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绘画中存在的构图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019-05-29胡翠娥
胡翠娥
【摘 要】爱画画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天生就会画画。但当他们拿起画笔满怀激情作画时,大部分儿童往往想到什么画什么,画面平铺直叙甚至毫无关联,在构图上存在不少问题,如:每个物体的比例相当、造型美观,但无法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或画面不均衡,向一边倾斜;亦或是画面空白部分太多,不知该画些什么。在儿童画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希望儿童不仅能在绘画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且能清楚的表达这幅画的含义,让观者能够在绘画作品中读懂儿童充满童趣的内心世界。下面我把“构图”这一深奥难懂的专业词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加以阐述,“化繁为简”解决儿童绘画中构图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故事;构图;儿童画
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喜欢画画,它是儿童表情达意的一种途径。儿童画的构图也别具一格,儿童更愿意凭自己的直觉来引导自己的思维。大部分儿童在绘画前满怀激情和自信,但当他们拿起画笔准备作画时,有的孩子想到什么画什么,把无数个形象不分主次、大小,一一在画纸上罗列,画面显得杂乱无章、毫无关联。还有的孩子在画前还跃跃欲试,但一拿起画笔就不知道画什么为好,往往在画了一两个简单形象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儿童在绘画创作中,在构图上存在不少问题,而有的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淡化双基的提法,当儿童在绘画中存在问题,不知道该画些什么时,往往以一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加以解释。美其名曰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儿童随心所欲的作画。殊不知,教师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抛给学生去解决,这无疑是拔苗助长,学生无所适从,到头来老师不会,学生更不会。
早在我国南齐时代,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六法论”中就指出“经营位置”,也就是构图的重要性。所谓构图是指: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安排构图是绘画的提纲统领。而对于儿童绘画来说,教师在教学时不适合直接讲授深奥难懂的构图知识,也不能以一句简单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搪塞过去。那如何解决儿童在绘画中存在的构图问题呢?
解决方法:
一、像讲故事一样绘画
故事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和绘画一样,儿童喜欢讲故事、听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以得到许多乐趣。那如何让绘画和讲故事一样变得生动有趣呢?构图怎样可以变得更加完整呢?
故事往往有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讲故事时要发散思维,想东想西都没关系,只要筛选精华部分,再用一条线索组织起来。具备这几个要素后故事就会变得有主题思想、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儿童绘画和讲故事一样,往往构图存在问题的绘画作品,就是少了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这样的画面杂乱无章毫无情节和内容,就显得空洞无物。如:在有些画的构图中,学生把自己想到的都画进去,以为东西越多画面越丰富,结果适得其反,画面杂乱,没有主次,掩盖了主题。这样的构图其实就是将脑中已经存在的形象进行了简单的拼凑有个孩子在画《美丽的公园》时,画面上,花朵、蝴蝶、蘑菇、太阳、云朵,一一罗列,几乎每个物体的大小都一样,没有主次。单看造型都很美观,但拼凑到一起却无法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图1)当老师问她:“你画的是什么?你的画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她只能说出花朵、小鸟等零碎的名词。画画完了却还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岂不悲哀!接下来教师对其进行指导:“你想一想在美丽的公园里有谁呢?”“小朋友、小鸟。”学生说。“那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老师问。学生想了想说:“小朋友在美丽的公园里和小鸟一起放风筝。”“你能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再把它画出来吗?”几分钟后再看这个孩子的作品,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仿佛在跟观者讲述小作者内心的故事。(图2)还有一个孩子她在画《美丽的公园》时,画面中蜻蜓和太阳都偏在了画纸的右方。(图3)当画面的其它位置还很空时,她认为自己已经画完了,老师看到后问她:“你的画面是不是偏在了右方。”她点了点头。“那你的画面上还可以再添加点什么呢?”孩子露出了茫然的眼神,她不知道还能画些什么。“你能给这幅画编个故事吗?”孩子想了一会说:“蜻蜓要用大翅膀把孩子们带上天空。”多有趣的想法呀!“那你能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再画出来吗?”几分钟后老师看到,蜻蜓大大的翅膀上载着小朋友,他们有在云朵上嬉戏的,有躺在云朵里休息的,还有的正站在地上挥着手等蜻蜓来接他们。“蜻蜓是从哪把小朋友接上天的?”老师问。“公园里。”孩子回答道,但随即觉得画面似乎少了些什么,然后又在小朋友的身后添加了一些背景。多么充满童真的画面!(图4)“我们在画画时要像讲故事一样,想好了这个故事是围绕谁展开的,发生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老师拿着这两个小朋友的画举例。“当你编好了一个故事,再把它画出来时,你的画就会和你的故事一样有趣。”老师说。有了成功的经验后,孩子们争先恐后的编起了自己的故事,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孩子们也兴趣十足。
儿童画和讲故事一样,表达的是一种情感和思想。当儿童画构图也具备了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这几个要素后,儿童画就和讲故事一样充满了乐趣。
1.以生活为源泉,搜集素材
艺术来源于生活,中国画传统理论中就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说,是指作画应以大自然和生活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以创作出好作品。儿童接触最多的环境就是家、学校和一些公共场所。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只有他们亲身经历過的才是最深刻、最有可创性的。学生做的各种游戏、参加的各种活动、参观游玩的各个地方、经历的每件事情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的素材,另外,教师在平时也要引导孩子多读书、多看、多了解、多体验,从各方面搜集素材。
2.以想象为途径,整理素材
有了这些体验后,孩子才有了创作的素材、想象的空间。在创作时教师往往教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但有的孩子思维跳跃,没有主题。他们的“奇思妙想”有时更像“胡思乱想”。故事要有情节,绘画也要有主题。创作时我们要根据需要,展开想象选择合适的素材,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3.以创作为前提,表现素材
当学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绘画时,作品往往内容雷同,没有自己的创意。这种作品犹如机械的重复,枯燥无味。当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素材,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时,孩子参与的热情高涨了许多,画面的雷同现象也就少了许多,表现时往往很有新意。
4.以故事为载体,讲解作品
当儿童把他心中的故事画了出来,变成美术作品时,就会产生很大的满足感,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享,引导他们进一步想象,完善作品。同时把自己画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激发其他小朋友创作的动力,同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在成功中增添了兴趣,使其能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辅助一些简单构图知识的教学
在用讲故事的形式,启发学生构图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还可辅助教学一些简单的构图知识。
1.构图要有主题
画面中的所有物体都要与主题有关系,围绕主题进行构图。不可零零碎碎,想到什么画什么。
2.构图要饱满有主次
画面中的物体,要尽量饱满。画面的内容是围绕主体形象展开的,要画的大一些,多数放在前景,突出主体物。处理好大小、前后、遮挡、疏密关系。
3.构图要相互呼应
同一画面中的物体既要有区别又要做到相互呼应,这样才能让画面融会贯通、充满生机。
总之,在儿童画构图的教学中,我们不仅可以教学一些简单的构图知识,还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构图”这一深奥难懂的专业词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加以阐述,“化繁为简”解决儿童绘画中存在的构图问题,让每幅儿童画都能成为一个有趣的故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英武.中国校外教育理论[J].中国校外教育,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