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2019-05-29丁海翎李晓娴赵正阳李世雄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后遗症红花颈动脉

丁海翎,李晓娴,赵正阳,李世雄

河北省晋州同济医院,河北晋州 052260

缺血性中风疾病中脑梗塞作为常见病症,与患者脑部供血不足有关,引发患者脑部组织出现局部性坏死。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有效降低脑梗死致死率,但是该疾病发作后不仅仅影响患者的脑部组织,往往会诱发多种严重性后遗症,增加残疾、复发几率,致使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受到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1]。为了探讨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主旨在于探讨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应用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的使用价值,详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确诊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共100例。入选标准:①符合2004年国际脑梗死后遗症协会委员会制定的脑梗死后遗症诊断标准,一般查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均不正常,至少由2名神经内科医生明确诊断;②经临床颅脑CT、尿、便、心电检查,检查结果异常者;③药物科学合理使用 ;④研究了解且自愿者;⑤18<年龄<65岁;⑥家属和患者本人对研究知情,且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以随机分组为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50例,岁数在 35~67岁,平均岁数为(52.12±10.13)岁,男27例,女23例;观察组患者 50例中:男29例,女21 例;岁数在 35~68 岁,平均岁数为(52.10±10.2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药静脉滴注治疗,应用500 mL的右旋糖酐(国药准字H34021186)和400 mg的曲克芦丁(国药准字H64020240)、100 mg的胞二磷胆碱 (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287)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20 d。

观察组在此同时应用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治疗,进行一次/d,将20 mL的红花注射液(国药准字Z1402 0008)加入1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进行颈动脉加压滴注,1 min滴注 4 mL,1次/d。

两组患者在病情情况的依据中,对患者进行血糖和血脂调节,并做好血压的调节等辅助治疗。

1.3 评价指标

结合1995年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作为评分标准[2],结合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恶化、以及死亡六个视为研究评判标准。痊愈:治疗后经颅脑CT等检查,神经缺失、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原来的9/10。显效:治疗后经颅脑CT等检查,神经缺失、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原来的3/5~4/5,残疾分级为1~2级。有效:治疗后经颅脑CT等检查,神经缺失、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原来的2/5。无效:治疗后经颅脑CT等检查,神经缺失、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缓慢,仅为原来的1/5。恶化:治疗、检查,发现患者缺失评分逐渐增加18%。死亡:患者没有生命迹象。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根据相关评分标准。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两种数据进行处理,该次研究数据包括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是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组间比较,观察组临床总疗效98.00%更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两组干预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改善,而且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更为优异,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2 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组别 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 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23.69±3.15 23.86±3.31 0.263 1 0.793 0 31.23±5.99 45.12±5.41 12.168 5 0.000 0 26.52±1.01 26.56±0.91 0.208 1 0.952 6 16.76±0.51 11.13±1.24 29.691 7 0.000 0

3 讨论

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类型,其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故患者脑部组织往往受其影响,常常处于一种供血、供氧障碍状态[3];在脑梗死治愈后,往往存在较多后遗症。有研究研究显示:临床对脑梗死有效治疗比较重视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区的血供情况,唯有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控制病情,患者的梗死面积才可以控制,并逐渐缩小,经过治疗,有30%~40%的患者可能发生脑梗死后遗症,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脑梗后遗症患者存在肢体性半身不遂功能障碍或者神经性认知、语言等功能性障碍时[4],临床将此现象称之为脑梗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梗后遗症期。脑梗后遗症期与恢复期两者相比较,患者不仅病情恢复效果差、恢复速度缓慢,而且造成患者日常生活不便。

红花是一种促进血液循环和祛痰的中药,该药物黄色素具有降血压、冠脉扩张、免疫抑制、耐缺氧、抗血栓形成等作用的同时,其对内外源性凝血具有抑制功效,有效延伸凝血时间[5-6]。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因一些病变边缘的脑组织在灌注状态的时间较长,致使神经细胞长时间处于抑制、低代谢环境,唯有通过药物治疗,才可以打破此环境,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故给予患者红花注射液治疗,通过药物加压滴注,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对氧自由基进行清除,对局部缺氧状态的脑组组实施保护,如果此时,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通过颈动脉途径治疗,不再需要经过全身性血液循环,即可让药物直接进入患者侧脑内病变位置,缩短病症改善时间的同时,将局部病灶位置的药物浓度增强,提高短时间内药物发挥作用,改善患者低灌流区的血流情况,进而促进侧支循环,改善脑血管扩张。

脑梗死后遗症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本组资料中,结果显示:临床总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有效率98.00%,参照组 70.00%(χ2=14.583 3,P=0.000 1).经过干预,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由原来的(26.56±0.91)分降低至(11.13±1.24)分,对照组由原来的(25.62±1.01)分娩降低至(16.76±0.51)分,干预前(t=0.208 1,P=0.952 6),干预后(t=29.691 7,P=0.000 0)。在仲晓艳[7]研究中,给予脑梗死患者红花注射液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由原来的(28.23±4.23)分降至(9.66±1.04)分。与该研究存在共性。原因分析:主要是结合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的方式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和常规静脉给药治疗比较,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后效果明显提高。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病灶边缘中,因为脑组织在长期灌注环境中,面对该种低功能现象,脑组织只能逐渐坏死,让某些功能的局部脑组织的停止运转。红花注射液不仅仅有着活血化瘀的基本作用,同时对于微循环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不仅仅将S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效抑制,同时在体内凝血的抑制中,更是将缺血损伤有效减轻,而脑组织处于缺氧的状态中,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将机体的免疫力全面提高,抗炎作用相对较强。结合颈动脉的途径给药中,其病灶区域中的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可以实现药物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将扩张患者局部脑血管,有效促进侧支循环,维护低灌流区的正常血流量,进而对椎体束功能进行改善,让增强肌力能力得到增强。红花注射液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临床疗效相对较好[8]。

近些年来,我国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同时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是出于极高的状态。缺血性脑梗死不仅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将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逐渐增加,临床中关于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主要是结合中西医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而如何做好脑梗死后遗症的有效治疗始终是临床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通过分析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为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后遗症红花颈动脉
红花榜
红花榜
春天的“后遗症”
红花榜
红花榜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