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

2019-05-29丁贤丰

文理导航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丁贤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更要求学生具备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学生的小学阶段,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本文主要讲述了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为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必须提升学生对科学实验的了解。实验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中的弱项,教师想要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则必须要了解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实验教学是要帮助学生提升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优化教学手段,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当前的教学中,国家要求教师从之前的师本理念转变为如今的生本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教师成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国家要求教师遵循生本理念,使自身的教学手段多元化并具有趣味性,但遗憾的是,当前教师在教授小学科学课程时,经常会因为学生年纪较小而不敢将课堂交给他们,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实践,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

而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必然导致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使得小学科学实践课堂僵硬无趣,本来科学课程就严谨,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专注力来支撑完整节课堂,如果课堂僵硬无趣,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会逐渐分散,便会导致对科学实验的步骤了解不清晰,最终让学生对实验失去兴趣。

(二)学校对科学实验的不重视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科学实验也不够重视,笔者认为,这种不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学校忽视了科学实验教师团队的建设。科学实验需要教师有足够的逻辑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就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性,但因为学校的忽视,教师团队往往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授。

其二,学校忽视了科学实验器材的建设。科学实验需要学校具备足够多的实验器材,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学校实验器材室里的实验器材数量不足、质量老化,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本应是学生亲手实践的实验,变成了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更有甚者变成了教师课件中的片段。

(三)教师对科学实验的设计太依赖课本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应处于“求知若渴”的阶段,教师使用课本的教学方式,本身是没有任何错误,但有的教師过于依赖课本,讲课也是照本宣科,会导致这个年纪的孩子知识的“书本化”。学生经常会感觉这种教学方式对自己来说过于枯燥,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不利于建设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是直观表现科学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能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必要途径。教师若能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足够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足够的锻炼,帮助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个人职业素养

教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得到教学手段的提升,之前单一的教学手段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丰满,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升级,让教师完善并贯彻落实生本理念,在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人,长久坚持下来,教师的职业素养会得到提升,使学生更热爱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因知识点较繁杂,若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教师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反复巩固知识点,不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就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新的学习方法,帮助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三、小学科学中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当教师了解了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后,应根据原因找到解决方法,在这里,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理解,总结出以下方法,希望能为小学科学教师提升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帮助。

(一)积极开展实验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模式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其实是没有灵魂的,教师只做到了一个合作的壳子,却没有做到合作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师的合作也都是在自身监督下进行的,说是合作,只不过是由之前的教师监督一个人变成了教师监督一组人,这种合作又怎么能实现原本的教学意义呢?

教师想要进行小组合作教学,首先应确定小组的分组模式。第一,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进行划分,有的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较高,有的学生则比较低,这两种学生在一个小组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互补作用。教师一定不能让理解能力高的学生都集中在一个组,或者理解能力低的同学集中在一个小组,这样只会阻碍学生的发展。第二,教师应对班级同学的性格和兴趣有充分的了解,有些学生比较外向,教师可安排一些内向的同学与他们一个小组,这样能够充分锻炼每个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更应注重实验的趣味性,仅依靠课本实验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升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呢?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将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磁铁能吸引什么”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让学生准备一块磁铁、一张纸、一把小刀、一支塑料笔,运用他们手中的磁铁对这些物品进行吸引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发现磁铁可以吸引哪些的物品,不能吸引哪些物品,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

(三)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时代最热门的技术,应被应用于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可先将科学实验录制下来,上传到家长微信群、QQ群上,让学生观看,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克服实验教学时间较少的问题,在最大限度内拉长教学时间,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作为强大的通讯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通知学生下节课要准备的实验器材等。

【参考文献】

[1]章美丽.有效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6)

[2]李钟富.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快乐阅读,2013(18):2-3

[3]何志辉.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

[4]方静宽.打造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3(06)

[5]贾洪波.小学科学探究式实验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3(05)

[6]张珍滟.乡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S1)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