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9-05-29段军军

文理导航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问题

段军军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添了教学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应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突出重点,化难为易,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问题;策略

多媒体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出了它独具魅力的作用,其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 一系列变化。下面就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些认识。

一、多媒体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件形式忽视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只重视多媒体辅助带来的便捷性,但却容易忽视实质的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将动画、声音以及文字结合在一起,让课堂上少了演算和手写板书,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但如果生动形象的图像信息应用过多,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加法”时,其教学课件是以小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作为背景,如,白雪公主、米老鼠等等,将计算公式放在这些图片动画中,之后向学生提出疑问:“你们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计算出这些题目?”结果,并没有几个学生可以计算出来。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动画图片上,所以他们不会思考问题。由此可见,一定情况下多媒体课件的图形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導致主体偏离,使得教学主体慢慢淡化。

(二)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是十分普遍的,但在使用中仍旧存在诸多误区,许多教师会因为过分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化,而不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造成其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

(三)教师缺少多媒体教学专业素质

当前,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都比较低,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有关理论指导知识,也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的结合。有些小学教师年龄较大,在开展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时往往存在错误的操作行为,导致讲授的内容不符合课堂教学内容,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四)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的机会

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缩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板书的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时间为学生介绍课本知识,教师仅仅点击计算机上的教学课件就可以达到讲授基础知识的目的。但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采用多媒体课件,就会直接减少师生在课堂活动中共同参与的机会,教师只扮演解说员的角色,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讨论,对学生发挥自身开放性思维会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多媒体课件还会约束学生的学习思维,降低师生之间的互动次数。

二、优化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运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必将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抓住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造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某小学操场长80米,宽50米,为了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30米,宽增加20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画一画,尝试算一算。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解法:30×20=600(平方米)。这时,我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与宽,形成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就能直观地看出扩大的部分并不是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再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很快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

(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多媒体技术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教学“时、分、秒”时,我事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突破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从而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

(三)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动态情境,以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观察每个梯形面积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时,我先让学生操作,操作后,让学生观察课件上是怎样拼的,通过拼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就是梯形的高,再通过表格的填写、讨论,从而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由于多媒体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能够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四)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多媒体集网络、图、文、声、色及交互于一体,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于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统计”以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各种数据、图表,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获得有关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索充分认识到统计的广泛应用,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及数学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利用声、形、色等多种渠道,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而这种资源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大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欢快、愉悦、充满活力的情趣中获取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的人行横道、双杠、平梯。通过学生的观察与讨论,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才可以确保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点的同时不会脱离整条教学主线,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凯.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8(20)

[2]李雪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与实施[J].学周刊,2018(0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问题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