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化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疗效观察
2019-05-29樊红霞
樊红霞
(河南省郑州颐和医院康复医学科 郑州450003)
脑梗死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脑血管狭窄、栓塞所致,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恢复期是影响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关键时期,此时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1]。现代中医将脑梗死归于“中风”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气血不足、外邪入侵和风痰上扰致使经络不通有关,故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和祛风通络为原则[2]。本研究以104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温阳化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 月~2018 年6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52 例。A 组男30例,女22 例;年龄57~79 岁,平均年龄(68.71±4.63)岁;病程34~130 d,平均病程(90.62±11.34)d;NIHSS 评分13~24 分,平均NIHSS 评分(17.92±2.91)分。B 组男29 例,女23 例;年龄55~78 岁,平均年龄(68.90±4.81)岁;病程32~135 d,平均病程(90.85±12.08)d;NIHSS 评 分14~23 分,平 均NIHSS 评分(17.75±3.06)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纳入标准 符合《神经病学》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病程≤6 个月者;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中关于中风的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醒,肌力<Ⅳ级,上肢Fugl-Meyer(FMA)评分为15~36 分者;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者。
1.3 排除标准 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他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和偏瘫患者;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梗死发病前已经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肢体残疾者;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调脂、降压、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
1.4.2 A 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汤,1 剂/d,水煎至250 ml,分早晚2 次服用。组方:丹参20 g,熟地、菟丝子、茯苓各15 g,益母草、细辛各12 g,桃仁、当归、地龙各10 g,党参9 g,甘草、川芎各5 g。连续治疗2 个月。
1.4.3 B 组 在A 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捻转提插法直刺内关,施针1 min,人中、上星、三阴交、印堂、百会、四神聪、风池、天柱、合谷、完骨、神门、足三里、悬钟等穴位用捻转提插法针刺,1 次/d,连续治疗10 d 后,停止治疗1 d。连续治疗2个月。
1.5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使用NIHS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使用ADL 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自主生活能力,总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越好;(3)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4)统计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5)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变化将治疗效果分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基本痊愈:NIHSS 评分下降>90%;显效:NIHSS 评分下降46%~90%;有效:NIHSS 评分下降18%~45%;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或病情恶化。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NIHSS、ADL 和WHOQOL-BREF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ADL 和WHOQOL-BREF 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组的NIHSS评分低于A 组,而ADL 和WHOQOL-BREF 评分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ADL 和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ADL 和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治疗前N治I H疗S S后评 分t P治疗前 治A疗D L后评 分t P治疗前WHO治Q疗O后L- B REF 评分t P A 组5217.92±2.9112.03±1.7812.4510.00054.91±6.7363.71±6.286.8940.00047.61±5.6363.63±7.0212.8380.000 B 组5217.75±3.069.59±2.1215.9070.00055.26±6.5169.15±6.4210.9550.00047.84±5.8168.95±7.5116.0320.000 t 0.2906.3560.2704.3680.2053.372 P 0.7720.0000.7880.0000.8380.000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A 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脑梗死会直接影响脑组织供血和供氧,在缺血、缺氧状态下,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葡萄糖的有氧代谢比例会下降,而无氧呼吸比例会逐渐上升,能量代谢方式的改变不仅会影响细胞内的ATP 水平,无氧呼吸产生的大量乳酸还会破坏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最终导致大量神经细胞死亡。不仅如此,细胞缺氧还会激活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损伤[3]。
现代中医将脑梗死归于“中风”范畴,认为该病急性期可由外邪入侵所致,而恢复期患者多有肝肾不足、血脉瘀阻之症,故临床治疗应以舒筋通络、补益肝肾为原则。温阳化瘀汤全方由丹参、熟地、菟丝子、茯苓、益母草、细辛、桃仁、当归、地龙、党参、川芎、甘草等药物配伍而成,方中丹参、川芎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熟地黄补血滋阴;菟丝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再辅以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的甘草。诸药合用,共行温阳补肾、活血化瘀之功效[4]。但单纯使用中药治疗起效较慢,长期服用容易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是临床治疗中风的常用针灸方法,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在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加快氧自由基清除和缓解细胞水肿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贾克清、柳晓莉等[5~6]的研究结果显示,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辅助治疗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探讨温阳化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接受联合治疗的B 组患者 NIHSS 评 分 低 于 A 组,而 ADL 和WHOQOL-BREF 评分高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A 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温阳化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原因在于,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可有改善脑梗死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与温阳化瘀汤联用可相互为用,增强药效,进而修复受损的脑组织,恢复脑部正常的生理功能。综上所述,温阳化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