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种生产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2019-05-28王小琼

四川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微粒子蚕沙蚕室

王小琼

(四川省西充蚕种场,四川 西充 637257)

微粒子病是家蚕微孢子原虫感染引起的蚕病,是蚕种生产常见病害之一,主要传染途径是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是威胁蚕种繁育的毁灭性病害。有效防控微粒子病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复杂的工作。我场某蚕种生产小组,2015年出现一定量的超毒烧种,造成一定的损失。该组痛定思痛,深入探索,严格管理,把防微工作认真落到实处,近年来取得良好成绩。表1是该组近年来生产蚕种的微粒子病检疫情况。

表1 某蚕种生产小组近年来蚕种生产检疫情况

上表数据表明:微粒子病是可以控制的,但防微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积极探索微粒子病的发病规律,完善防微技术措施,建立健全防微制度,形成一套有效的微粒子病防控体系是防微工作的关键。

1 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预防家蚕微粒子病涉及蚕前洗消,蚕儿饲育、制种以及桑园的防病治虫等多个方面。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是有可能引发微粒子病产生。因此,从全场的角度,应继续加强全体职工的管理学习,整合人心,树立“场兴我荣,场衰我耻”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完善责任制,组织职工学习防微的专业知识,分析微粒子病发生的原因,让每位职工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谋发展”的治场理念,增强全体职工的责任意识,也是防止微粒子病工作最重要的一关。

2 蚕种生产中的消毒防病

蚕种生产需要一个安全无毒的环境,有效消毒是生产优质合格蚕种的根本保障。消毒工作包括蚕前、蚕种、蚕后消毒,蚕室蚕具及环境,要做到面面俱到,处处彻底。

2.1 蚕前消毒

2.1.1 蚕室消毒。养蚕结束后要立即清除蚕室地面、墙壁及蚕房四周环境中的垃圾、废物、杂草、病死蚕、蛾、茧、蛹,刮除墙壁的蛾尿,扫除蛾灰。蚕室的墙壁污染主要是蛾灰,石灰,蛾尿等,拆架搬空室内用具后应首先对蚕室的墙壁进行彻底的清扫,扫去粘附在上面的蛾灰,浮丝,铲去消毒的石灰,刮去蛾尿等污染物,特别是走廊和制种后的蚕室,污染更严重,更应清理干净。墙壁清扫干净后用石灰浆进行粉刷。蚕室的门窗、除沙洞、通风洞等附属设备,缝隙多,潜藏的蚕沙灰尘多,消毒机冲洗时要细致周到,不留死角,对玻璃窗应用稀盐酸擦拭后冲洗干净。

蚕室地板是养蚕污染最严重、消毒最困难的地方。用过的蚕房中残存的病死烂蚕、蛹、蛾、尿等,均应该及时清理。用过清水直接冲洗法,用玻璃、小铲子、钢刷、钢丝球刮除等方法都不能直接将地面清洗干净,效果又快又好的还是用漂白粉浸泡地面。用漂白粉浸泡地面的方法是:先将地面扫干净,用清水打湿,将漂白粉粉末洒在脏的地面上,再用清水将漂白粉末打湿搅拌成糊状,半关门窗保持室内的湿润,使得漂白粉液中的次氯酸根离子有效杀死病原微生物,第二天再用清水冲洗刮刷干净即可,做到洗后手摸无尘,眼观干净,无残斑烂痕。

2.1.2 养蚕用具消毒。蚕簸、蚕架、竹竿、给桑架的清洗首先要用清水浸泡,使病死蚕、蛹、蛾及蚕卵吸水后变软,然后用刷把、钢丝球或其它工具将蚕卵、死蚕、烂蛾及蛾尿等污染物仔细清洗,所有蚕具的清洗都应做到清洁干净,目测无污染痕迹。蚕蔟和蚕网是消毒的重点,要注意单个浸泡消毒,不宜打捆消毒。采茧完毕的塑料折蔟先用有效浓度2%左右的漂白粉溶液单个浸泡,使得蚕蔟上面的浮丝溶解,被浮丝粘着的蚕沙,桑叶等污染物也会自然脱落,然后捆扎保存。这样相比于以前先捆扎后消毒的办法更清洁,消毒更彻底,第二次消毒时也不致于满地掉落蚕沙,防止出现再污染。

之前蚕网消毒是先将蚕网清理干净后,二三十个捆成一捆后再浸泡。这样成捆后不容易浸泡透,不容易杀灭病原微生物,蚕网上的病毒容易带入下季蚕种生产。现在改变为蚕网单个浸泡,同时延长浸泡时间至1d,然后捞出再用清水清洗,清理出蚕网上的残枝、死蚕、茧蛹蛾等打包成捆保存。蚕网上被浸泡过的病原物尸体,已自然脱落下来,清洗消毒效果更好。

