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PO技术配合关节镜微创手术对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019-05-29李川江
李川江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5800
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端错位、压缩塌陷移位等现象,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因此近年来关节镜等微创技术开展后便受到临床广泛关注[1-3]。为探讨分析更佳的术式,该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MIPPO技术配合关节镜微创手术对其术后康复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6例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56~69岁,平均年龄(62.37±4.5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1~8d,平均(4.52±1.06)d;对照组:男性 24 例,女性 19 例,年龄 57~68 岁,平均年龄(62.25±4.2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1~9d,平均(4.61±1.15)d。该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予以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及气囊止血,于患者髌骨上缘外侧1 cm位置保持向下至胫骨结节外侧,根据要求制作S形切口,长度8~10 cm,然后将患者皮肤到骨折位置充分暴露,针对小碎骨片、关节腔内积血情况进行清除操作。接着将深部骨折充分显露,术者使用骨膜剥离器将塌陷关节面抬起,使关节面对合复位,再将向外侧拉开的大骨折块复位,使用钻头从外髁骨折块在水平位向内侧钻孔,贯穿胫骨内髁。将螺栓穿过隧道,作小切口于内髁处皮肤,使螺栓钉充分显露,加螺帽固定,复位胫骨关节面骨折块之后可取胫骨皮质骨等充填下面少量骨质破损区,大块骨缺损可取髂骨骨块移植,避免关节面再塌陷,完成操作后冲洗并吸尽关节腔内血液,将碎骨片清除,最后逐层缝合。
观察组给予MIPPO技术配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见效后在膝关节内侧或外侧位置展开关节镜入路操作,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关节腔,并对关节内部进行碎骨块游离,清除积血残余。术前根据Schazker分型结果选择相应的复位及内固定方式,I型患者采用6.5 mm拉力螺钉,II~IV型骨折应用单侧锁定加压钢板。若患者有内外侧胫骨平台塌陷的表现则在关节线下方3 cm左右位置制作手术切口、皮质骨窗,在关节镜辅助下将关节面良好复位,复位满意后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髌旁切口始于关节面下,将软组织进行分离处理,并建立软组织通道,置入长度适宜的单侧锁定加压钢板,使用关节镜进行检查,满意后完成固定。患者术后均常规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恢复情况实施功能锻炼,促进早期恢复。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②观察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伸膝和屈膝最大角度。③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改善情况,主要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切口长度(cm)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周)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3.94±1.25 8.26±1.67 13.580 0.000 3.32±1.19 5.61±1.47 7.939 0.000 10.24±2.18 14.36±2.53 8.089 0.000 11.07±2.46 14.73±2.52 6.815 0.000
2.2 两组膝关节活动能力比较
观察组术后伸膝和屈膝最大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膝关节活动能力比较[(±s),°]
表 2 两组膝关节活动能力比较[(±s),°]
组别 伸膝最大角度 屈膝最大角度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 P值-0.32±0.11-0.64±0.18 9.947 0.000 129.54±7.68 110.86±5.97 12.592 0.000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术前评分 术后评分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43.56±7.48 44.12±8.57 0.322 0.747 92.37±2.64 81.59±2.71 18.684 0.000
3 讨论
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常合并半月板、韧带损伤,类型以Schatzker I~IV型为主,致残率较高[4]。以往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主要采用切口复位内固定术,该手术为达到精确复位的关节面及放置内固定物,通常需要作较大的手术切口,对局部软组织会造成较多的损伤,而且术后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也增加了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因此针对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一直是重要研究课题[5-6]。
近年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开始在临床逐渐推广,该手术下仅需要于骨折远近端作小切口,由骨膜外插入内固定钢板,不会对软组织造成较大干扰,也不会对骨折部位血供造成较大破坏,不仅能够为断骨创造相对稳定的愈合环境,还利于手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7-8]。关节镜是一种内窥镜,通过关节镜能够将关节内所有部位清晰显示,充分了解患者骨折情况,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其已经成为关节内创伤诊断的金标准,具有微创、对关节内环境干扰小、利于恢复等优点[9]。MIPPO技术最主要包括皮下、接骨板肌下、小切口插入等,通过该手术能够有效避免广泛剥离软组织骨膜,在排钉技术、锁定钢板技术下能够有效处理粉碎骨块,并稳定固定[10]。MIPPO技术结合关节镜使用无需将关节囊切开,并提供较好的关节内视野,有效复位及冲洗清除软骨碎片、纤维血凝块,对骨膜、软组织剥离较少,能够维持骨折部位生物内环境,促进骨折快速愈合,修复韧带半月板损伤,减少感染等并发症,而且术后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快速愈合。
陈臣等人[11]研究中发现采用MIPPO+关节镜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的77.50%总有效率,且两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当;李冬尧等人[12]研究中也显示,采用关节镜配合MIPPO手术的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为 (10.08±1.13)cm,比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的对照组 (18.00±1.50)cm明显更短,观察组术后引流量 (141.52±8.13)mL比对照组(179.37±9.49)mL更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也更高;上述研究均显示出MIPPO+关节镜的应用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伸膝和屈膝最大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相符,提示MIPPO技术配合关节镜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更显著地改善,充分体现出该治疗方式的显著应用价值。MIPPO技术配合关节镜治疗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前者能够保证骨折复位良好,不会对局部血管、神经造成明显损伤,对骨折血供不会造成较大破坏,利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骨折快速愈合,且关节镜下能够直观了解骨折复位及关节面整复情况,及时诊断、处理关节内病变,准确的关节面复位处理还能够促进关节畸形、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减少,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12]。
综上所述,MIPPO技术配合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低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利于术后康复,也能改善患者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