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原则、指标及实践路径

2019-05-28古光甫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职业教育

古光甫

摘 要 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对于应对国际技能人才需求、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质量内涵和解决职教内部层次衔接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开发的国际化意识不强,体系不够完备,标准水平和开发方法不足、关联要素及应用国际化比较欠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国际化标准开发中,处理和把握好“国际性”与“特色性”、“先进性”与“适用性”、“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之间的原则关系,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与实施的测度指标;同时,还要在标准开发组织、开发方法和开发手段、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与内容、标准实施与评价上创新实践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体系框架;战略意识;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4-0006-07

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是以提升本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为主要立足点和出发点,以满足国际交流活动需要,提升本国标准影响力为主要目标的活动。标准开发的国际化水平也是判别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标准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之一。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成为国际教育标准的驱动因素,开发国际化水平的、与国际对接的职业教育标准,对于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进教育服务国际化,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完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和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之意义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是应对国际市场对于技能人才需求的客观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强调“职业教育要促进国际理解和包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意识的公民”[1],全球一体化时代,知识型、复合型、发展型的全球化技能型人才成为国际市场未来之所必需。职业教育发展不能仅局限于本土化视野,而应该放眼国际,放眼世界。教育国际化应该有两个面向:即服务产业国际化和教育水平的国际化[2],职业教育责无旁贷。《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規划》明确提出,要“鼓励学校将国际行业标准融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服务规范,增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逐步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教学标准”。《规划》中要求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方向,要具有国际化视野,通过国际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融通,培养能够服务国际产业发展、具有国际化水平和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解决国际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问题。

(二)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对于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国际交流,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3]。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能够为国家间的企业与教育合作提供评判依据,通过对双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装备、技术、产品、服务的量化和评价,规范双方的活动行为,以此衡量职业教育国际化活动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水平和目标。要打破标准国际化不足对职业教育造成的制约,让职业教育的中国标准“走出去”,获得国际认可,就需要提升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开发具有国际化水准的职业教育标准,这对于职业教育参与全球治理,助推“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具有重要作用。

(三)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对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不同层次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化的职业教育标准,能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内涵,解决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差异较大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以及克服经验办学的弊端。不同学校同一专业虽然需要体现学校自身及所在区域特色,但在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核心课程结构、基本资源配置、人才评价等核心指标方面应基本一致,通过职业教育标准开发,可以使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和规格基本一致,有助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规范化,也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不畅等问题。

二、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五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标准体系。其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从无到有,填补了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的空白,包括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一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高职专业设置管理管理办法。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也经历了从专业目录到专业教学标准的若干轮修订,逐步建立起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取得了若干成果,主要包括230个专业教学标准,9门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9门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70个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9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4]。可以说,标准开发和建设成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国际化战略和标准化观念尚未建立

以美国为例,早在2000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就制定了国家标准战略(NSS),2005年进一步修订成美国标准战略(USSS),明确提出要利用美国标准体系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USSS是美国标准体系内部各方合作和协调一致的产物,不但满足美国国内利益相关方的需要,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利用其综合实力,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当前,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占国际标准总数的0.5%,“中国标准”在国际上认可度不高,教育标准更是如此。其根本问题在于,我国尚缺乏体系完整的教育标准国际化战略来推动职业教育标准走出去。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把实现不同国家间标准的互联互通和提高我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要发挥标准在整个国家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5]。行动计划主要面向经济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等。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尽管并未细化到“职业教育”层面,但至少表明了中央标准战略意识有所增强,逐渐重视标准对于国家教育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6]。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的标准意识不强,标准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事事有标准、按标准办事”的习惯尚未养成。

(二)标准体系尚不够齐备和完善

标准体系的完备性、时效性是衡量标准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一是我国职业教育标准更新缓慢,国家标准制定周期平均为3年,缺乏动态调整机制。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直到2017年7月才正式发布,未制定的标准中存在着大量的老旧标准,“标龄”高出德、美、英、日等发达国家1倍以上。二是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内容不够完备。国家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框架基本组成只有五个部分的涵盖,这五个部分也只涉及学历教育的职业教育相关专业,而职业教育中的职业培训尚未纳入到标准体系中。同时,还有大量的空缺标准没有制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7]和《中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8],目前共有高职专业761个,中职专业322个,还有351个高职专业和92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没有制定,空缺的专业教学标准数量很大。

