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留白的表现方法对画面意境的表达

2019-05-24潘红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构图留白情感表达

潘红兰

摘 要:留白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构图方法,既继承了传统精髓,又随着审美需求的发展而变化,留白在画面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画面意境中留白起着重要作用,它使画面变得具有丰富性、饱满性。文章则从构图方法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来论述留白在画面意境中的作用,并结合相关素描作品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留白;构图;情感表达

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需求更为浓烈,审美水平日益增强,人们的文化鉴赏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着。因此,国内的文化发展有了崭新的变化,艺术馆、画廊和博物馆应接不暇,各个城市都有艺术作品的呈现,丰富了大众的娱乐形式,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艺术馆和画廊里面的作品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绘画作品中留白随处可见,这些作品形式感很强,耐人寻味,值得我们为之研究。部分作品绘制极少的物体,留有大半空白,留给观众以自行发挥想象的空间。如中国画家们在绘画时用墨极尽雅致,多数画面以墨色为主,可是他们并没有忽略掉留白。中国画常常以少胜多,多以空白代替笔墨,以最简洁的绘画语言丰富画面内容。但是“留白”一词已不再局限于中国画这一绘画种类,它被更多地运用于当代其他绘画种类。

“留白”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绘画,是指画家在作画时,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而主观地不着墨的地方,它是艺术家带有目的性、主观性的画面处理效果,是一种画面表现方式。老子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无以观复。”他认为,要得道,就要“涤除玄览”,在茫茫的心境中认知“道”,即心中一片空白时,离道就越近,而留白便是表现这种虚无、空灵的最好方法,可谓“空白涵括了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夏圭被世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绘画作品很好地诠释了留白的作用力。当时的山水画多以全景式构图为主,他们打破了当时的局面,创造了新的绘画风格,他们以空白代替笔墨,以极少的绘画物象充实画面,画面意境却显得更加清远深邃,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小小的画面中却有着大大的世界。这都是画家在绘制画面时主观的留白以表现画面意境的作用,但是画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不同,对留白的领悟方面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构图留白形式。

“留白”是中国绘画的专有名词,说到留白一词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西方画家巴尔蒂斯非常钦佩中国画家及东方艺术,他说:“他们的画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而是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哲理的表现方式。”但在如今各种文化的冲击下,留白也开始融入到其他新的艺术形式之中,留白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素描、油画等绘画作品中。当下的东方艺术还依然处在历史的转折点,因此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识与体会是极其需要的。而“意境”一词具有抽象色彩,它是一种摸不到的思维表达,是艺术家通过作品或物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思想。“意境”这个词语最早是出现于诗论中的,画论中则稍晚一些。初唐时期的王昌龄在《诗格》中称“诗有三境:意境、情境、物境”,从而提出了意境这一概念并发展至今。意境涉及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哲学意味,它在哲学中尽显黑白之道、空间意象。这让笔者想起了宋人描述李成、范宽的一句话:近视如千里之远,远望不离坐外。由此可见,意境具有独到的艺术意蕴与表现形式,对于画面和艺术家心里的情绪表达也很重要,意义也影响深远。留白和意境的结合使画面丰富,不管是视觉效果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给了画面生机感,使观者和作者之间的感受有了一个特殊的纽带。

留白可以说是绘画中一种特殊的技法表现形式,是艺术家特殊的构图方式,是视觉与想象的纽带;意境则是作者与观者的一种情感表达,意境虚无缥缈,是我们触摸不到的意象性思维,充满无尽想象与联想。它们两者共存于画面效果之中,处于一个整体之中,却也作为独立的个体相辅相成。现代绘画中,留白被艺术家们运用于各个绘画类别中,如西方绘画油画、素描这些绘画种类也都运用这种技法来丰富自己的画面。德国近现代著名的素描大师康勃夫,他的作品中有背景留白,也对前后脚(或前后衣服色调)进行留白处理,这都是为了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画面的虚与实。背景的留白给观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观者参与感加强,观看时情感更加浓烈。没有留白就没有多余的想象空间,没有意境的表达,画面也显得空洞呆板,留白和意境共存于一幅作品中,卻也特立独行,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着自己。

英国当代著名具象画家马克-戴莫斯坦德的素描作品大多感觉是未完成的作品,其实他是利用了留白这一绘画技巧来处理画面。他画的一个系列“爱玛”(图1),大部分主体物爱玛的下半身没有具象的表达,以空白的方式给人以无限想象,仿佛下半身是美丽细长的大腿,正如她的上半身一样美丽动人。画家在作品的头部以及手臂都做了精细的处理,视线朝下,头部略偏,手臂枕着头部,优美的动态和美丽的面庞构成一幅精彩的作品。

当代油画家汪泓2016年在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云南现代美术馆举办了“留白——汪泓个人油画展”,他的画面中近景的描绘很少,远景更是利用留白以表现天空和远山,给观众留下了明亮悠远的感觉。

现如今留白这个词语被更多地运用于各个绘画种类,如素描、油画,他们都多加利用留白这一特殊形式丰富画面,使自己的画面更具有想象空间,意境韵味更加浓烈,从而加强艺术家和观众的情感联系。

如前文所述,留白是一种特殊的技法表现,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在画面意境中得以表现的呢?提到留白我们不得不想到空间感这个词语,空间感是艺术家们在进行作品创造时所要考虑的因素,也可以说空间感是艺术家的构图方法。画家们在进行创作时都会考虑画面的经营位置,也就是画面的空间感,从而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如宋代大师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艘小船浮于江上,一个垂钓者坐在船头垂钓,其余以留白的形式展现出浩瀚无边的江水,好似还有雾雨蒙蒙的朦胧之感。画家巧妙地利用空白突出主体物象,同时也给人以江水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的空白也传达出不少意趣,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空疏寂静的。这幅画让我想到了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萧瑟孤寂的感觉迎面而来,同时空白的部分画面也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感。若没有这些留白就不会给我们留下如此多的遐想。留白在传达情绪方面是一种隐晦的手段,是叫人捉摸不透的情感表露。这种隐晦的构图方法是画家在进行画面构成时主观思考的结果,有意地经营主体位置,使画面更能传达出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画面有了足够的空白空间,更加美妙地传达出画面萧瑟寂静的意境。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荷花图》(图2),主体物荷花看似漂浮在空中,不像生长在河水里,但是却清晰地给人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这都归功于画家有意的留白处理,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微风拂来,荷花被吹弯了腰,微微地朝左边倾斜,散发出阵阵幽香,而它的根枝却深深地扎根于泥土之中,坚韧而挺拔。这也是利用留白增强了画面的意境之感,传达出作者对荷花坚韧的敬佩之感。

因此,恰当地运用留白这一传统表现形式,不论是构图上,还是情感表达上都可以增加画面的丰富感,使画面生动。而留白这一技法也不再局限于中国画,现代绘画也多途径地运用它。我们在进行作品创造时也要多加运用空白表现,使画面具有真情实意的绘画语言,而不是填满式的构图,给人压迫感。当然也有部分画家在构图方面比较偏重于全景式,但要表达出画面的意境感,多加运用留白来处理是很好的表现方式。留白能在无形中传达出画家的情绪,传达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留白和画面意境相辅相成,能够很好地帮助画家创造作品,从而带给观众更好的审美文化,提高我们关于美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李新洲.中国当代油画作品中留白意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3]林霜.中国传统造物的“留白”艺术和意境美[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4]刘宁.留白的意境:中国画构图之“求其空灵,虚中求实”的理解和运用[J].艺术教育,2014(8).

作者单位:

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构图留白情感表达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