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启示教育法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2019-05-24郭晓燕
摘 要:如今,中国家庭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问题,这就说明我国家庭教育系统亟待完善。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乏社会环境和孩子自身的问题,但作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父母等长辈。文章通过苏格拉底的启示教育法来谈谈家长应该从其中获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启示法;家庭教育;情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B502;G7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6-0140-02
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认识你自己,自知己无知及美德即知识
关于这个命题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德尔菲神庙的女神告诉苏格拉底的学生开瑞丰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知道后便去和人们公认的各界精英去辩论,证明神谕是错误的,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那些自以为还有别人认为很聪明的人实际上对他们所“精通”的领域一无所知。神谕之所以说他是最聪明的人就是因为他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会认为自己知道甚至是精通的,这就是他最聪明的地方。苏格拉底的这个命题应用于他日常的教学中或者说与人交流中就是把“无知”作为交流的起点去与人辩论,然后通过讽刺使对话者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跟着苏格拉底的思路去改正,清除自己思想中不正确的部分,留下正确的部分。他的这个思想是值得深思的。
关于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来自《美诺》,苏格拉底引导美诺给“美德”下定义的对话中。美诺在对话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苏格拉底一步一步地引导下得出苏格拉底的第二个命题: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第一个命题和第二个命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人只有清理自己思想中的障碍,“除弊”后方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说,“无人有意作恶”,就是说一个有知识的人是不会故意去作恶的,而那些作恶的人都是无知的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无知而去虚心求学之后,得到真正的知识后就能明辨是非,不去作恶害人,他就是一个有德之人。同样的,一个虽然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但是从不作恶的人是否就可以称为有德之人呢?那他是否也可以称为是个有知识的人呢?在苏格拉底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2.苏格拉底方法: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教育人的方法被称为“精神助产术”,他曾经如此评价自己的这个方法:“我的助产术与她们的助产术大致相似。不同的是,我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我照料他们分娩时的灵魂,而不是他们的身体。我这种艺术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以各种方式考察年轻人的心灵所产生的是幻想错觉还是真知灼见。”[1]女子要接受分娩孩子的痛苦,而苏格拉底则是要帮助男子来缓解“分娩”知识的痛苦。女子分娩的是可感可知的孩子,男子通过苏格拉底的引导去“除弊”而“分娩”出来的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提高。
他的精神助产术分为四个环节:反饥、诱导、归纳和定义。通过反饥环节,对话者意识到自己所给出的答案的矛盾性;通过诱导环节使对话者循序渐进说出更贴切的答案;通过归纳环节,对话者从所列举的個别事件中归纳出一般规律;通过最后的定义环节,给所提出的问题做一个真理性的概括[2]。
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1.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就是一块大理石,要把这块大理石雕刻成一幅雕像需要六位雕刻家:①家庭,②学校,③儿童所在的集体,④儿童本人,⑤书籍,⑥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位居首位的。但是当前中国教育方式多是传统死板的。我们经常听到父母长辈对我们说这样一句话:“我们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还不经世事,而长辈对这世界看得比我们透彻,对于人情世故也比我们更清楚,我们就该听他们的,他们是对的,我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幼稚的。
2017年央视推出一部关于家庭教育失败的纪录片——《镜子》。这部片子共有四个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纪录片中的父母从事的行业各异,孩子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父母总是站在长辈的角度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还年少,孩子做出的叛逆行为原因都是外在的,从来不反省自身的教育方式是否有不妥之处。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叫作《镜子》大概就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败不仅仅存在于纪录片中的这几个家庭之中,他们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缩影。
2.坚持主体性教育,建立平等的新型长幼关系
中国当前家庭教育失败的普遍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长辈从来都是把自己当作教育的主体而没有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并且不懂得把握最佳时机去启发自己的小辈。我国古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其《四书集注》中的《论语·述而》对启发有这样高明的见解:等孩子极具求知欲和进取之心的时候,适时进行诱导,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3]。若非如此,就在日常的交流中冷不丁地将所有的善恶美丑等道德思想灌输给孩子。孩子不仅会对长辈产生依赖性,还可能对这些教诲不屑一顾,听完便立即抛之脑后。因此,长辈在对晚辈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是循循善诱的。当晚辈提出疑惑的时候,长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引导晚辈在这个问题上一步一步接近真理。苏格拉底是很睿智的,想要去开导一个人的时候不是直接去给人讲解而是承认自己无知,把自己放在与这场对话的对话者同等的位置上,甚至是低于对话者的位置上,这样就不需要在对话者遇到困惑时给出解答。他让对话者成为这次教育的主体,而自己则站在客体的位置。这就使得一整场对话下来,受教育者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发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苏格拉底的这个启发式教学的智慧是值得我们的长辈在家庭教育中合理运用的。当孩子“见不贤”之时正是启发孩子之机。除了让被教育者处于主体外还要遵循“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例如,长辈和晚辈一起的时候遇到一个孩子与人分享自己的美食,这时候就应该问孩子与人分享美食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否值得夸奖呢?这样诱导可以让孩子明白,要学会与人分享。当遇到其他人打架的时候就应该问孩子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打架对还是错?启发孩子在遇到同样或者类似情况的时候采取正确的做法。
3.长辈应该注意理性与情感的结合。
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与理的结合方是教育的正道。蘇格拉底的启示教学法并不是采取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而是采取问答的形式。这样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此时,苏格拉底就会去引导自己的学生,不能让哈姆雷特变成奥特曼这样的奇怪的事情发生。当然,传道者想要自己的“道”为学生所接受,就必须利用情感教育来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这一道德的接纳程度和传道者的传道有效程度。
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长辈对于晚辈的情感表现在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尊重上。长辈不“倚老卖老”,小辈才会更乐于接受长辈的教导。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长辈想要自己的观点为晚辈所接受,那么首要的就是呵护、爱护、尊重自己的晚辈。这样晚辈对自己的长辈就会产生更强烈的热爱和尊敬,进而就更易于接纳长辈的“道”了。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孩子对一些事情的见解总能出乎成年人的意料。毕竟孩子是最天真无邪的,这时候长辈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理性去判断是非对错,不要直接否定孩子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否则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性思维,根据实际情况去引导孩子这个做法该适合什么情况。如果这个引导他的长辈是他爱戴和尊敬的长辈,那么孩子对于长辈的教育就会欣然接受。如果长辈不是这样引导抑或孩子对教育他的长辈并无爱戴和尊敬之心,孩子就很难接受他的教导,甚至会认为这个长辈很自大,我偏要这样做证明给你看,这样孩子就得不到正确的教育。
三、结语
如今,中国家庭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问题,这就说明是我国家庭教育系统亟待完善。许多父母在孩子面前自视过高而导致和孩子的关系不融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孩子“不听话”,还认为是孩子的问题,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殊不知社会快速变革,孩子的心理成长的速度也随之加速。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比父母的想法更加符合情理,父母却看不到这一点,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如果家长们都能读一读苏格拉底,那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启示教育法比传统的家庭教育法更有效。如果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能不以自己是长辈的身份来约束孩子,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若对于孩子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若能对苏格拉底的启示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地运用于教育孩子方面,那么现代中国的家庭教育状况将会大有改观。
参考文献:
[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作者简介:郭晓燕(1994—),女,广西平南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