(三)标准开发方法的国际化对标开发不足

对标开发主要是如何参照国际标准的开发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来进行标准开发工作。一是对标参照标准选择难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有“国际分类教育标准”和“欧洲资格标准”。在内容上应该找到相应的参照系,在结构框架上要学会优化选择和借鉴;质量标准上,到底是借鉴ISO 29990国际标准,还是借鉴借鉴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些需要研究。在借鉴发达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是否对各国的标准本文、政策制度和开发模式逐一梳理并判别其共同点和差异性,如在开发模式上,国外的标准开发有“证书依托模式”和“课程依托模式”两种模式,哪一种更适用于我国,需要研判和分析。二是标准开发主体的国际化程度不够。尽管这次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吸纳了行业专家、职教专家等多元主体的参与,但主体也多限于本国政、行、企、校代表。国外的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没有参与进来,缺少常态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和多边对话机制,对国外的标准化动态信息不够了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研究。三是国际化标准开发方式比较单一。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开发主要是文本研究加基础调研的方式,文本研究占主导地位,基础性、国际性的调研深度、广度不足。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需要跨行业、跨国调研,在调研的国际化程度、调研企业的代表性、调研岗位的典型性上,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标准关联的国际化配套要素欠缺

标准要素国际化就是“采用与现代产业和现代社会紧密相关的国际通用标准,这些标准很可能既不是职业资格标准,又不是专业教学标准,却是真真切切的国际标准,包括产业标准、产品标准、环保标准、安全标准、文化要求等等”[9]。全球化时代的产业和科技发展要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4.0、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的发展动能日益凸显,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岗位工作变得异常复杂,工作任务需要凸显多维度的价值要求,如技术标准、美学标准、安全和环保标准等,不同的标准维度代表了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取向。这些标准的关联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这些标准,标准国际化实施就在不同国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很难达到“先进性”和“国际化”的要求。但是,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中,这些标准关联要素还未能得以充分展现。

三、職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过程是“既合作也竞争”。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然要求与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相关要素跟进。我国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过程,本质上是职业教育国际办学活动中标准的各个要素与国外的职业教育先进标准逐渐对接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全盘接受现有标准与规则以适应他国的过程,而是一个从模仿到适应再到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国际化”“开放式”“特色性”的中国标准。一方面,标准开发与实施要满足对现有标准与规则的适应与学习,做到概念和内容国际化、开发方法国际化和标准要素国际化。比如,概念和内容国际化方面,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和欧盟的“欧洲职业资格标准”[10];要素国际化方面,可借鉴现代产业和现代社会的国际通用标准;方法国际化方面,可采用被实践证明的、国外的先进开发方法。另一方面,标准开发还要体现我国职业教育自身特征和特色。比如特征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法与政策保障的制度性特征;中高本衔接、与职业培训体系紧密结合、继续教育完善的体系性特征;德技并修的文化思想特征;工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的质量保障特征等。除了上述特征之外,还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标准开发应该呈现出以下三个特色:跨界特色、对象特色和功能特色[11]。跨界特色是指职业教育标准要呈现出教育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对象特色是指职业教育标准开发要符合职业院校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功能特色是指标准要能体现出职业教育对于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上述特色都是要在标准内容上得以呈现,同时,还可以在标准形式上,比如从文本结构、体例风格、体系框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把握住标准开发的“国际性”和“特色性”,中国职业教育才能在国际化进程中,逐步适应规则、制定和改变规则,实现创新与引领,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在标准制定时,既要把握和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又要保证标准制定的先进性。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既要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不能满足于基本要求和底线要求;要结合我国国情、自身发展阶段,认真分析国内外同类技术标准的技术水平,在预期可达到的条件下,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经验和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对于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职业教育及其标准,未必适合别的国家和地区。这就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职业教育发展、标准体系完善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互鉴。制定标准时要从满足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标准在我国的适用情况,建立其适合本国、本地区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而非一味地追求高性能、高指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在制定标准条目时,要注意标准的适切性。既不要让标准所涵盖的领域过宽,使编制的标准没有实际性的技术内容,给标准实施造成困难;也不要让标准所涵盖的领域过窄,造成对标准的肢解,无谓地增加标准项目。同时,编制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内容与其他关联要素的协调性。既要满足既定的教育需求,也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三)“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相结合

