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等数学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24钱小慧
摘 要: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会遇到各种困难,文章结合文献研究以及实际调查研究将学生分为动力不足型、知识薄弱型和方法不当型。微课在高等数学个性化学习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具有可行性,根据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分别选取寓教于乐和专业应用类微课、知识讲授类微课、方法指导类微课指导其进行相应的个性化学习,最后给出了学生微课学习高等数学的个性化评价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微课;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6-0054-02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要推进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自2010年胡铁生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以来,微课就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进入教育课堂。2013年以来,微课逐渐应用于高校教学。微课以其优势成为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有益补充与拓展。微课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平台、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集中有效时间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点问题,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在课堂“消化不了”的现状,也解决了一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答疑的困境。
一、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现状
本文结合文献研究以及实际调查研究,主要将学习高等数学时遇到困难的学生分为动力不足型、知识薄弱型和方法不当型三类。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性和表现(如表1所示)。
二、微课在高等数学个性化学习中的优势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1.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碎片化的时代,学生抗拒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方式。微课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首先,微课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高等数学的薄弱环节,有选择地选取要学习的微课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其次,微课资源的容量小,方便存储携带,易于传播分享,因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对没有掌握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直到掌握为止;最后,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学生可以制订学习计划,自定步调,独立学习,并根据学习的情况适时调整。微课凭借其灵活、个性的特点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的短板,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的显著特点之一就体现在“自主”二字上,其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这样主题突出、高度聚焦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不言自明,从课程的选择到学习任务的完成、课后作业的巩固以及自我及时的评价,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引领自己获得知识与经验。这样,学习的自主权得到了尊重,学习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件“为自己而做”的事,学生在审视和调整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其收集问题、自我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进而实现自主学习。
3.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从学习环境看,微课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自由、愉快的环境,特别是对学生而言,因为成绩的落后而导致的自卑感使他们在课堂中不敢发言,而在微课的环境下,学生的“不情愿”“不好意思”消失了。从高等数学学科出发,高等数學的晦涩、抽象使学生望而却步,而微课创设的形象化的情境,提供的形象化的案例,使学生有探索高等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4.创新教学方式,解决高等数学大班教学的问题
微课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在课堂“消化不了”的现状,也解决了一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反复讲解同一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答疑的困境。
教师每天的工作除了课堂教学外,还需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答疑。然而,教师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微课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口,微课颠覆了以往个别答疑的形式,超越时间和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在学生观看微课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评价反馈,进而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实现对自己学习的有效把控。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专门定制的个性化的答疑方式,对于教师而言,既兼顾了每一个学生,也使答疑的效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适合高等数学个性化学习的微课选择策略
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微课进行学习。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如表2所示)。
四、适合高等数学个性化学习的微课评价方法
针对动力不足型学生的转化目标是提高其对高等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因此,教师在评价该类学生时,可以从表现性评价、关注可观察的结果和注重操作三方面着手,即通过学生的考勤、课前预习、课堂中的表现和完成学习任务时的状况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知识薄弱型学生的转化方向是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知识及理解其前后联系,所以,教师在评价其微课学习效果时,内容掌握的程度是评价的重点,因此利用评定量表进行量化的评估解释,评价的内容即知识结构、重难点的掌握、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等,这种量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知识薄弱型学生。
对于学习方法不当型的学生,我们关注的是其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高等数学知识进行意义学习及变式训练,因此教师对该类学生的评价需要着重强调过程评价和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即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其在学习活动中,是否有意识地收集、选择和整合资料,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富有意义的解释还是单纯对知识的重复或是复制已有内容。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2]汪妍.基于微课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钱小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学教育。