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英夫利昔单抗联合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2019-05-27刘欣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英夫利活菌中重度

刘欣欣

(山东省临沂市交通医院肾内科,山东 临沂 276000)

目前,缓解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UC疾病的主要目标,英夫利昔单抗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一致认可,认为其可作为中重度UC的一线治疗药物,我国已将该药纳入中重度UC的临床治疗药物名单中[1-2]。但单独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UC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着重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英夫利昔单抗联合治疗中重度UC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5例中重度UC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21~72岁,平均(43.25±12.37)岁;中度19例,重度26例。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1~71岁,平均(43.08±12.12)岁;中度18例,重度22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抗炎、补液、调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英夫利昔单抗(国药准字H20000550,美国强生公司西安杨森制药)单独治疗,方法为:在第0周、第2周、第6周和第8周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英夫利昔单抗,5 mg/(kg·次),共持续治疗2个月。研究组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英夫利昔单抗联合治疗,其中英夫利昔单抗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国药准字S19993065,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使用方法为:2次/天,420毫克/次,口服,治疗周期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临床症状(便血、腹泻)消失时间和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值的时间,以此判定其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包括CD3+、CD4+、CD8+、CD4+/CD8+。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由)表示,计数资料由率(%)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由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和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CRP、ESR指标恢复至正常值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CD4+、CD8+、CD4+/CD8+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D3+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UC是肠道浅表性、持续性、弥漫性炎症,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等,而中重度患者则可能引发贫血、低蛋白血症、消瘦、发热等症状,甚至出现下消化道出血、巨结肠、癌变、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4]。在临床中,抵抗型或激素依赖型中重度UC患者普遍存在难以忍受长期服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症状缓解效果差等问题,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治疗难题[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CRP、ESR水平恢复时间以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英夫利昔单抗联合治疗中重度UC可取得显著疗效,治疗效果比单独使用英夫利昔单抗更佳。原因分析为:英夫利昔单抗属于一种TNF-α(甲型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药物,与TNF-α结合具有高度亲和作用,能有效抑止TNF-α与促炎因子结合,进而促使炎性细胞消亡,起到封锁炎性反应的作用。该药物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一致认可,已被ACG(美国胃肠学会)推荐为中重度UC的A级治疗药物[6]。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内含丰富肠道健康菌群,可对肠道功能下降以及菌群紊乱等症状起到缓解作用,以此实现治疗UC的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7-8],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还能对患者的消化功能起到改善作用,进一步促进机体吸收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后的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CD8+水平有显著下降,表明英夫利昔单抗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中重度UC患者可显著改善其T细胞水平,二者联合应用可相互发挥最佳效能,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英夫利昔单抗联合治疗中重度UC,不仅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消失,减轻患者痛苦,还能有效缩短CRP、ESR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有利于T淋巴细胞水平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表1 两组各项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各项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研究组(n=45) 16.14±5.46a 20.45±7.37a 8.62±1.21a 11.23±1.56a对照组(n=40) 20.83±8.15 32.76±10.83 12.26±2.34 14.19±2.2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观察组(n=45) 治疗前 44.58±5.78 16.57±3.45 57.32±6.12 0.29±0.07治疗后 44.36±4.85 39.89±5.34ab 20.46±3.65ab 1.95±0.26ab对照组(n=40) 治疗前 43.83±5.86 16.82±3.12 56.88±6.34 0.30±0.08治疗后 43.92±4.67 28.54±4.73a 35.81±3.26a 0.80±0.11a

猜你喜欢

英夫利活菌中重度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英夫利西单抗在炎症性肠病应用进展(综述)
英夫利西单抗(类克®)“美丽人生”征文部分获奖图片展示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关节病性银屑病进展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
英夫利西单抗(类克® )临床应用有奖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