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留置针穿刺标准化七步曲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临床研究*
2019-05-27易燕徐婷
易 燕 徐 婷
武汉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湖北 武汉 430000
儿科护理中,小儿静脉留置针是最为常见的操作之一[1],且临床应用逐渐广泛,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避免反复穿刺,从而减轻患儿痛苦并缓解其恐惧感,能尽量保持患儿身心舒适,也因此能缓解家长的焦虑,减少不满,为儿科用药,尤其是在为危急重症患儿的抢救用药提供方便、临床用药的顺利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护士的工作强度明显降低临床应用广泛[2]。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实施中,由于患儿群体的特殊性,确保穿刺成功率、提升患儿舒适度是家长和儿科护士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家长满意度,证实留置针临床价值和顺利推广的前提[3]。本研究就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在全面质量管理前提下,将过程和具体环节的质量控制以及精细护理作为重点。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8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儿科住院患儿196例作为对照组,男114例,女82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3.35±1.05)岁,上呼吸道感染53例,支气管肺炎为50例,感染性腹泻53例,其他为40例。2018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儿科住院患儿201例作为实验组,男109例,女92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3.26±1.08)岁,上呼吸道感染50例,支气管肺炎为46例,感染性腹泻61例,其他为44例。两组患儿意识清楚,穿刺血管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差异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小儿留置针穿刺流程;实验组:采取小儿留置针穿刺标准化七步曲: 科学评估、血管分级; 血管分级和穿刺者能级对应原则;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保护皮肤; 改良固定; 网套保护; A-C-L和健康教育贯彻静脉治疗全程。 具体流程如下。
1.2.1 科学评估、血管分级 采用儿童血管评级工具[4],对小儿静脉进行多部位全面科学地评估,见表1。
表1 儿童血管评级工具[4]
1.2.2 血管分级和穿刺者能级对应(见表2)原则 根据血管分级来确定穿刺者。
表2 穿刺者与血管分级能级对应
我们科室共有16名护士,其中3名N3护士,护士长排班时安排N3护士轮流休息,每天白班至少保证1名N3护士上班;夜班N2和N1护士搭配排班;另外3名N3护士和护士长每月轮流担任二线班。一旦遇到3~4级血管,由N3护士来穿刺。
1.2.3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进行多部位全面的评估后,首选低级别的血管;在血管级别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家长易于照顾的部位。
1.2.4 保护皮肤 穿刺成功后将泡沫敷料垫于针柄下保护皮肤,减少医源性皮肤压疮的发生。
1.2.5 改良固定 无张力粘贴+塑形+反交叉+高举平台固定法,使留置针、皮肤、贴膜三和一,使留置针固定更加牢固,减少贴膜松动致留置针导管移位、留置针脱出和输液渗漏的发生。
1.2.6 网套保护 不仅预防贴膜卷边松动,又便于观察针眼情况,还透气舒适,收到家长的欢迎。输液时将网套反折,露出针眼及以上部位,便于护士巡视观察。护士观察时做到“一看二摸三对比”,看是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皮肤隆起等,如果关节部位肿胀不明显应用手触摸有无皮肤发紧或硬结,必要时两侧肢体对比,在相同部位用尺测量两侧肢体周长来帮助判断。输液完毕后将网套还原。
1.2.7 A-C-L维护和健康教育 贯彻静脉治疗全程:按照2016INS指南做好A-C-L。护士加强输液和输液间歇期的巡视和交接班,发现异常及时和早期处理。做好家长健康教育,每间病房悬挂留置针健康教育宣传画,教会家长留置期间注意事项,发现异常及时告知护士采取处理措施。
1.3 评价方法
患儿出院前,向所有患儿家长及科室护士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分为10~0分。统计一次穿刺成功例数,根据临床症状和相关体征进行并发症监测。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借助 SPSS19.0 统计软件完成分析,对比计数资料差异,行χ2检验,P≤0.05 ,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儿家长、护士满意度统计结果,见表 3。
表3 患儿 家长及科室护士满意度情况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患儿家长满意度及科室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穿刺效果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4。
表4 两组穿刺效果与并发症情况
结果显示,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上,两组存在显著差异, 在留置针脱落、 输液渗出、医源性皮肤压疮等并发症发生上,两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实验组穿刺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状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相比于传统工作模式,标准化流程管理的工作流程细节更为完备,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对相关工作细节进行规范,使得医护人员工作细节和具体操作有据可循,可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效果和质量。另外,标准化流程管理下,科室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总结,对阶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集体讨论下,提出对应的有效防范方案,对具体工作流程进行灵活调整,能切实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5]。
儿科患者对象群体特殊,在医疗救治中一直是特殊关注对象,患儿身体发育不全且躯体娇嫩,血管细小,身体的敏感性和易感性等特征都显著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而在小儿临床治疗中,静滴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而若实施反复穿刺,则穿刺引起的痛苦不断加重[6],对医护人员和护理操作的恐惧感和排斥性也逐渐提高,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由于小儿好动且配合度低,穿刺成功率低、留置针脱落、输液渗出、医源性皮肤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更高,导致患儿不适,家长满意度降低,也会打击护士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留置针常规穿刺流程主要强调穿刺技术的完整性、连续性和规范性,某些流程并不具体和细化,没有充分考虑小儿特点。 如评估和选择穿刺部位,一般是根据护士的经验和习惯。穿刺失败多考虑是小儿血管细小、疾病导致血管塌陷、护士穿刺技术等因素。固定方式一般采用夹板固定。 在本研究中,针对穿刺成功率低问题,科室组织讨论、查阅文献、进行根因分析发现关键环节在于 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估、如何确定穿刺者和如何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由此制定了适合小儿特色的留置针穿刺流程:首先进行科学评估,采用儿童血管评级工具对小儿静脉进行多部位全面的血管分级。 然后按穿刺者与血管分级能级对应原则确定穿刺者。再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首选低级别的血管;在血管分级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家长易于照顾的部位。 针对医源性皮肤压疮、输液渗出、留置针脱落等并发症,充分考虑小儿特点,采取针对 性措施使用泡沫敷料保护皮肤、改良固定方式、网套固定、 A- C- L和健康教育等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取得了更为良好的护理效果,一次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均得到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充分融合护理团队的集体智慧,使得儿科静脉给药护理质量及效率得以提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