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课在前置性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2019-05-29刘高飞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微课

刘高飞

摘要:在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中,微课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微课可以在呈现抽象知识、知识生成过程、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实现助学和导学的价值与功能。前置性学习中运用微课的注意点包括处理好讲授与发现的关系、教学与导学的关系、新兴学习方式与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关系。

关键词:微课;前置性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B-0067-04

前置性学习,是学生在师生正式学习前独立或生生合作开展的自主性学习,通常以学习单作为载体。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攻克学习重点、难点。在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中恰当地嵌入微课,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困惑,充分发挥前置性学习的导学、助学作用,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质量。

一、关于使用微课的学情调查

笔者在本校(城区小学)三至六年级中各选了一个实验班级(共计170名学生),开展以微课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实践。在教学实践前,笔者调查了实验班学生使用微课学习的学情基础。

(一)實施微课学习的家庭基础

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170名学生中,有166名学生的家庭装有宽带,占97.6%;另外4名学生家庭虽然没有安装宽带,但是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在电脑、平板、手机三种上网方式调查中,145位同学选择两种或三种,占到了85.3%;几乎百分之百的互联网普及率和更多样便捷的上网途径使得学生进行微课学习不存在物质障碍。

(二)学生使用网络的自控力调查

小学生的网络自控力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个因素。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父母对你上网持什么态度?”,分别有三个选项“A.开放(随时可以上网);B.约束(在家长管理下);C.禁止(不许上网)”,选择的人数分别是48人、103人、19人,分别占到了28.2%、60.6%、11.2%。

通过对部分家长访谈,我们了解到,持“约束”和“禁止”态度的家长顾虑包含:①担心影响孩子的视力;②手机、电脑的使用管理问题;③担心网络不良信息,如游戏、诈骗信息等;④担心上网占用学习时间。

第二个问题,我们对学生网络学习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如果你独自一人在家使用电脑或手机进行微课在线学习时,会不会难以自控,去浏览其他网页或玩游戏?”数据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合计有25.3%的学生会受到网络其他信息干扰。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选择“偶尔会”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选择“不会”人数的比例越来越低,可见,在小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增加,社会阅历、知识量的不断拓宽,高年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学习时更容易受到干扰。

(三)使用微课学习前,学生开展前置性学习的状况调查

由于刚开始实验,我们用学生容易理解的“预习”一词进行调查,在调查的170名学生中,有56名学生选择“偶尔会预习”,占比33.0%,108名学生选择“经常会预习”,占比63.5%,另外还有6名学生选择“基本不预习”,占比3.5%。从数据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完成过预习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学生的预习状态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每个选项中各年级学生的表现看(如图1),选择“无法像课堂学习那样深入,有时学不懂”的学生人数居各选项之首。学生通过现有的预习方法,如“勾一勾、画一画、学一学、圈一圈、做一做”等对课本内容自主学习时,难以有效抓住学习重点,突破知识难点,这个是学生自主预习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不可忽视的是,平均每个年级都有学生意识到了这一点,选择了“缺乏学习的方法,不能有效预习”,与此同时,还有少数学生没有兴趣或没有习惯进行预习。

(四)学生对使用微课进行前置性学习的态度

在“你认为什么时候观看微课更合适?”中,选项有“课前自学、课堂上、课后复习”,由于是多选题,各选项人数分别有142人、26人、154人,占总人数的83.5%、15.2%、90.6%。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是肯定了微课在课外学习时的作用的。只有15.2%的学生选择了在课堂上需要观看微视频,充分说明学生对课堂上教师播放微课不太感兴趣。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再次缩小了调查范围,问学生:“你认为课前学习是否一定需要观看微课?”经过统计,选择“A.不需要,自己自学课本就行了”的学生人数占比只有4.1%;选择“B.有时需要,在自学时遇到疑点、难点”的学生人数占比达到72.4%;选择“C.经常需要,观看微课可以轻松实现自学”的学生人数占比达23.5%,选择B或C的学生合计占被调查学生的95.9%,充分说明学生对前置性学习中使用微课是相当认可的。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使用微课学习是具备客观上的物质条件的,家长对学生上网这一行为是比较关注和适当控制的。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难以深入学习各学科知识,多数学生缺乏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

二、微课在前置性学习中的价值体现

小学数学学科中,随着学习知识的难度逐渐增加,学生在前置性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单纯依赖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学习效果必定不佳,部分学生甚至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或信心。恰当地使用微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前置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有效克服学习难点,提高获得知识的质量,实现高品质的自主学习。

