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2019-05-29罗芳玲

文理导航 2019年1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英语教学

罗芳玲

【摘 要】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然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在帮助学生学好语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思想品质方面也能有所成长。因此,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便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立德树人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应使立德树人的氛围像盐一样“溶化”在教学中,把知识传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接受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转变育人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走出教育误区

教师的教育观念、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今后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育人之本在育德,育德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可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学校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高,部分教师将德育教育的责任全部转嫁给政治课老师;二是重智育,轻德育,重提高成绩,轻精神关怀。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立德树人重要性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将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自觉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责任。

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生良好行为道德的楷模

教师是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行为道德的仿效者。教师的思想道德、人格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在诸多教育影响中,对学生产生最深刻、最持久作用的则是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王夫之说得好:“欲明人者,先自明”。因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用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高雅文明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做学生的表率,熏陶和感染学生。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英语课文不仅包括许多语言点,本身也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冀教版英语新教材内容包括历史、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交通、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

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礼记》中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不仅要授以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以学生立世之德,德和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谓“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要运用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比如:在冀教版九年级Unit5 Look into Science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以及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巨大影响,然后组织学生针对袁隆平这个人物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最后我饱含深情地朗读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被袁隆平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热爱人民、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深深感动。真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段感人至深、启人深思的颁奖词,深深敲击着学生的心灵,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德育教育,达到了以境育情,以情润德的目的。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活动之中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在课堂中所认知的道德观念,激发的情感,最终要内化为道德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举行英语朗读、英语小品比赛、唱英语歌、英语角、英语日记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继续深化对课堂中所接受的德育观念的理解,从而不断扩大德育渗透的范围。例如:在进行冀教版八年级上Lesso2:Many Faces ,One Picture教学时,我让学生去搜集The Spring Festival、Tomb-Sweeping Day、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图片,并配上节日由来的英文说明,制成精美的手抄报,然后进行集中展评。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进而升华了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和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李先念先生曾强调:“教育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一代新人的成长,直接关系着‘四化的成败、民族的兴衰、祖国的前程。”而教育之本在育人,育人之本在育德。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深刻思想内容,选择恰当的德育渗透点,并辅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正确的阐述,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以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培养出具有良好习惯和高尚人文品质的好学生。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德育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