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9-05-25左琳琳
左琳琳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四川 德阳 618300)
一、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一)东盟服务贸易总额规模扩大
如图1:2010年到2016年东盟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东盟服务贸易总额为440169百万美元,到2014年,其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45341百万美元,2015年,服务贸易总额相比上一年有所下降,但2016年同比回升,达到643407百万美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约46.2%。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东盟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是趋于缓慢,目前,服务贸易主要还是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服务贸易进口国。
图1 2010-2016年东盟服务贸易总额
(二)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如图2:从东盟各国发展情况来看,东盟服务贸易总额规模虽然有所扩大,但是主要是由新加坡贡献的,以2016年为例,新加坡服务贸易占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的47%。泰国也是东盟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的17%。马来西亚服务贸易规模近几年来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的12%。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服务贸易规模近几年实现了稳定增长,2016年其服务贸易总额较2010年增长了86.5,%,2016年,其服务贸易总额占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的9%。印尼服务贸易规模呈下降的趋势,越南服务贸易规模相比缅甸、老挝、文莱、柬埔寨四个国家要大一些,占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的5%,其他四个国家服务贸易规模很小,但其总额在稳定增长。综上所述,东盟各国服务贸易规模发展很不平衡。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贸易规模最大的新加坡;第二层次为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第三层次为文莱等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国家。
图2 2016年东盟各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
(三)东盟从服务贸易逆差国转变为服务贸易顺差国
如图3:东盟服务贸易逆差消失,在2015年,成为服务贸易顺差国。2010年,东盟服务贸易逆差为11739百万美元,2014年,其服务贸易逆差为6955百万美元,逆差减少了40.8%,到2015年,东盟服务贸易首次实现顺差,其净出口额达到2565百万美元。从东盟各国来看,大多数东盟成员国传统上是服务净进口国,在过去六年中,泰国,老挝,菲律宾,和柬埔寨已转变为服务净出口国,特别是泰国,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较为迅速,成为了东盟服务贸易最大的顺差国。逆差状态的有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
图3 2010-2016年东盟服务贸易差额(单位:百万美元)
(四)东盟服务贸易各部门分析
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旅游和运输服务贸易仍然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东盟国家旅游资源丰富,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对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东盟服务贸易各部门发展差距很大,以2016年为例,旅游服务贸易和运输服务贸易分别占总服务贸易的28%和26%,其他经济服务贸易占总服务贸易的24%,知识产权服务、电信与ICT服务分别都占总服务贸易的5%,金融服务贸易占总服务贸易的4%。由此可见,东盟在传统服务贸易方面还是有比较优势的,但是在新兴服务贸易方面的发展还不是很好,目前,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正朝着新兴服务贸易发展,因为其经济附加值更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在新兴服务贸易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图4 2016年东盟各部门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
二、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的引导
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定期编制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指导各国各地区做好规划工作,确立主导行业和发展重点,扶持特色优势行业发展。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引导,制订重点服务出口领域指导目录。建立不同层级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
(二)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自由化程度越来越深。为了发展服务贸易,东盟各国先后修订、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使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逐步规范化。但总体来讲,其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仍然相对落后,因此加快推进相关服务行业基础性法律修订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各领域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和经营秩序。研究制定或完善有关服务进出口的相关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
(三)大力吸引外国投资
目前,东盟已经成为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这得益于东盟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各成员国政府均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鼓励、促进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东盟投资。2015年12月,东盟宣布建成经济共同体,大大增加了投资者对东盟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未来,不断深入的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必将为东盟带来更大的投资潜力,全球产业链布局也将为东盟的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强化人才培养,大力培养服务贸易人才,加快形成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加大对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扶持和引进力度。鼓励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增设服务贸易相关课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开展服务贸易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人员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