(一)微课可以直观呈现抽象知识的内涵

纵观以往的前置性学习,教师经常让学生在课本上或者在纸质学习单上完成自主学习,学习形式单一枯燥,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生动有趣的引导,学习难点难以有效突破。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尤其是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领域,蕴藏了很多数学推理、数学思想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自主学习时,对于部分探究意识不强、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丧失持续学习的兴趣或动力,产生畏难情绪。如果在前置性学习中恰当运用微课,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学生更加持久深入地进行自主学习。

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学中,笔者以学习单启发学生思考:“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激发学生先动手操作,探讨商标纸面积的计算方法。随后,笔者在学习单上让学生观看微课,由微课直观呈现商標纸的剪开示意图,一种沿高垂直剪开,展开后成长方形,另一种斜着剪开,展开后成平行四边形。微课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剪下的图形,探索剪下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学生发现无论是平行四边形,还是长方形,其本质都是化曲为直,将圆柱的曲面转化成平面图形,从而研究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微课可以动态呈现知识生成的过程

前置性学习时,学生有时缺乏相应的操作经验,或者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通过操作获得更高层次的数学理解。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传统的预习或者纸质学习单,往往得不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无法实现知识上的真正“建构”。这时,微课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与此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带有情绪体验色彩。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学习者就会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对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敏感。微课的界面简洁、条理清晰、操作直观、思路有序的特点正好满足了小学生的学习需要。

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教学中,笔者在学习单中引导学生先动手将圆平均分成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由于实际条件限制,学生无法将圆进行密分,剪拼后的图形与长方形“相去甚远”,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拼成的图形就是一个长方形。这时,微课中通过flash动画,分别将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在不断的密分中,学生直观感受到剪拼成的图形随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越来越接近一个标准的长方形,当平均分的份数多到一个程度,这个图形就无限近似一个长方形。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与圆的边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动态演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将圆转化成长方形的抽象过程,克服了动手操作中的不足,并很好地渗透了极限这一数学思想。

(三)微课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微课视频教学资源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程。视频播放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暂停、倒退、反复观看。因而只要视频有足够的吸引力,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反复学习或者跳跃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体化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仍可以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复习,家长也更加方便进行辅导。

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前置性自主学习。微课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一面涂色、两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视频通过精美的动画,直观展示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3份后不同位置的小正方体涂色情况,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每条棱平均分成4份、5份……n份后,用字母式表示一面涂色、两面涂色的个数。

据不完全统计,将近40%的学生观看微课达到2次以上。我们发现,微课可以突破学习时间的限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对一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帮助更大。

(四)微课可以嵌入学习单发挥助学、导学作用

前置性学习通常用学习单来指导学生先学。如果将微课与学习单结合使用,其效果既优于独立使用学习单,也优于独立使用微课。以往的学习单一般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悟出相关的知识或方法,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中等偏下的学生一般只能停留在会做题,遇到知识的重点、难点时,很少能悟到位,悟充分,这部分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才能掌握所学知识。相比之下,有了嵌入微课的学习单,学生可以在学法指导下,通过微课学习一些难以理解的或拓展性的知识,从而体会到自主学习不再是单调乏味的“纸上谈兵”,而是通过轻松活泼的微课学习、动手操作、社会实践、文本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更高质量地掌握所学知识。

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中,笔者在学习单上设计了借助物体画圆、学习圆规画圆、探究圆的特征等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然后尝试用圆规画圆,并总结画圆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微课视频中清楚准确的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掌握画圆的技巧。学生在画圆的基础上,将所画的圆剪下来,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探究圆的特征。嵌入微课的学习单,既发挥了微课的指导功能,又突显了学习单的导学、助学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三、前置性学习中运用微课的注意点

微课在前置性学习中虽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学习中,教师在制作的微课时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过度依赖微课或者忽略微课的情况。

(一)处理好讲授与发现的关系

前置性学习中,不能让微课取代学生的探究过程,更不能取代学生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微课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学生才是自主学习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地位不能互相取代。教师在设计前置性学习时,要审慎使用微课,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二)处理好教学与导学的关系

在前置性学习中使用微课,绝不能简单地将教学前移,让微课代替教师的讲解。教者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恰当设计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单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感悟概念,获得知识,实现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处理好新兴学习方式与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关系

微课学习是近年来时兴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短小、精悍,以单一知识点教学为主的微课学习,能够很好地克服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改变原来枯燥的学习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视频时间控制在5至8分钟内,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一定的生动性和启发性。前置性学习时,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要明确具体,利于保护视力。

实践证明,将微课运用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中,丰富了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果,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内容更丰富、呈现更精彩的微课,将有效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条件下职校语文前置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