督,主动发现和收集问题,并通过分析研判转化为从严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求。
(三)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巡视巡察利器作用
狠抓巡视发现问题整改。对照巡视发现问题,组织起草制订巡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整改清单,并责令进行对照检查整改,對各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检查督导,切实落实中央专项巡视的各项整改要求对照整改。严格把好清单质量关、过程督导关、销号审核关等“三关”,确保问题得到全面整改。统筹安排对子公司党组织的巡察工作,做到上下联动。高度重视巡察成果综合运用,强化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以全面从严治党的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对照“镜子”找差距、不足、缺漏,扎扎实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二、着力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坚持预防为主,开展机关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针对核心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牢牢抓住权力运行的核心部门与关键岗位,不断提升主体责任意识,将纪检监察再监督和部门监督有机结合,有效增强内部监督的效果。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全面排查识别具有业务处置权的岗位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点,最大限度把风险点找全找准,不留死角和盲区,不遗漏重大风险。从岗位的重要程度、风险发生的概率、自由裁量权的大小和风险发生后造成的危害程度四个维度对风险点等级进行评估,分类管理,明确风险监管责任人层次,对高等级风险点重点预防、重点监管,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制定防控措施、降低风险。同时,每年开展风险防控情况自查自评和动态评审工作,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应用“计划、执行、检查、修正”PDCA管理方法,及时调整部门风险点内容、风险等级,完善防控措施,对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行系统化、动态化的管理,不断提高廉政风险防控运行的质量和水平。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同时,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在重大节日和关键节点及时向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提醒,组织解读中央、行业公开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落实监督责任,督促和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好主体责任,认真查摆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切实防范“走过场”“做虚功”等现象出现。
三、着力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
“不想腐”是反腐败的终极目标。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从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德引领作用三个维度入手,努力构筑“不想腐”堤坝。
一是加大警示教育力度,通过开设廉政讲堂、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组织学习中央、行业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针对余云东严重违纪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严禁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招标采购活动的规定。
二是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织观看历史廉政文化专题片、发放廉政书刊,着力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使不想腐成为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
三是充分发挥道德引领作用。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知识考试,以考促学,达到道德引领、纪律托底的目的,使得党员领导干部把秉公用权、廉洁奉公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同时,不断强化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监督执纪问责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是否对党忠诚、敢于担当。
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把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适应形势任务,不断增强履职本领。在政治过硬上下功夫。牢牢守住政治机关这个定位,自觉站在大局思考、谋划、推进工作,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于履职尽责的全过程。突出思想引领,筑牢对党忠诚这一政治品格,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本领高强上下功夫。持续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在履行职能、工作作风等方面体现政治机关本质属性。准确理解把握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敢于、善于从政治上发现、审视和解决问题,强化执纪执法监督、严肃追责问责,着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章党纪党规和宪法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大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在作风过硬上下功夫。坚持敢于担当的执纪基准,以对党的事业和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强化工作纪律,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内控机制,从严管理纪检监察干部,严防“灯下黑”。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把纪检监察队伍打造成“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党内“纪律部队”。
(作者单位为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诗雨.述评之三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J].中国纪检监察,2018(13):23-24.
[2] 路洪昌.坚持治标与治本同向发力 纵深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J].共产党员(河北),2018(12):48-49.
[3] 赵承燕.论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惩防体系建设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管控机制上的作用[J].长江丛刊,2017(1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