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开发是一个涉及到本土与国际的环境、观念、制度与实践操作,融合了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双向互动的复杂系统工程。顶层设计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地方和基层的改革创新与实践。地方在落实国家标准、反映社会诉求、直面改革和发展的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须把握和处理好不同的主体角色定位和不同的标准层级关系,实现角色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及不同标准层级间的互补衔接。其一,明确各级政府和各级学校的角色定位。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标准规划的制定者、方向的把控者、平台的搭建者的角色定位,在顶层设计层面对其进行统筹布局,并协调相关资源要素,从而保障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化稳步推进。各级学校是职业教育标准开发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检验者,通过发挥基层院校在标准开发过程中的实验功能和知识积累功能,从而使散落在各地的经验和创新,形成制度突破的合理性。其二,在标准开发的层次与体系衔接上,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不同层级标准间的关系。学校标准、省级标准、国家标准间是递进和互补的关系。国家标准是基本标准,国家标准不能完全涵盖和代替省级和学校标准。国家标准本身已经有的专业标准,需执行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没有的,但在省域范围内招生规模比较大的专业,需单独制定省一级标准;一些职业院校的独有专业,还需要学校层面根据自身专业特征和需求制定标准。对于其他国家没有的标准,同样要展现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职业院校是否有充分的自主空间,通过基层标准化实践总结、归纳、分析和解决标准开发中痛点和难点,创新标准开发的实践路径和方向,推动顶层设计与底层创新的良性互动。

四、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的评价指标

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来考核、评估和比较职业教育标准开发质量及其效果的统计指标,通过职业院校标准开发的国际化发展程度与水平的评估与评价,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体系建设。评价指标的构建本着竞争性、本土化、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体现中国特色、国际先进水平、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特征。根据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内涵,将战略与管理国际化、标准体系水平国际化、标准应用与实施国际化作为一级指标,采用逐级分解的层次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力图能够表达标准化开发中的宏观与微观、上级与下级、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原则与弹性等多维关系。衡量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和程度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标准战略与管理维度。该指标主要评测目标规划的层次性、目标的适切性和组织与工作机制的有效性,这是顶层的设计与保障。二是标准体系的国际化水平。该指标主要包括标准体系自身情况、主体参与情况和标准的整体水平情况,主要评测体系的完备性、层次性、特色性和合理性,标准主体参与的多元性和国际性及专业能力,还有标准对中外纵横比较的适宜性和先进性。三是标准的国际应用与实施状况。该指标主要反映标准的国际认可度、引用及采用情况及评价改进情况。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主要采用德尔斐法(Delphi)[12],即专家咨询法,采用问卷的方式向专家征求意见,并对结果进行汇总,整理之后再将结果作为参考资料发给每位专家,让专家再发表意见,并多次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意见基本一致,获得评价指标的权重,以此观测各关键要素在整个国际化标准开发中的重要程度,即所占分值。笔者应用德尔斐法(Delphi)对2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调查咨询,初步确定了各关键要素及各观测点的权重。从权重看,标准战略与管理、国际化应用水平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标准体系开发的国际化水平则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具体指标、描述方式和权重见表1。

五、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的实施路径

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开发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专业性的长期性工作,涉及战略规划、组织建设、标准开发方法与开发手段、标准体系与结构、标准实施与评价等多层问题,必须把握国际化标准开发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形成整体共识,把握工作原则,明确工作任务,创新实践路径。