鸡毛翎子在收蚁时最早直接接触蚕体。如果消毒不彻底,因为感染时间早,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定要选用质地良好,没有污染的鸡毛,先用清水洗净,晾晒干后再入锅蒸30min后才能使用。

2.1.3 贮桑室、保管室消毒。贮桑室是保存桑叶的场所,在防微方面非常重要,建议贮桑室一般只用于桑叶贮藏,不用于制种及雄蛾冷藏等。主要是因为贮桑室位置较低、光线弱、清洗难、通风差、不易干,一旦被污染,消毒很困难,不易彻底。保管室的东西多,物料杂,也是最容易忽视和被遗漏的地方,消毒前一定得将所有物具搬出,保持室内整洁干净无污染。

2.2 蚕期消毒与隔离

2.2.1 换鞋入室,洗手给桑。换鞋入室可以有效地避免环境的毒源感染,洗手给桑可有效地避免无法消毒的生活用品、维修用具等带来的感染。进入蚕室均应更换工作服。之前我们是用0.35%的漂白粉溶液清洗双手,由于多次使用漂白粉液后,职工双手会变硬、开口,加之消毒浓度低,湿润时间短,不能洗去油脂等弊端,现在统一改为采用肥皂清洗双手。通过对比,大家更接受肥皂清洗的方法,而且洗手时清洁更彻底,实际防微效果很好。

2.2.2 蚕期消毒。各龄小蚕起除、中除、眠除后,对取出的蚕网和防干塑料薄膜用含有效氯1.5%的漂白粉溶液浸泡0.5h后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后备用,各龄眠中用浓度为1.5%的漂白粉溶液对蚕室周围的环境消毒,保持环境干净、无杂物、整洁、清爽,给人以良好的感觉。每次除沙后蚕室地板先清扫干净,然后用浓度为1%的漂白粉液拖消,保持湿润状态30min。

坚持蚕体蚕座消毒。每天早晨,或在眠起,或在加网之前用新鲜熟石灰粉对蚕体蚕座消毒,做到边角周到呈薄雾状。严格做到从收蚁开始到制种,采用隔离分区饲育,不得混养、选茧、削茧。

2.2.3 储桑室管理。保持贮桑专人、用具专用。要求蚕房养蚕和贮桑不得混用背篼、物具。每天必须用1%的漂白粉液消毒地面及背篼。消毒后的桑叶放置在专门的储桑室位置,不得随意更改地方。储桑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蚕室。桑园拖叶的背篼不得随意进入储桑室。

2.2.4 桑叶全程消毒工作。微粒子病的食下传染是蚕种生产中防治重点,做好桑叶消毒工作对于控制微粒子病食下传染至关重要,1~3龄阶段用0.33%~0.35%的漂白粉液浸泡5min,保持湿润30min后脱水晾干。4~5龄采用0.35%~0.38%的漂白粉液桑叶消毒。针对于大蚕用叶多,雨水多,可随桑叶湿润度适当加大浓度,中途随时测量浓度,保证桑叶消毒的质量。

小蚕1~3龄采用机器切叶,4龄后一般不采用切叶喂养。因为4龄开始蚕儿食桑增多,如果桑叶上检查有螟虫存在,切叶会造成虫体破碎,污染刀片及桑叶,增加感染风险,那么一般情况不切叶而采用片叶饲养。

2.3 消毒的方法

2.3.1 “干浸法”消毒。“干浸法”消毒就是对清洗干净后的用具待其干透后再浸泡消毒。干透后的蚕室地板、墙壁、木制、竹制蚕具及环境土壤等本身吸水性强,漂白粉有效氯能直接渗透进入蚕室蚕具细孔之中杀灭微粒子孢子,使得消毒能够更彻底,效果更理想。以前在浸消时没有完全做到蚕具的彻底干燥,蚕具里面的细孔充满水分,消毒时有效氯成分不能完全进入蚕具内部,因此不能完全杀灭病原微生物,所以看似消毒没有什么问题,实际的效果却完全相反。

2.3.2 漂白粉消毒的浓度控制。漂白粉溶液消毒一定要保证有效氯含量在1.5-2%之间,不能太低。同时保持良好的消毒气象条件,大风、降雨,高温不能消毒,以保证蚕室蚕具消毒时的合理浓度、时间和药量。

