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幻象:“锦鲤崇拜”背后的身份认同与虚幻世界
2019-05-29脱畅
脱畅
摘 要 通过选取“拜超越教”作为典型案例,观察迷群群体互动的亚文化特征并对其转发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剖析其中有别于之前“崇鲤文化”的特征以及作为转发对象的“杨超越”和转发者之间的双向身份建构逻辑,并利用镜像理论、符号及身份认同等思考路径,透视当下青年人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以及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锦鲤崇拜;杨超越;身份认同;社交媒体;亚文化群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6-0093-02
2018年热门综艺《创造101》中,一个唱跳能力平平甚至在公演时严重走音的选手——杨超越成为公众“焦点”,更令人惊诧的是除了这一“完全不靠实力”的出道路径,杨超越很多心愿都接連实现,许多网友也在转发起初为了调侃杨超越而做的“锦鲤表情包”之后“梦想成真”,于是杨超越的“人形锦鲤”形象迅速获得全网热捧,由废柴少女变身万能幸运符。
1 “锦鲤”:新型松散“教派”的内聚符号
1.1 简易随心的松散“教派”
摒弃一切社会身份和规则仪式,“拜超越教”以杨超越为主角的“人形锦鲤”图像符号为情感纽带和接头暗号,以对“好运”的共同憧憬结成一个松散的亚文化群体,“教徒”需要做的只是在任何网络平台简单地转发相关图片和表达愿望的简短文字,建立起某种似有若无的社交关系和身份认同,共享一致的情绪和感受,自由平等地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弱连接。
1.2 抵抗与风格的消散
与早期亚文化相比,“特例独行”的群体风格和对权威的“攻击”与“抵抗”已明显弱化了很多,由于本身对“人形锦鲤”的崇拜即是崇鲤传统的延续,因此这一亚文化群体对于主流或传统的抵抗意味更显得可有可无。网络空间的流动性与裂变性下,如今的亚文化群体成员不需要也无意愿借助鲜明的风格与抵抗标榜自我以获得身份认同:无需统一着装、统一行动、统一平台,他们更追求一种若即若离的“自由”——可以随时“信仰”也可以随时“弃教”,所有严肃性和规则性都已烟消云散,不存在任何客观准入壁垒或是技术屏障,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或是特定技能,更不需要经济支持,一切都是自由轻松的,是一场真正的广场狂欢式文化。
1.3 他人目光的“围攻”
身处新媒介快速信息传输的大环境,“人形锦鲤”本人通过“收听”和“审视”他人的反馈作为接受凝视的镜子并通过想象形成理想镜像重新建构自我。
杨超越在支持与贬低两级分化的舆论声中一路摸爬滚打,开始不断地进行心心理暗示,她觉得自己好像真的自信了一些,也更会说话了。于是在节目一次晋级感言中,她出乎所有人意料说了一句:“你们随便怎么质疑吧。我粉丝给我投的,我就坐那,我跟你说我不怕。”[1]基于节目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其微博内容,杨超越对于自己的锦鲤身份是在受舆论影响之后逐渐接受和认同的,“人形锦鲤”们似乎开始有意无意地选择躲进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进行区隔,沉浸在这个备受追捧和崇拜、“好运加身”的自我形象,形成“锦鲤本人”与粉丝双方打造下的虚幻符号景观。
2 公众:无处安放的失控与焦虑
过去的亚文化群体无疑需要通过建立风格或标志获得来自外部的认同,期望通过各种交往式建立社会联系,进行同类的身份识别和分类。但是在人际关系碎片化的互联网社会,在线虚拟组织也渐渐承担了本应由社会实体组织所承担的群体识别、身份提供的功能,并能更为方便地通过信息传播,发展、形成自己的身份符号和存在意义[2]。如今的“拜超越教”在社会网络新特点新语境中发展出一套全新的身份认同机制。
2.1 社交网络加剧失控感
根据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二是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3]。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会大比例地参照别人的评价,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是社会之上的社会,在这个垂直空间,参与者以时间先后排队,兴奋而不安地呈上他们的内容,迎接彼此之间最挑剔的窥伺。在所有人都广泛参与进入的一个活动场域里,这其中就蕴含了相当程度的裹挟和影响的意味,这时“不合群”或“静默”的人就成为了相对而言的“异类”。在这一弥漫全网的失控与迷茫氛围中,青年集体不安情绪裹挟,本身就迫切需要精神力量的来源,让自己在面对被放大后的不安时,有更多的掌控感,而“拜超越教”的出现也同时契合了这份心理渴求。