(一)完善国际化标准开发的工作及保障机制,建立“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开发团队,打造国际化标准交流平台

在政策和制度建设层面。一是国家要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有关“职业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国际化标准开发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计划,特别突出“国际化开发”的特点。二是建立健全国际化标准开发的组织管理机制、工作运行机制、运行激励与保障机制、督查评估改进机制等。在组织建设层面,教育部门调动多方资源、联合各部门成立国际化标准工作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要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部署,做好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

在开发主体建设上,要注意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代表性和国际化水平。一是增强主体来源的多元化。多元化的主体代表着不同的标准要求和判断取向。国际化标准开发离不开跨行业、跨国家的协同研究。在开发团队组建上,要做到“政府、企业、行业和学校”四方协同,国内主体与国际主体协同,在不同关联主体的竞争性和冲突性中建立标准。二是参与主体的代表性。代表性的主体主要包括:职业院校的专业骨干教师、课程开发专家、国内代表性、标杆性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集团代表,跨国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等。三是主体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标准开发主体要积极加入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并承担有关职务, 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研讨会和赴海外培训,通过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主体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

(二)多元并举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开发经验

一是借鑒或直接采用已被发达国家职教实践所证实的标准。对标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标准化文本,是一个常见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研制应坚持国际合作方向,积极与国际先进的相关职业教育和培训标准对接,选择那些国际先进水平,切合我国实际的标准作为借鉴对象,以确保标准研制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比如,德国40余年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系列性实践及研究成果。以专业大类项目组为单位,并细分专业目录分小组,通过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模块化的方式,对照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和开发。对标文本要涵盖重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以及主要发达国家的涉及相关标准的文献资料。笔者初步梳理了一些标准模块所应该参考和对照的国外主要国家的法律政策及文件规定等本文,见表2。

二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的标准开发方法。每个国家标准开发方法和技术路线不同,目前主要有“证书依托模式”和“课程依托模式”。应该综合国际两种模式的优点,取长补短。以岗位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设置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依据开发课程内容、以“理实一体化”为原则设计教学作为基本的标准开发路径。早在2012年6月,教育部组织天津和上海借鉴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外职业教育标准开发的先进经验,进行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共开发出首批25个专业教学标准[13]。

三是借鉴国际专业认证标准,开展国际专业认证。构建国际化的专业认证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在专业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与评价制度方面,与国际认证标准相对接。比如职业院校在国际工程教育互认体系(《华盛顿协议》《都柏林协议》《悉尼协议》)框架内,开展国际专业认证,可以借助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载体,更多地体现国际理念、国际元素和国际质量[14],实现人才培养标准的国际实质等效。

四是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为载体,与国外行业协会和院校合作。发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职业教育标准国际合作交流中的作用,推动国际相关标准组织常驻我国,打造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标准工作机构集聚地。举办国际化标准论坛,推进国际性团体(联盟)标准互认,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和标准信息资源的互补与共享[15]。

(三)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提升职业教育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以科研为支撑,发挥科研的先导性作用,做好前期调研、基础性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跟踪式研究。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厘清职业能力标准,找准本专业与国际水平的对接点。借鉴国际上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开发标准的通行做法,通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供需调研、明确方向。通过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的对比分析,即将现有职业教育规模、教师、课程、教学、评价等供给情况,与相关行业人才需求、岗位工作要求、职业资格及能力要求等进行比较,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确定职业能力标准和模块,由此推出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师资标准、相应的教学条件等。其次,要做好基础性的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体现先进理念。一方面,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关的政策措施、教学文件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明确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在标准开发中做到集成和发展,吸纳国家和地方近些年来标准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明确标准的工作原则和思路、体例框架和格式规范等;体现先进的职教课改理念和已有的改革成果,同时,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开发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并落实在课程设置与内容组织、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最后,要做好跟踪陪伴式的研究。针对标准制定与国际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召开相关会议开展联合公关,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明确标准研制的问题及目标方向,提供解决方案。

