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思维品质”听说课实践探索
2019-05-25郭秀娥
郭秀娥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必须要借助思维。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笔者结合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 8 Unit1 Once upon a time”的设计与实施,谈谈如何在听说课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本课设计为听说课,通过“听故事—完成活动—理解故事—感悟道理”这一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仅能够得以发展,还能体会到听故事的乐趣。
一、准确设定成果目标,为发展学生英语思维品质领航
成果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依据,是教师对学生能够达到某种学习效果或行为的预期设想,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在设计本课时,笔者反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编者编写本单元的目的是什么?以本故事作为教学素材的目的是什么?本节课学生应学会什么?围绕上述问题,笔者反复研读文本,最终确定了本课的成果目标:学生通过听故事、预测故事、记录关键信息、回答问题等方式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获取的故事信息能够讲述故事,通过初步分析金凤花姑娘的选择,感知故事道理,并尝试表演故事;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体验到听英文故事和讲英文故事的乐趣,总结概括讲英文故事的方法,并有继续阅读更多英文故事的愿望。
基于成果目标,本节课中,学生首先会通过听获取故事开头部分的相關信息,再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讲述故事开头的方法。然后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图片排序预测故事的发展,再通过听验证预测,以及根据记录的信息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接着,学生通过听获取金凤花姑娘的选择,通过分析她的选择初步感知故事讲述的道理。最后,学生总结讲述英文故事的方法、再讲述本课故事并尝试表演这个故事。成果目标规范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向,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结果如何都由成果目标来引领。因此,准确、清晰、可操作的成果目标是“思维品质”听说课的起点。
二、创设真实情境,为发展学生英语思维品质起航
王蔷教授在《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一文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世界,解决各种未知的问题,而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通过参与真实生活情境的活动来加以解决。”因此,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是思维品质课堂的保障。在本课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说学习中,笔者通过不断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灵感,以保障学生能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一)课前导入情境创设
为了自然地导入本课学习,在课前休息,笔者为学生播放了英文歌曲“Days on my past”(英文版童年)。这首歌曲风欢快、轻松,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感到身心愉悦。上课铃声响起,曲毕,笔者告诉学生:“I started to like the song when I was as your age. Every time I listen to it, I can remember many things in my childhood. I remember I liked listening to stories very much. Do you like stories?” 学生回答:“Of course,I think stories are kids favorite. However, many adults like them, too.”学生善意地笑着。“So today, we will listen to an old English story, Im sure you will like it. And I hope you can tell the story after this lesson.”这段情境创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不仅唤起了学生对听故事的美好回忆,还使学生更加明确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为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活动导入情境创设
本课故事篇幅较长,词汇量较大,如果学生先听完全部故事再完成学习任务,会加大学习难度,会导致部分学生被丢在学习之外。因此,基于成果目标,笔者将听分为三个部分,即听故事开头 —听“森林迷路”—听“熊家喝粥”。这样设计既不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又降低了听的难度,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在听故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在每一部分的活动前,笔者均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
听故事开头前,笔者边板书边问学生:“What is the title of todays lesson?” 学生齐读老师书写的标题“Once Upon a Time”,教师提问:“Then when do we use ‘once upon a time?”一些学生思考后回答:“When we tell an old story.”“So lets listen to the beginning of this old story now.”笔者一边说一边将“beginning”写在黑板左上方。通过上述问答,学生不仅思考了课题的意义和用法,还对故事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听森林迷路前,笔者问学生:“You know, Goldilocks was in the forest then.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ed in the forest?”随之,笔者将“In the dark forest”写在了黑板的中上部,故事场景即转换至森林里。同样,听熊家喝粥前,笔者将“In the room”写在了黑板的右上部,故事场景即转换至三只熊的家里。
从课堂实施效果看,这种通过问题及板书将学生带入学习内容的情景创设方法十分有效,它不仅使学生十分明确自己在进行哪一部分的学习,更将所学内容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建构所学知识提供了保障,从而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精心设计问题,让思维对话为发展学生英语思维品质护航
在英语学科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语言与文化现象,分析和比较其中的异同,归纳语言及语篇特点,辨识语言形式和语篇结构的功能,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等,以此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不同形式的、难度递进的课堂活动是提升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载体。学生在参与完成课堂活动过程中,思维逐层被激活,完整的知识体系逐步建构。而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前提是教师优质的课堂问题的引领。在本课的实施過程中,笔者一直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答案、理解故事、讲述故事、表演故事。下面的表格展现了笔者课堂上用问题引领学生活动,启发学生归纳、概括、评价故事的过程。
上表中的三个部分的学习活动均围绕“输入—内化—输出”的形式实施,这些活动看似独立,实则互相联系并且难度逐层推进。这种小循环的、渐进的课堂活动符合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大大降低了听和说的难度,使学生能够轻松听懂故事并及时内化语言,从而让讲、演故事的实现水到渠成。此外,每个环节的复述完成之后,笔者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帮助学生发现了文本的隐含逻辑,建构了所学知识。课上,笔者一直用问题引领课堂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板书建构故事脉络,让思维可见
板书是课堂的眼,是教学的灵魂所在,好的板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它帮助学生提炼知识的精髓,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本课的板书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而逐步生成的,板书内容与幻灯片内容相互补充,与故事情节互相呼应。同故事学习一样,板书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故事开头,以关键词和wh-词形式呈现故事要素;第二部分:森林迷路,以拼图加连词形式呈现故事主要情节(连词连接图片);第三部分:熊家喝粥,以简笔画形式呈现金凤花姑娘的选择。三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即本课故事的脉络。通过看板演,学生能够轻松、完整地讲述并演绎本课故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用多种途径学习的方法(提取关键词、画简笔画等),领略了思维导图的魅力。
在思维品质听说课教学中,教师要准确设定听与说的成果目标,让学生能学;要精心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让学生乐学;要精心设计优质问题与任务性活动引领思维对话,让学生真学;要分析文本内涵,引导知识建构,让学生会学。笔者认为,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听说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更能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