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评价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血流变化及其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
2019-05-27吴绍锋谭志贞魏达友罗文高
吴绍锋 谭志贞 魏达友 林 艳 罗文高
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为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1]。据研究报道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发生率为25%~60%。肾脏损害及其程度直接决定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远期预后[2]。为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对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肾血流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过敏性紫癜患儿4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14岁,平均(9.35±2.64)岁;体重18.68~57.35 kg,平均(34.85±11.36)kg,病程1~20 d,平均病程(6.25±2.87)d,均为初发病例。对照组为40例尿常规、肾功能正常,无循环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同期儿科住院患者。
1.2 诊断标准
1.2.1 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第7版所推荐的美国风湿学会标准[3]:①非血小板减少性可接触性紫癜;②餐后全腹痛或血性腹泻;③发病年龄<20岁;④皮肤活检发现小动脉和小静脉壁有多形核中性白细胞浸润,上述四项中符合两项及以上者即可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1.2.2 肾损害判定标准[4]:①肾彩超测定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Vmax)或阻力指数(RI)超过正常对照2 s;②尿红细胞每个高倍视野≥3个或一周内3次尿常规蛋白≥+;③一周内3次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值。
1.3 方法
(1)通过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6 MHz,患儿于安静状态下取侧卧位或俯卧位,首先通过二维超声图像测量患儿双肾三径大小,观察双肾结构及形态,排除肾脏以及血管先天畸形。然后,以彩色多普勒显示肾内各级动脉,在彩色血流信号引导下,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分别置于肾门部肾主动脉(MRA)、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IRA),当声束与血流平行后取频谱。测量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Vmax)、舒张期谷值血流流速(Vmin)以及阻力系数(RI),每一项指标连续测3~5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2)尿常规及尿微量蛋白测定:患儿留取晨尿10 ml,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蛋白含量及尿常规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肾内各级动脉血流参数Vmax、Vmin、RI比较
过敏性紫癜患儿与肾主动脉和叶间动脉Vmax、Vmin、R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肾内各级动脉血流参数Vmax、Vmin比较
注:与对照组左肾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右肾比较,②P<0.05
2.2 多普勒肾血流变化与过敏性紫癜常规指标敏感性比较分析
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多普勒肾血流异常31例(77.50%),高于尿微量白蛋白31例(47.50%),尿常规14例(3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多普勒肾血流变化与过敏性紫癜常规指标敏感性比较分析
注:与多普勒肾血流指标比较,①P<0.05;与尿常规比较,①P<0.05。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通常与过敏有关,是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一种循环免疫复合物病,病变时可发生一系列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局部激活补体系统,引起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产生炎性介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聚集及血管间质病变,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5]。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主要依赖肾活检,但由于肾活检为有创操作,潜在风险较大,不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同时其操作复杂,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不易在基层临床普及[6]。目前肾损害的诊断指标主要为尿常规和尿微量蛋白,但上述两种指标具有敏感性较低的局限性[7]。
周树生等[8]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通过检测血流参数RI的变化,可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的血流灌注水平,可以为临床判断肾损害程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与其结果一致。梁燕等[9]研究结果支持本结论。因此多普勒肾血流检测可作为过敏性紫癜可作为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且具有无创、易操作的优势,可作为肾脏损害患儿远期随访监测之用。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检测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反应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损害情况,且敏感性高于尿微量白蛋白和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