2.2 仪式与传统以驱赶焦虑
“拜超越教”的“教徒”在遇到“难事”需要好运加持时,往往会在这一阶段持续性转发,甚至每天定时定量进行固定图片符号的转发,这种每日跟风转发的“固定仪式”能够让他们感到自己在“努力”,并且“事情正在变好”。纵观中国古代不管是宗教迷信还是节庆民俗,中国人往往喜欢用一些仪式性、寓意性的东西进行符号化暗示以增添幸运与吉祥,因此传承到如今的青年人,哪怕理性使他们深知这一“迷信”举动无济于事,但当困难与挑战迎面而来时,人们需要更多的“努力”加持,以缓解无法释怀的焦虑与不安。
2.3 仰望歆羡里追逐幸运
“人形锦鲤”不乏明星名人,而像杨超越这样从草根一跃而为大众“锦鲤”的身份“升级”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共情心与接近感,透过这种人生故事每一位“信徒”似乎都看到了改变现状的可能性,与幸运的距离感在被拉近和缩小。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诠释了“狂欢”包含四个范畴,其中之一的“随便而又亲昵的接触”和“距离感的消失”便可以作为整个“崇鲤”活动的绝好注脚,这种暂时平等的虚无感极大地填补了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平淡甚至是平庸的生活常态。
3 深思:狂欢喧嚣中的青年精神危机与虚幻满足
约西·德·穆尔认为,赛博空间不仅是一种新的实验性维度,更以它的后历史性和后地理性,超越了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地理和历史环境,是一个能够创造出与现实生活相仿的几乎所有方面的社会杂交关系的“超空间”[4]。每一种亚文化的产生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氛围、媒介特征、社会背景等紧密关联,商业与资本利用、媒介放大、病毒式扩散、图像时代的“奇观化”,构成一个共同发酵这一亚文化现象的成长场域,其中更深层蕴蓄的是整个加速发展的时代症候和行走其中的青年一代的精神状态。当这个社会不稳定指数升高,无力的失控感和迷茫情绪使得人们开始找到了“锦鲤崇拜”这一精神寄托,但同时这一切情绪、利益、视觉效果等的堆积与发展无疑将会制造出的是一个距离真实更远、无法真正解决一切的无力幻象。
在“犬儒心态”作祟下,青年开始利用“锦鲤崇拜”这样的“网络玄学”来逃避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转发锦鲤”作为一种自我解嘲,将原本的生活艰难和挑战以戏谑方式进行消解;作为一种心理抚慰,为青年人搭建了一种暂时的控制感;转发锦鲤也是一种主动社交行为,它具有相当的虚假意味,其目的不在于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召唤“幸运锦鲤”的青睐,它更像戈夫曼笔下的一种塑造自我形象的“表演行为”,通过与社会所谓“流行群体”及“流行话语”保持一致,证明自己未被时代洪流所“拋弃”。
“锦鲤”个人早已被轻视甚至无视,她仅仅是一个转发中图像符号的“原型”,是在一个灰姑娘叙事中“恰好出现”的异化和物化角色,是被诠释为当下年轻人锦鲤崇拜潮流的触发者,其个人的情绪与内心没有得到关怀和尊重。同时,这场新型拜教活动中,“幸运”的内涵被降维成为一种单纯的赌博式好运气。成功和失败是个人境遇与复杂社会的产物,以拜物的方式将“命运”戏谑化和抽象化,是一种对生命体验的简化和武断。
参考文献
[1]杨超越变形记:这不是我的世界[EB/OL].[2018-06-24].https://www.huxiu.com/article/249485.html?f=member_article.
[2]马中红,陈霖.无法忽视的另外种力量漸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10.
[4]赛博空间后地理与后历史的新体验——中国学者与约西·德·穆尔(荷兰)的对话[EB/OL].http://www.doc88.com/p-004245681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