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育在特殊儿童发展中的治疗作用

2019-05-24周海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美术教育

周海清

摘 要:特殊儿童是指那些身体或心理发育不健全、有障碍的儿童,他们与发育正常的儿童在智力发育、言行举止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也越发重视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建立健全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体系,重视对特殊儿童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育;特殊儿童;美术治疗

一、特殊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特殊儿童顾名思义其具有特殊性,在对特殊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一定会发生很多意外情况,这就要求特殊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为了教育而忽视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特点,给未来的教育造成隐患。

在对特殊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将对正常儿童的教育方法应用到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应针对特殊儿童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否则美术教育将对特殊儿童没有任何意义。

对特殊儿童进行美术教育与现代教育一样,都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并给及支持,但有些特殊儿童的家长却认为美术教育就是让他们的孩子在课堂中做游戏,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对特殊儿童的重要作用。

二、美术治疗与美术教育

美术治疗和美术教育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都将美术作为表达工具,将绘画过程和绘画结果作为评判依据,通过美术作品对创作的人进行分析判断。二者相辅相成,既将教育融入治疗,又将美术糅合到治疗中。美术治疗和美术教育的区别主要是评判标准、评判目的不一样,美术教育更侧重于教育教学,而美术治疗更在乎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说,美术教育是美术治疗的桥梁,美术治疗是美术教育的具体化。

美术治疗在多方面都得到了应用,特殊教育领域也开始慢慢接受美术治疗。美术治疗更善于对特殊儿童进行心理干预,这就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疗方案,将美术所具有的治疗功能发挥到极致,让特殊儿童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小惊喜,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并且让他们重新获得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美术治疗的理念

运用美术对儿童进行教育时,要时刻遵循儿童的绘画规律,充分利用美术来陶冶儿童的情操,对于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也发挥着其特有的治疗功能。想要将美术治疗融入美术教育需符合以下要求:

(一)搭建合理、安全的绘画环境

为特殊儿童创建适合他们的绘画环境。安全、舒服的绘画环境是成功进行美术治疗的第一步,特殊儿童只有在安心的环境下才会放下防备,全身心投入美术创作中,在绘画中寻找乐趣。如果绘画环境或绘画材料没有选好,那么会直接导致儿童拒绝创作并产生抵触情绪。

(二)与特殊儿童建立信任关系

家长与教育工作者要给与特殊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无条件的支持,只有将信任关系建立起来才能让治疗更有效果。要让儿童真实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尊重,给儿童充足的时间去创作,对于儿童的作品教师也要全盘接受并妥善保存。

(三)通过游戏进行作品创作

激发儿童美术创作欲望的途径有许多,做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做游戏可以使儿童得到充分放松,并且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程度来选择美术媒材,进而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四)引导特殊儿童自我表达

鼓励特殊儿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读,这是引导特殊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方法,这也是教师重新认识儿童、理解儿童内心真情实感的一种途径。美术创作是特殊儿童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途径,他们通过创作的作品可以将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态度以及认识表达出来,美术治疗可以为儿童提供一种使他们感到安全且舒适的环境。

(五)提高特殊儿童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要将学生的兴趣以及倾向性放在首位,只有学生对教学感兴趣才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很有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时教师不应过分苛责学生,反而应该给学生赞扬和鼓励。教学中提供的材料可以成为学生发泄情绪的一种工具。特殊儿童对于自己的作品会产生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也可以延续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重新对生活产生信心。这种通过美术作品来宣泄情绪情感的方式可以培养特殊儿童的独立性,并且可以使其产生满足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美术治疗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的价值体现

(一)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具有补偿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由于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环境的影响,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感觉、知觉、语言表達、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运用美术治疗时,要根据不同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治疗与儿童自身的缺陷成为互补关系。例如,在治疗患有自闭症、脑损的特殊儿童时,因其无法与旁人进行正常的言语沟通,我们在与他们进行沟通时就需要配合直观、易懂的手势,使他们能够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使用美术治疗这种方法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经过双方之间的不断磨合,使特殊儿童在有缺陷的方面得到补偿。

(二)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具有心理调适的作用与价值

特殊儿童大多数都会产生自卑心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与其他正常的同龄儿童不一样,在社会中特殊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自身的缺陷总会引来各种各样的奇怪目光,这些都是对特殊儿童的再次伤害。美术治疗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心理辅导,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对特殊儿童进行调节,从而增加特殊儿童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在对特殊儿童进行美术治疗时,经常会让孩子们画画,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符号性语言,虽然我们不能理解这其中的含义,但这些符号却对特殊儿童很有意义,可以通过和孩子沟通来体会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孤残儿童是最容易受到心灵创伤的特殊儿童群体,美术治疗可以稳定他们的情绪,规范他们的行为。

(三)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具有开发其智力的作用与价值

美术治疗还可以开发智力。通过美术治疗,特殊儿童的感知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观察力和记忆力也比之前有所进步。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除了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有差别之外,没有其他的区别,他们都会对身边发生的事物感到好奇,只是有一些特殊儿童会产生胆怯、害怕的心理,还有一些可能会产生破坏性的心理,通过美术治疗,他们可以找到一个发现美、感受美的通道,在训练特殊儿童思维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智力。

(四)美术治疗在特殊兒童教育中具有生存与发展的作用与价值

美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特殊儿童因为其自身原因可能会在谋生方面有些困难,运用美术治疗进行辅助可以在开发其智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是变相地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

五、美术教育在特殊儿童发展中的治疗作用

如果想要特殊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对其进行心理治疗是不可省略的。正确对特殊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产生与艺术治疗一样的效果,美术教育也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树立自信,还可以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出口。

(一)促进感知觉功能的发展

感觉和知觉是智力发展、情感形成的基础,这是人类生存下去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众多能力中视觉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美术又是一种视觉艺术,所以,经常参加美术活动的儿童视知觉的发展也一定不会太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视觉参与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的作用,可以增加儿童的画面感。美术活动还可以加强儿童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对于那些智力有障碍的儿童来说,他们对外界产生的刺激不敏感,但他们的视觉系统发育正常,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在美术教育中引导智力障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来获取有效信息,能够帮助他们获得对物体外观以及颜色的整体感知。

(二)激发创造能力

美术创作就是创造力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儿童起初的绘画主要是在纸上涂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会了画圆形、三角形这些形状符号,最后他们便可以将这些形状符号组合到一起构成一幅作品……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研究,在收到学生的美术作品时也要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让特殊儿童更愿意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表现自己,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三)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特殊儿童可以通过艺术来表现自己,也可以通过艺术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画的一般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例如,刚一开始进行绘画时,主要的素材就是儿童自己、他们的朋友以及家人。这时候,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儿童的绘画作品引导儿童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进而帮助儿童建立起社会意识。在进行美术教育时,要善于让儿童发现身边的事物,这也是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途径。

六、结语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让儿童在绘画中体验乐趣,如果长期参加这项活动,还会使特殊儿童在认知、情感、心理、社交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将绘画中的体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在对特殊儿童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美术治疗有其独有的功效,无法取代。这种方法以其特有的方式将儿童无法表达的情绪或想法展现出来,为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邵雪原.针对特殊儿童开展治疗性美术教育方法的策略研究[J].美术大观,2018(6).

[2]邵雪原.美术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优势与价值体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2).

[3]王玉.绘画治疗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与反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6).

[4]陈爽.色彩在特殊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价值[J].才智,2014(24).

作者单位: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美术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