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新选择:医养结合

2019-05-28董慧慧

关键词: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

董慧慧

【摘要】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恶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的负担,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了“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本文重点分析了“医养结合”模式提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案。总结出“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与医疗改革的必经之路,是社会保障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养老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9..02

1 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医养结合

1.1 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

人口老龄化不仅加重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而且对社会医疗水平和服务的要求更高。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其护理需求、医疗服务需求巨大,加之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我国的养老服务面临诸多挑战,老年人医养矛盾也日益凸显[2]。

(1)医疗机构虽然能提供较完备的医疗服务,但是看护人员有限,而且专业护理水平不高,老年人得不到优质的资源服务。

(2)养老机构医疗稀缺导致老年患者的慢性病得不到

有效控制,提升重大疾病的患病风险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3)养老机构床位空置以及医院床位紧张的矛盾。目前很多养老机构只能提供基本的看护,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应对老年人身体突发事件或重大疾病时,表现出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系列的问题催生了当今养老模式的变革,变革先前医疗与养老相分离的制度,变革当前医疗与养老未能充分结合的现状。

1.2 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医疗服务与照护服务的有效结合,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3]。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常专业护理人员照顾老人的健康起居,提供持续性的生活照料和临终关怀服务[4]。医养结合结合的主体是养老机构和医疗结构,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任起主要责任,目前来看,模式大体有以下三种:

(1)养老机构辐射医疗服务。当前的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服务结构单一的问题,只提供老年看护服务,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低下。在医养结合的新背景下,养老机构要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能力,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完善服务流程,引进专业的医疗人员与设备,提供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

(2)医疗机构提供照护服务。医院在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增加对老年人的照护能力,聘请专业的医疗照护团队,为生病就医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看护和照料,实现医养结合。

(3)前面两种医养结合方案都是在既定机构中进行的,都是在已有的机构基础上,增加所缺少的医疗或者照护服务。但第三种是现有机构之间的合作,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医养结合这一链条服务。不是单一机构的变革,也不是对两种机构的否定,而是建立双赢和共同发展的局面。

2 医养结合的瓶颈

在医养结合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中,穆光宗分析和总结了养老机构运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机构养老目前供不应求但资源利用率较低;养老机构低利润甚至负利润运营导致不可持续;医、养、护、送区位与职能分离;养老从业人员稀缺等[5]。本文通过整理归纳,提出以下几点:

2.1 医养结合费用归属问题

是否将医养结合纳入社会保险,是否将医养结合机构集体纳入医保点,是全社会广泛讨论的问题。目前,养老体恤金普遍覆盖到城镇和农村,但是日常的养老费用还是由个人负担。然而,在医养结合的背景下,医养难分离,难以明确划分医疗费用和养老费用,不能延续现行的医疗费用报销份额和保险制度。

2.2 服务能力与资源供给不足

医养结合模式需要叫专业的服务融合,而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能力尤为重要。医养难以结合。不仅如此,即使拥有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其医疗人员的专业性也相对较低,据统计,全国30多万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中仅有6.67%的人员取得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人员设置相对较少,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医疗的需要[6]。医疗结构的

专业护理人员人手不足,出现“一人顶十人”的护理现状。

2.3 养儿防老等观念阻碍

在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是其主旋律。生儿育女的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年轻时家长的默默付出,也是希望日后儿女能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于是社会上普遍认为:将老年人送到养老院,是不孝的行为。这一普遍观念,直接影响着“机构养老”的推行,阻碍着医养结合的落实与实施。

2.4 制定与实施过程效果不佳

医养结合的实施是一系列流程,需要从上至下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协调配合。“缺乏整合卫生服务提供的设计、高程度的专业分工及细化的专业服务模式,导致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在注重服务供给效率提升的同时忽略了居民获取服务的整合性、综合全面性[7]。

3 建议措施

田雪原在《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制创新》中指出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龄化并呈加速推进态势的情况下,最值得关注的两大问题之一是面对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如何实现全方位的养老社会保障[8]。未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3.1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当前社会保险运行多年,也相对适应医养分离的发展道路。但为了更好的配合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医疗与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亟待变革。

3.2 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医护服务水平

国家划拨专项基金投入到医养结合的建设中来,既包含服务人员的培养教育,也加大医疗养老机构的设备添置和升级。具体建议如下:

(1)将医疗和护理服务标准化,建立全社会完善的考核制度,有证上岗,不符合要求的要参加在培训,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2)提升医护人员的工资标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根据工作强度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采取阶段性的工资標准。

(3)加大对养老和医疗机构的补贴,让其有能力更换设备以及改善服务条件。

3.3 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传统的养老观念阻碍着医养结合模式的快速发展,通过社会力量转变全体国民的养老观念,以协调适应养老医疗制度的改革。只有从心而发的理解、接受,才能自愿的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的选择方案,才能推动社会的养老改革之路。

3.4 医养结合模式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无序进行的挡箭牌。要制定明确的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有完善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以保证医养结合的有效实施。在整个实施链条中,资源要接受规范化的管理和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使不同

等级的机构单位都能享有社会养老分配的资源,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2016-07-11.

[2] 唐振兴.对发展中国养老服务业的思考[J].老龄科学研究,2014(4):13-22.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cehca.com/_d276493951.htm,2013-10-23.

[4] 刘文俊,孙晓伟,张 亮.构建全民健康覆盖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经济,2016,01:35-37.

[5] 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f].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6] 马 菡.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80-81.

[7] SUN X,TANG W,YE T,et al.Integrated care: a comprehensive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J].Int jintegr care,2014(14):e17.

[8] 田雪原.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制创新[J].人口学刊,2014,

01:5-15.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基于隶属函数模型分民族人口老龄化的综合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