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血管表面通透性预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自发性出血性转化

2019-05-27江岷芮童海鹏冉启胜张伟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自发性脑组织溶栓

江岷芮,童海鹏,邓 洋,冉启胜,张伟国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重庆 400042)

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指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继发性脑出血的现象[1],是缺血性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CT表现可将分为出血性梗死和脑实质出血[2-3],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可分为自发性HT和继发性HT[4]。已有研究[5]证实,溶栓治疗会增大HT发生风险,是继发性HT的危险因素。预测HT对临床评估预后、治疗选择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继发性HT的研究报道较多,而鲜见自发性HT相关研究,尤其是对自发性HT进行评估、预测的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发生HT与未发生HT的脑梗死患者的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I)资料,探讨以微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PS)预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HT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PI资料,男24例,女19例,年龄50~88岁,平均(69.8±10.7)岁。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于2014年发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6];②首诊颅脑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③未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介入治疗;④脑梗死发病2周内,经CT或MR检查明确是否发生HT。排除标准:①接受溶栓治疗;②患有动脉畸形、动脉瘤等疾病;③既往有颅内出血史、颅脑外伤史;④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⑤影像学检查资料不全。43例中,20例发生HT(HT组),23例未发生HT(对照组)。HT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0~88岁,平均(70.5±11.1)岁;对照组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53~86岁,平均(69.3±10.6)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扫描仪行CT平扫及CTPI。CT平扫以听呲线扫描定位覆盖全脑。在平扫基础上行CTPI,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I/ml),以Ulich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流率6.5 ml/s,剂量50 ml;扫描范围8 cm,管电压80 kV,管电流200 mA,视野220 mm,层厚5 mm,层间隔5 mm,时间分辨力2 s,扫描层数16层,扫描时间60 s,共获得480帧CTPI图像。

1.3 图像后处理及参数采集 采用Kinetics灌注成像定量分析软件对CTPI数据进行后处理与分析。在CTPI中选取大脑前动脉作为输入动脉,以同层面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脉,将ROI放置于目标区域,软件自动生成PS、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及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 等参数图。在PS参数图中,将3个直径10 mm的ROI放置在异常区域,分别测量PS值后取平均值,并以脑中线为基线进行镜像反转,测量并记录3个ROI对侧区域的PS值,取平均值。同时测量CBF及CBV值,测量方法同PS。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HT组患侧与对侧间、HT组患侧与对照组患侧间CTPI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PS值预测自发性HT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PI参数比较

2.1.1 HT组患侧与对侧比较 HT组患侧PS值、CBV值较对侧明显升高,而CBF值较对侧明显降低,见表1、图1。

2.1.2 HT组患侧与对照组患侧比较 HT组患侧PS值、CBV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2组患侧间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ROC曲线分析 以PS值0.032 4 ml/(100 ml·min)为临界值,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HT的ROC曲线见图2,AUC为0.952,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2.60%,准确率为86.05%。

表1 HT组患侧与对侧CTPI参数比较[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n=20]

表2 HT组患侧与对照组患侧CTPI参数比较[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

图1患者女,75岁,突发言语含糊、左侧肢体乏力8hA.CT平扫示右侧大脑半球体积较对侧稍增大,脑沟变浅,右侧侧脑室前角及后角变窄,右侧颞叶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B~D.CTPI示右侧大脑半球PS增高,以右侧颞叶较为显著(B),右侧颞叶CBV局限性轻度增高(C)且CBF减低(D);E.发病后未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入院第3天复查头颅CT平扫发现HT

3 讨论

1991年Miles等[7]首次提出CTPI,其成像原理是在静脉快速团注一定量对比剂后,对选定大脑层面进行连续快速动态CT扫描,获得该层面脑组织所有体素的时间-密度曲线,通过CT值的动态变化,采用不同数学模型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得PS、CBV及CBF等灌注参数,以这些参数反映脑组织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血流动力学改变。CTPI时间分辨力越高,动脉输入函数越准确,对各参数的定量计算也更为精确,但也会带来辐射剂量增加的弊端。本研究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扫描仪,原始扫描参数设置时间分辨力为4 s,覆盖全脑,为尽可能地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前提下获得更为准确的灌注参数,检查时采用2 s的时间分辨力,获得半脑的灌注参数图,同时采用Kinetics灌注成像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

CTPI参数可反映脑组织缺血的程度,对评估及预测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H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8-9]。缺血导致脑组织CBF值下降超过65%时,HT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10];对于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缺血脑组织平均CBF<0.18时即可认为HT高危[11]。Hamann等[11]报道,发生在微血管水平的HT主要是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和渗透性改变所致。血脑屏障被破坏的主要机制如下[12]:基质的蛋白水解酶降解了血脑屏障的层黏连蛋白、纤维链接蛋白等成分,使得血脑屏障被破坏;缺血再灌注后,脑磷脂分解产生花生四烯酸,构成的自由基破坏了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质、核酸,启动细胞信号传导,从而破坏血脑屏障。此外,缺血再灌注后产生的活性氧可激活一系列细胞因子,促进白细胞聚集炎症反应,最后导致局部微血管通透性改变。脑梗死后,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血脑屏障被破坏,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导致HT发生。HT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国外研究[13-14]报道,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自发性HT的发生率为10%~43%,且经药物溶栓后HT的发生率提高2~3倍。溶栓治疗是HT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率与溶栓治疗时间、药物种类、剂量及给药途径均密切相关[15]。本研究中43例均接受溶栓治疗,HT发生率为46.51%(20/43)。Kassner等[16]研究报道,血脑屏障破坏所致局部微血管PS改变是导致HT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HT组患侧P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侧PS值(Z=-5.065,P<0.001),与Aviv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为排除溶栓治疗对HT的影响,本研究分析应用PS早期预测自发性HT的价值,ROC曲线分析显示,以0.032 4 ml/(100 ml·min)为临界值,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0.00%、82.60%及86.05%,提示PS升高与自发性HT发生有关,检测PS值可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也有助于评估预后。

图2 以PS值0.032 4 ml/(100 ml·min)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HT的ROC曲线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样本量较少,有待增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②CTPI扫描范围有限,时间分辨力2 s条件下仅能扫描8 cm范围16层图像,包含前循环或后循环,不能显示灌注范围以外的病灶。

综上所述,利用CTPI定量分析PS值可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HT的发生进行预测,有助于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自发性脑组织溶栓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