3 严格做好防微检查工作

3.1 做好补正检查

原种逐张镜检,每张28圈,每4圈一包共7包,每包不得低于50头蚕卵,挑取卵圈中央晚产卵,干瘪卵、病死卵、卵壳等不良卵。一经发现有微粒子整张淘汰,做到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杀一张。

3.2 环境抽样镜检

蚕前每次消毒后,抽取蚕簸、竹竿、蚕架等蚕具及蚕室物角地面、窗台、蚕沙孔、除沙气孔及周围环境各个地方,各个角落,一旦发现有微粒子孢子,重消再抽样,直到彻底消毒干净。

3.3 蚕期各龄抽样

1~2龄各龄不得低于50头蚕,3龄40头,4龄30头,5龄弱小蚕20头,落蔟蚕15头,选茧、削茧都不低于15头,苗蛾每样15蛾,每个抽样样本必须严格,抽样样本尽量选取病弱蚕、蛹、蛾,一经发现有微粒子孢子再抽多抽,调查了解情况和数据并淘汰,不得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做到宁缺毋滥。蚕期各阶段的迟眠蚕、弱小蚕均将样品交至镜检室,待其自然死亡,大约5~7d后镜检,5龄弱小蚕及落蔟蚕选削茧、鉴蛹,死蛹,苗尾蛾都是随交随镜检,做到多抽多检。

抽检样品有序排放和编号,多次重复镜检,把每一区每个号都当做有毒区号看待,使得防微工作更细化,严防侥幸心理。

4 严格淘汰不良个体

养蚕过程中,对于苗蚁、尾蚁,各龄迟眠蚕、迟起蚕、弱小蚕、病态蚕,做好抽样镜检,并及时淘汰迟眠蚕、迟起蚕。种茧期应严格做好选茧、选蛹、选蛾工作。选出薄皮、尖头茧、小茧、绵茧、瘪茧、畸形茧、穿头茧等不良茧。淘汰肥胖蛹、过小蛹、黑色蛹、缩尾蛹、斑点蛹、畸形蛹,淘汰苗尾蛾、大肚蛾、卷翅蛾、黑心蛾等。

采茧摊放应逐蚕室摊放,对削茧、鉴蛹场所当天使用完毕后用1%的漂白粉液拖消地面,不得乱扔病死蚕蛹,放入指定地点抽样并集中处理。

5 正确处理蚕沙及废物垃圾

应修建专用蚕沙池,远离蚕房,并对蚕沙进行腐熟,当年蚕沙用泥土掩埋腐熟发酵一年后,再将蚕沙深埋在桑园地里作为有机肥,避免病原微生物四处传播。各龄淘汰蚕、蛹、蛾、削茧鉴蛹制种后的死蛹、蛾集中处理倒入镜检室前专用池里,专人负责用漂白粉消毒后掩埋。

对种茧期用后余下的蚕垫纸及废物、摊蛹草,集中处理,专人负责、专人看管、专人烧毁,不得乱倒乱放。

各阶段应做好预防蝙蝠、鸟、飞蛾等外来生物的污染工作。夜晚提早关灯关门窗,防止灯蛾趋光,聚集成团,并对其污染的环境做好清扫和消毒。

6 加强桑园治虫工作

多种野外昆虫特别是鳞翅目昆虫的微孢子虫能够与家蚕交叉感染,较典型的害虫有野蚕、桑毛虫、桑尺蠖、桑螟、菜粉蝶等,做好桑树病虫等野外昆虫的防治,切断传染源是防止微粒子病食下传染的重要措施。

每年11-12月底,在桑树冬管时,对桑园进行统一剪除枯枝、病虫枝,锯除干桩、枯疤,清除杂草、落叶,石灰浆刷干,堵塞树干缝隙,消除野外昆虫越冬场所,使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对树体、桑园进行封园消毒。

做好虫情测报,杀灭越冬害虫。统一治虫,每年2月底3月初桑芽萌动,桑尺蠖、桑象虫等开始出现时,用90%的敌百虫或敌敌畏1500倍液治虫,原种出库前用敌敌畏或氧化乐果1500倍液治虫。此外由于桑螟虫带微粒子,对生产危害很大,蚕期时还须进行分地块治虫,保证大蚕用叶虫口密度合理。

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对它的防控首先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全场上下一心致力于蚕种繁育工作,才能将各种常规技术落到实处。同时要深入研究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全面把握该病的感染流行特征。生产方面做到蚕前消毒彻底,蚕期防控得力,环境保持清洁,桑园治虫干净,科学地采取应对措施,微粒子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猜你喜欢

微粒子蚕沙蚕室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微粒子病有关科技术语的探讨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探究蚕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沼气养蚕的技术
蚕沙真好吃
蚕沙处理资源利用分析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