(四)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科学、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加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需要在标准框架搭建、标准内容完善和更新上下功夫。其一,要建构完备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标准框架,将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涉及到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一些标准纳入到体系框架中去。其二,在标准层级上,完善标准体系层级结构,做到各级标准间的有序衔接。通过研制中高本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可以从形式对接转向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质对接,提升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的质量和实效。其三,组织研制空缺的相关标准,实现教育标准有效供给。其中包括:职业院校设立、建设以及运行和管理标准、教育信息化标准、教育督导评价标准等。此外,高职和中职专业目录内的一些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实习标准还没有全部制定。要在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技能教学层面制定各级指导性教学文件,如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手册、教学装备和仪器使用、信息技术条件等一系列支撑性文件。其四,建立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职业教育标准进行复审,复审周期可以确定为3~5年。经过复审,对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的应当及时修订或者废止;统筹用好标准与标准类政策文件两种管理方式与手段,根据需要及时将标准类政策文件转化为标准。

(五)创新和完善职业教育标准的实施与管理机制

对外标准实施上,加强国际化实施与应用,推动职业教育标准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一是要提升标准化理念、意识和能力。加大标准公开和宣传力度,做好我国标准的文本翻译工作,强制性标准文本、推荐性标准文本免费向社会公开。借助国培、省培等各级各类培训,开展标准的专项培训和专题讲座,将解读职业教育标准的相关文本,作为必备的内容模块,使职业院校在国际化活动中能了解和自觉使用标准。二是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加强国际职教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可以通过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劳务合作中,依据双方协议或合同要求,采用或转化采用本国标准,或者与其他国家开展标准互认,或与合作国家共同制修订标准;同时,编制各国语言的职业教育标准文字譯本,进一步增强我国职教标准在国际标准化进程中的通用性和影响力。三是要加强标准化的实施与评价工作。在标准实施层面,按照“管业务必须管标准”原则,将标准制定和宣传、贯彻、实施与业务工作密切结合。制定教育标准年度计划和工作运行图,推动已出台标准的实施,将国家标准的要求落实到省一级、地方学校的教学标准体系、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真正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中。在督查评估层面,要在政策制定、行政许可上,积极引用标准和有效使用标准,并且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鼓励将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提炼总结成教育标准,通过标准方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行示范引领。

参 考 文 献

[1]石伟平.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重点及具体方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8(1):72-76.

[2]于淑萍,等.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创建初探[J].职教通讯,2016(15):23-24.

[3]新华社.习近平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EB/OL].(2016-09-09)[2018-12-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12/c_1119554153.htm.

[4]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EB/OL].(2017-08-31)[2018-12-20].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

[5]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5]13号,2015-03-11.

[6]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政法[2018]17号,2018-11-08.

[7]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Z].教职成[2015]10号,2015.

[8]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Z].教职成[2010]4号,2010.

[9][11]姜大源.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诌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11-15.

[10]郭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1997(8):18-19.

[12]任冠华 魏宏.标准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3):15-17.

[13]教育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发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召开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汇报会[EB/OL].(2013-01-31)[2019-01-1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301/147402.html.

[14]刘沪波,徐晓彤.“国际化”风起云涌,职业教育借势提升[N].中国教育报,2016-11-23.

[15]游潇.与国外缔结友好学校264个,青岛探索教育国际交流合作[EB/OL].(2017-10-12)[2019-01-21].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710/20171012/news_20171012_2771400.shtm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Principles, Indicator and Practical Paths

Gu Guangfu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eeting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skilled personnel, promoting the“going out”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connotation and solving the internal level cohes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waren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in China is not strong, the system is not complete, the standard level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are insufficient, and the relevant elements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re relatively deficie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must handle and grasp the principled relationship between“internationality”and“characteristics”,“advancement”and“applicability”,“top-level design”and“local innovation”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ed standards, and establish the measurement index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ized standar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also organize, develop methods and develop means of standards development.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the practice path of the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schould also be innovated.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ystem framework; strategic consciousness; evaluation index

Author  Gu Guangfu, research associate of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of Tianjin Vocational University(Tianjin 300410)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职业教育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